APP下载

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研究

2016-12-26李进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李进淼

【摘要】 目的 观察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0例。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治疗效果、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 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CSS评分(11.2±2.3)分低于对照组(18.1±3.5)分, Barthel指数评分(59.3±14.7)分高于对照组(50.3±11.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亚低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44

高血压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6.0%[1]。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的出血发生。在中国, 很多学者认为高血压是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高而引起了医者的广泛关注[2]。目前,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 降低颅内压, 外科手术治疗(如小脑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近年来较受青睐, 本次既结合临床实践, 选取2014~2015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 观察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门诊患者160例, 其中男98例, 女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0例。对照组中男50例, 女30例, 年龄41~80岁, 平均年龄(60.4±12.7)岁;患者中有49例基底节区出血, 17例脑干出血, 14例小脑出血, 平均出血量(36.4±15.7)ml;实验组中男48例, 女32例, 年龄40~83岁, 平均年龄(63.7±11.9)岁;患者中有48例基底节区出血, 18例脑干出血, 14例小脑出血, 平均出血量(38.9±14.1)m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量以及出血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用甘露醇和降压药进行简单治疗。

1. 2. 1 对照组 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用CT确定具体出血位置并选择最佳穿刺点, 用合适的颅内穿刺针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 穿刺至患者的硬脑膜后, 取下原有针芯用钝圆头针芯将其推入脑血肿内腔, 此时将针芯推出并连接引流管, 缓慢抽取血肿液后插入针形粉碎器, 用0.9%的生理盐水反复的冲洗, 然后注入尿激酶4万U后拔出粉碎器, 接引流袋并封闭引流管, 3.5 h后开通引流, 然后对脑部进行CT检查, 若血肿液清除率在80%以上可拔引流管, 则手术结束。

1. 2. 2 实验组 用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微创清除术手术步骤与对照组相同, 并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微创清除术的患者使用水循环式降温毯(上海福音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ICE-I型), 使患者肛温为(34±1)℃并维持4 d左右, 停止亚低温治疗, 对患者复温, 即患者体温每升高1℃需要4 h, 大约要12 h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4] 治愈:治疗后CSS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治疗后CSS评分减少46~90%;进步:治疗后CSS减少18~45%;无效:治疗后CSS评分减少或增加<18%;恶化:治疗后CSS评分增加>18%;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愈22例, 显著进步20例, 进步19例, 无效12例, 恶化3例, 死亡4例;对照组治愈14例, 显著进步13例, 进步13例, 无效16例, 恶化12例, 死亡12例。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患者手术前后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术前实验组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34.6±4.5)、(41.2±6.3)分;

对照组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11.2±2.3)分、(40.4± 5.9)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11.2±2.3)、(59.3±14.7)分;对照组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18.1±3.5)、(50.3± 11.7)分。实验组术后CS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趋完善, 人们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但是环境卫生, 社会压力带来的健康隐患却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5]。而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高血压病并发症之一更是引起了医者的关注。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发了病变、破裂出血, 情绪不稳定时容易发病, 一般男性在老年期容易发病。脑出血过去一般用甘露醇进行治疗, 但是只能减轻水肿不能根治且对继发性脑损伤没有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医者开始将微创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步骤简单、对患者神经损伤小等优点, 但因其对血肿的清除率低且止血效果差, 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6], 亚低温对保护大脑有很好的作用:一方面亚低温能控制释放有害因子从而减少脑部损伤炎症的发生;另一方面能使脑部代谢减慢而保护神经。因此, 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可采用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本研究对1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实验组采用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效率(73.8%)明显高于对照组(5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手术后Barthel指数的提高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黄洋等[7]学者报道结果一致[7]。

综上所述, 亚低温结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亚低温疗法治疗脑出血巧例分析.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13, 5(4):116-118.

[2] 陈继云, 陈坚, 周坤.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亚大传统医药, 2012, 8(12):131-132.

[3] 王志恒.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1):16-19.

[4] 陈伟轩, 黎学谦, 何志鹏.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4, 20(32):51-52.

[5] Shelbourne KD, Brueckmann FR. 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1982, 64(2):161-169.

[6] Tabit CE, Chung WB, Hamburg NM, et 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 2010, 11(1):61-74.

[7] 黄洋, 任伶俐, 冉光宝.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11):2516-2517.

[收稿日期: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