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梦的人民性

2015-05-30黄烁

2015年28期
关键词:人民性主体地位中国梦

作者简介:黄烁(1989—),南阳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

摘 要:党的十八大后,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席卷中国,“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人民性有其显著特点,中国梦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凸显了中国梦的人民性。

关键词:中国梦;人民性;主体地位

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说的非常明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进一步来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其中人民幸福是根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也体现了我们党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一、中国梦的人民性

中国梦的人民性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1.从起点开始,“中国梦”一直把人民幸福作为第一目标,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任务,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他还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我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艰难险阻,终于推翻了阻碍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层层障碍,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说到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依靠力量来说,人民才是历史的主要推动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要充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农民工这样一种群体的巨大力量,有两个数据统计:对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进行统计对比,然后看农民工在工业劳动和各省、人均GDP 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相关性可以达76%到,这证明了在各省农民工占人均GDP的比例是很高的,也标志着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其他国家家庭汇款的比例,农民工平均只占到6.5 %,而中国达到了40 %,这在全世界是最高的。[3]由此可以看出,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包括被一种精英史观忽视的农民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可行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3.从实践角度来说,由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努力把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上,并充分保证人们享受到各种应有权利;建立起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全体人民都能品尝到社会发展的甜美果实。

二、“中国梦”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与社会的主体。中国梦,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早在马克思创立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种观点科学地阐述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大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对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做了详尽阐述。十八大报告结合当前局势,把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八个基本要求之一,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高度自觉。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人民的共同参与。人民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体,任何宏伟蓝图的描绘都需要每一位中国人勤劳的双手,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都追求自我解放和幸福生活。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梦想融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就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永不枯竭的力量。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个人的成长、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富强密切相关,而每一个人追逐个人梦想努力奋斗的过程,都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要从社会建设的层面凸显中国梦的人民性

政治民主即“中国梦”。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因此,要让人民广泛参与,让人民自我管理,让人民监督权力,努力把实现民族复兴与尊重民主权利统一起来。由此可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的发展,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就要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幸福即“中国梦”。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自我发展及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及前景是密不可分的,可谓说国家与个人是唇亡齿寒、荣辱与共。国富则民强,国家繁荣,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反之,人民的梦也是中国梦,如果人们的梦想都无法实现,中国梦将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民族复兴也将会变成一句空话。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发挥人民主体的作用,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国梦是与自身的利益、幸福紧密相联的。确保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需要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此外,社会保障层面,要开展社会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为人们谋利益,多为人们解忧愁,使广大人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住房,得到更多的实惠。

公平正义即“中国梦”。意味着每个人的权利和机会均等,并不是所谓的平均主义,结果均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比如说受教育公平、就业创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医疗改革公平等,有了这样的平等,当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在每个人身上时,大家便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舞台。借助这个平台,将会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更好的施展才华,不论出身贵贱,播下一份耕耘,就会拥有一份收获。大家就会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在追逐并实现自我梦想的同时,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社会和谐即“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大布局之一,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和方向。我们应该致力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认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主体地位,摒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物化和异化的关系。中国梦的人民性体现的是一种更好的教育为人民,更稳定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强大的民主和法治等。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中国梦的源泉。因此,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共圆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李强两会观察》,中国广播网,2011年3月10日

猜你喜欢

人民性主体地位中国梦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