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

2015-05-30罗维梅陈跃

2015年28期
关键词:总体性卢卡奇意识形态

罗维梅 陈跃

作者简介:罗维梅(1990-)女,贵州习水人,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 要: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卢卡奇意识形态,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从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扬弃物化的途径:总体性革命;总体性革命的关键:无产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意识;总体性;意识形态

一、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一)“物化”产生的根源和条件

1、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物化意识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物化社会。所谓物化就是指商品经济快速发达,但人的劳动成果或人的创造物已经变成了不属于人甚至是支配人的一种力量。就客观而言,人的劳动创造了一个异于自己的商品世界,这个世界的一些规律可以用来来为自己服务,但这个商品世界是既定的,人们无法从根本上动摇它。从主观上来看,人类自己创造的商品世界不受人类的控制和支配。物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现实产物,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工人的不可避免的宿命。

2、生产的合理化、机械化是物化产生的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人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逐渐丧失,人的存在被商品化过程所分裂、机械化过程所否定。主体与自身发生分裂,人成为工具,主体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积极主动性。另外,生产的合理化,切断了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天然联系。总而言之,某物一旦和商品联系在一起,就必然发生灵魂上的分裂,自己就不在是自己本身了。

(二)“物化”的表现

卢卡奇认为认为:“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人的某种东西。”[1]可见,“物化”就是“人的本性的异化”。首先表现为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异化。外在世界处处制约着人的活动和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其次是人自身的异化。人本身已不再是人自身了,“一个人的活动成了与他疏远的东西,一个人的活动成了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产品。”[2]劳动者的体力在市场上买卖,人格受到巨大侮辱,“人格只能无望地张望着,而它的存在被分解为孤立的碎片,被抛入了物化的体系中”。[3]再次是劳动过程的异化。劳动是人实现个人价值和彰显社会价值进而获得自由的途径,但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使劳动者丧失了主体性、创造性,受劳动过程的限制和奴役。最后是社会关系的异化,包括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婚姻关系都已经被纳入到“物化”的轨道上。

二、总体性原则——克服物化的途径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和物化意识已经普遍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造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主体性的消失。只有进行总体性的批判,才能真正的解放主体性,克服物化意识。卢卡奇认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成为了生产过程的零部件,人类自身变得支离破碎,丧失了对人类社会的总体性意识。因此要“扬弃社会现实和社会进程支离破碎的物化状态,就要期待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的生成;而总体性生成的首要前提条件是要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确立总体性的辩证法,即总体性的原则。”[4]卢卡奇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的物化意识,造就了一个被物统治的商品世界,而人类自身在这个世界中又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主动性。卢卡奇的意识形态不仅只是理论上的概念,而是在于只有当意识的东西变成能克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理论之后,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克服物化现象的重要工具。

卢卡奇主张对社会进行总体性的革命在于:资产阶级主要是从个别性来研究历史,从而把一切有利于历史的东西剔除在历史的范围之外,让历史、社会仅仅是纯粹的“个别性”的产物,用个别代替整体,这样他们就把抽象的东西当作具体的东西来研究。在资产阶级时代就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卢卡奇认为如果只从人的意识、规律和具体环境来研究历史就会陷入资产阶级历史学的二难困境当中,就是英雄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种历史观都不是对历史的真实再现。

在卢卡奇看来,历史的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人的总体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催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历史表现为一个流动着的统一过程,而不是被分解的过程。让劳动者在人类社会当中丧失了作为劳动主体、社会主体而存在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历史一方面主要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当然迄今为止还是不自觉的),另一方面是一连串的过程,人的活动形式,人对自我关系就在这一连串过程中发生着彻底的变化”。[5]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产物,人的活动不断的创造着又改变着历史,让历史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地向前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关系就是社会的总体,我们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的总体进程。

物化意识是资产阶级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所以我们要彻底摆脱物化意识就是要在社会进程中进行总体性的革命。人的意识是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产物,但在社会历史总体进程中却不是人类自身真实意识的体现,它们总表现为一定的虚假性。卢卡奇认为,既然物化和物化意识已经的普遍化,扬弃物化的唯一方法就只有依靠“总体性”原则,对物化和物化意识进行总体批判。无产阶级只有唤醒人们对自身“总体性”的渴望,认识到人自身存在、发展的全面性与完整性,才能摆脱物化状态。

三、无产阶级意识——意识革命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大多数人都成了物化意识的牺牲者,无产阶级要想从物化世界中进行总体性的革命,让人类社会摆脱物化意识,成为劳动与社会的真正主体,只有先在无产阶级当中进行无产阶级意识的培养,然后在整个社会当中进行总体革命,从而对社会进行总体性的改造。

正如卢卡奇自己所指出的那样,“总体性不是一个范畴问题,具体说是一个革命行动的问题。”[6]要对社会进行总体性的革命,只有把现实当作总体来把握并冲破,而只有当自己本身就是总体的主体时,才能实现这种突破。“只有阶级才能在行动中冲破社会现实,并在这种现实的总体中把它加以改变”。[7]但是这个阶级首先必须得意识到自己就是改变这个社会的主体。换言之,无产阶级的“自觉的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助推器。

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意识有以下的特点:“任何一个阶级都有属于自己的阶级意识,是对于自身在社会地位上的认识和把握;而在卢卡奇那里,阶级意识特指的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为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成为自觉的阶级意识,也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真正的超越物化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存在。因为无产阶级的命运是和人类社会整个命运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8]卢卡奇的关于无产阶级意识的总体性原则其落脚点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对无产阶级革命至关重要,当一切革命条件都准备好的时候,甚至成为关系革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而在这一切的总体革命中,阶级意识处于核心的地位。无产阶级只有在斗争当中才能成长为一个自觉地阶级,只有当它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总体的自觉主体时,它才能够提出科学的总行原则,从而进行总体性的革命改变物化世界。

(作者单位:1.贵州师范大学;2.威宁富民村镇银行)

参考文献:

[1] [2]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96、97。

[3]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美国MIT出版社,1971:90

[4] 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2001:51-52

[5] [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275,91

[6]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225

[8] 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2001,62-65

猜你喜欢

总体性卢卡奇意识形态
如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
——回望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主持人的话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