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2015-05-30王晖
王晖
摘 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是我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是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学生课业压力大、升学压力大,体育课能够在繁重的脑力学习后,给学生一个脑力活动的缓冲,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于是社会和学生对于体育课产生了有效教学的需求。本文从此角度,讨论了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体育课是初中必修课程,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有效性也受到了大量的关注。
一、体育课的有效教学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劳动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体育老师也不例外,所以产生了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是指从学生的角度看,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老师而言,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自身专业技能水平。
具体到初中体育课来看,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在满足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目的和任务的情况下,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使所有教学对象都在体育课上获得收获。完成初中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材料、课堂上的自身行为、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目标等方面做出充足的考虑和充分的准备;在课堂讲授中,需要对课堂中教师的行为、教学模式、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注意;在课堂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评判和审核。可见初中体育课进行有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目的和任务
初中生一般正在经历青春期,针对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初中体育课程制订教学大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课教学过程和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意识、热情和习惯,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设立的任务具体有以下几点:①让初中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明白其优点,培养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②让初中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③培养初中生能够正确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水平;④养成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⑤通过教学,提高初中生的体能,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
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满足国家的教育计划和学校的体育教育大纲的前提下,为了能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采取了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方法。具体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是讲授的技巧。体育不属于初中教学的主干科目,很多人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教师做示范,其实不然,体育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授,通过讲授学生会获得体育的知识、常识等。老师在课堂进行时,应当保证讲授的逻辑性、动作技巧的描述性,并通过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二是回答问题的技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练习体育技术动作时,往往需要多次重复练习才能正确,所以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解答的方式应该也不同。有些学生思维敏锐,就应当细致回答,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有些学生往往思维发散,采取启发式回答方法就很好。
三是组织课堂讨论的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组织课堂讨论的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师采取这种技巧时要注意,讨论的题目应由教师选择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讨论结束后还应有所总结。
四是动作示范的技巧。体育老师在传授体育技术动作时,避免不了进行动作示范,在进行示范动作的备课过程中,应考虑示范动作的时机是否恰当、位置选择是否恰当、示范动作的次数和成功率有多少、何时应让优秀的学生进行示范,都是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进行准备的。
五是运动游戏法的运用技巧。单纯地进行课堂教学不易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游戏教学方法,使课程变得丰富和有趣,但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安全性;②趣味性;③合理性。
六是运动竞赛法的运用技巧。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相比于游戏法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竞技性,也一定要与体育课程息息相关。
七是因材施教的技巧。课堂是一对多的形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体能、性格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要想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非常细心地观察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灵活教育不同的学生。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是社会对于初中体育课提出的新要求,也应该是一个优秀教师对自身提出的要求。本文列举体育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教师在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慢慢地展现。
参考文献:
[1]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陈桂芳.高校田径有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