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

2015-05-30刘维艳

艺术评鉴 2015年24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艺术教育高校

刘维艳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艺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乐理和视唱练耳是高校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专业素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高速而长远地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普通高校的教育现状,具体分析了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并且着重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 高校 艺术教育 教学

艺术教育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乐理教学依然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上,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模式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变革和创新。视唱练耳作为一种新兴的重实践、重能力的综合性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普通高校教育现状

从我国对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借鉴开始,尽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中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分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高校的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课程教学都是处于个体分离的状态之下,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常常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艺术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练习并不能有机地统一并结合在一起。例如:有些高校在进行相应乐理知识的教学时,往往更加重视讲解一些理论性的音乐知识,而对学生实际的音乐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而且在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时,一味地强调音高和音响等方面的知识训练,或者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过分注重具体的演练,而没有很好地融合实际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过于片面化,不能很好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示范和教学为主,学生处于出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对于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性,也不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堂上只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解理论,内容单一而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对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视唱练耳的教学很难在短时期内就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而且每个不同的训练模块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再加上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不牢,从而影响了总体的教学质量。

二、在普通高校开设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理解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

视唱练耳是一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而基础乐理课程则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学生对于专业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将二者进行分离教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进行融合,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只懂理论,不擅操作”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或者“只会操作,不懂理论”无法将其中应用的原理讲解清楚的尴尬局面的发生,即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过于机械死板,缺乏实际的创造力,甚至会出现有些人认为理论学习无用的消极态度。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乐理与视唱练耳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牢固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撑下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得心应手,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的音乐知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发展情況的需要,灵活性、创造性地进行音乐的学习。

(二)提高校园音乐艺术活动的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这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导下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由于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主要针对音符高低、节奏长短与调性调式等一些和音乐相关的基本要素,因此一旦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等相关内容。由于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视实践演练的课程,所以在不停地反复练习中,一旦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课程的要旨,那么当学校有音乐艺术活动表演时,学生参与的质量也就会明显地被提高。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在高校教育中教学所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乐理教学的趣味性

乐理教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学和指导,因此带有明显的枯燥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与视唱练耳进行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实际的趣味性。如:在对高音的视唱练习过程中,可以运用柯尔文手势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可以私下带着动作进行有效的练习;在和弦的章节中,除了让学生在理论上判断大、小、增、减和弦,还要注重在实际弹奏中和弦色彩感性上的分辨。在音节练习时,可以充分地结合实际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教学;在多声部练习时,利用律学知识将学生的声部融合度与声部的实际平衡感增强,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立体感知能力;在节奏和节拍的练习时,让学生熟悉了二者的基本类型后,通过不同音乐片段分解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音乐节拍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通过这些常见的教学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乐理学习所蕴含的趣味性。

(二)注重音高的准确性

音高的准确把握是视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音高的准确把握就是非常注重音高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同音高的使用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有很大分别,音高的使用力度和一些音色成分有改变的音,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定律的。当不同的音和音之间形成一种跃进的关系时,可以将其视为绝对音高,而当带腔的一些音出现时,实际的音高也会呈现一种连续性的渐变过程,如:古琴、古筝、琵琶以及胡琴等乐器。因此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此类音高所具有的特点,即形成渐变方向向上、向下、向下后返回和向上后再返回的渐变方式。很多教师习惯使用钢琴进行伴唱,对于还没有相对音高感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必须充分重视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我国传统的五声性调式曲调的教学,不能通过钢琴来判定音高的准确性,应当考虑到刨除平均律的其他律制的音高和音准。

(三)利用首调唱名的灵活性

唱名法指的是一种音乐的读谱手段,符合人们表达自身情感和欣赏音乐本身的思想心理。首调唱名法对于调性调式,尤其针对民族调式的调性调式感,在实际的把握过程中,在某一调性调式内音级、音程、弦级数、功能等方面的说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所使用的都是固定唱名法,同时也适当地加添一些对于首调唱名法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体系特别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维,如通过首调感觉来听七和弦, 只需了解其中的一个类似和弦的结构即可。

(四)突出節奏训练的多样性

节奏训练在视唱练耳中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节奏训练的多样性,由浅入难,融会贯通,利用节奏训练方法可以多样性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强调拍点与口读节奏相结合、相协调。利用学生的兴趣优势,所有节奏型均让学生实践参与,可以拍手、点桌子,教师拍出上半句,学生自编下半句等训练形式,还可以用听旋律记节奏、单人分手分强弱拍练习、双人二声部练习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准确把握。再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特点,更好地促进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例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合唱指挥技巧,针对其中存在的音准和断句、发生与表现等具体的问题,可以运用与之相对的方法技巧进行有效地解决;还可以注重融入键盘和声的内容,培养学生内在和声的感觉和多声部的听唱能力;使用即兴伴奏的弹奏技法,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甚至可以恰当地表现出自身的情感体会;还可以将其与舞蹈律动、民族曲调、形体表演等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的融合,结合音乐固有的属性,挑选一些比较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动作加添进行曲,从而有效地突出节奏训练的丰富多样性。

(五)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渐发达,很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中已经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PPT课件、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将一些常见的教学内容如音色、音程、音阶、和弦、节奏、旋律、调式等内容,提前编制进入课件讲义之中以方便实际的教学。由于计算机可以播放很多种不同特色的打击乐器,而且播放文件资源在网络上下载非常方便,因此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感知目的。尤其是现今的数字化音乐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如:利用相应的打谱软件或者键盘图、五线谱等各种记音符号等插入多媒体的课件之中,从而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增添丰富多样的色彩,避免纯理论讲解的空洞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总体氛围。

(六)利用课外专题讲座辅助教学

要想提高实际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质量,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如:举办一些大型的专题性的交流讲座,或者举办一些多声部的视唱比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召开大小规模的音乐会等,通过这些延伸到课外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学习资源,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和改变。例如:在一些讲座中所聘请的优秀讲员会针对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适当的讲解,讲授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以及学习的注意和事项,如:强调视唱的训练过程应该先从读音名和节奏开始,然后再加入装饰音后的读法、唱法等,会特别指出需要注意不同乐曲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具备的演唱风格、演唱时应掌握的速度快慢等,甚至还有可能会提出关于在实际的艺术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的表现要求等关于音乐诸多的细节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实行乐理与视唱练耳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极大地突破了原有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但符合学生自身基本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加强对音乐的学习和欣赏感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训练方法,学生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渗透过程中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也有助于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三川.刍议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石硕.表演艺术专业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艺海,2014,(06).

[3]张晓燕.声乐中的视唱中的声乐——2008“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暨中意视唱练耳艺术教学周”综述[J].人民音乐,2013,(02).

[4]廖洪立.浅谈普通高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渗透教学[J].艺术教育,2013,(09).

[5]祝晨光.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新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0).

[6]俞海静.普通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2).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艺术教育高校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