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文深教,还需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2015-05-30金林娟
金林娟
摘 要:本文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分享了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主要从两个角度阐述:一是巧妙的“导”还应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二是找准“导”的着力点,课堂需导“疑”,引导要注重文本有情味的细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期在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寻找切合点,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课堂效益;“导”的作用;《五柳先生传》
有的课文很长,我们要考虑,长文如何短教?将篇幅长的文章读薄,读出简约来;有的课文文字质朴,容易理解,学生似乎一眼可看穿,我们要考虑,浅文如何深教?将文章读厚,读出深味。
《五柳先生传》文字质朴,语意明了。学生依据注释可以理解大意。但是朴质的语言背后的深意是否真的读到了?“文”与“意”的奇妙之处,还需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1.巧妙的“导”还应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
文本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言语代码,想准确领悟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和作品本身可能表达的情意,就必须解读文本本身。教师依据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和占有资料的优势,就文本的解读,教师解读比学生要深刻和准确得多。而课堂探究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是局外人,不能是问题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有思想的、有主见的学习者。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学生有自己的初读感受。
阅读教学是对话教学,文本一旦存在,就具有潜在的对话性,它期待着阅读主体的应答和追问。教师要架起文本、作者、读者甚至世界之间的对话,还需发挥导的作用,必须将教师的解读与学生的解读整合与取舍。由此,学生的初读感受与质疑尤其重要。
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的情感、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贴近学生的思维状态。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起点, 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当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教学的境界亦然。只有当学生之情与内容之景契合、共鸣,方是教学的佳境。而欲取得学生的共鸣,我以为从研究学生的阅读感受入手收效很好。
笔者执教《五柳先生传》前布置了预习作业,预习学案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课文部分疑难句子的翻译和“以”“于”“或”“之”等虚词的解释;二是对课文提2~3个有价值的问题。
笔者对每个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了细致批改,并进行梳理,依据学生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地调整。
一是关于文言字词的落实。在预习中,學生没有文言字词的疑问。文言文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落实重点实词、虚词。课前询问了一些学生,发现学生对“或”“于”“其”等虚词的解释并不清楚,实词中的“箪”“瓢”“晏如”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还成问题。对于“不求甚解”完全不知如何理解。看来学生认为懂了,是因为看了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详细)。而实际上,并没有转化成他们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正是教师需要在课堂里解决的问题。
二是关于主要教学课堂环节的调整。整理初读感受时发现了一组有意思的问题。
“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会意”为什么“忘食”?居住环境很糟糕,为什么“晏如也”?陶渊明明明是晋朝人,有名有姓为什么“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这一连串的问题,细细分析,问题指向课文处处有矛盾。学生的发现最终演绎成了课堂的精彩。
(以下为课堂实录)
……
师:你有过这样的读书体验吗?没有!所以你觉得不可仰攀对吗?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学家——金圣叹,他读《西厢记》感动得
“三日卧床,不食不语”何等高的读书境界!这不仅是书给予的力量,更是读者能会意。
生:老师我觉得跟前面一句连起来读,很矛盾。
师:请你具体说说想法。
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又是一处矛盾!“不求甚解”我觉得是贬义词。怎么说自己不求甚解呢?
生:谁说的?“不求甚解”注释里有,你看是“不在字句上过分探究”的意思。陶渊明不求甚解,是不想钻牛角尖。
(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这位同学的表扬和赞同。依据注解回答问题很好,但是我也很欣赏前面同学说的“不求甚解”是贬义词,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桌讨论)
生:我觉得不矛盾,前者强调读书要广、多。后半句强调会意。
师:“不求甚解”可以说是大师的自嘲啊!当时的文风崇尚即是如此。
师:文中像这样看似矛盾的语句还有吗?雕章琢句,陶渊明不媚俗,此处也见得他的……见得什么?
生:清高
生:洁身自好,与世无争
……
师:像这样充满矛盾的语句还有吗?老师想听到不同的声音。
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生活很贫苦,却安然自乐。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学生的疑惑也正好成为了他们课堂倾听的阅读期待,这是他们阅读文本的内驱力。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基于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准确了解,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而不是教师的“一头热”,或是大而化之的“想当然”。
在展示课里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解决了学生集中有疑的问题,有重点解决了学生的盲点;二是教师所教没有囿于文本内容,兼顾了文本之“言”与文本之“意”,实现了“文”“意”的统一;三是课堂尊重学生,尊重、珍视他们的阅读体验,允许课堂中有“异见”,鼓励学生自主找寻答案,让学生感受了探索的过程与乐趣。
2.找准“导”的着力点,课堂需导“疑”
如何导“疑”?笔者认为有如下三个注意点。首先,教师是课堂阅读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所以课前教师应该做好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的预设。其次,问题的设计入口要小,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灵光闪现之处,善于抓住“动情点”。最后,探究活动应该是开放性的,应肯定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异见”,以激发其探究兴趣。
课堂导疑是很有意思的交往与互动,这种互动的本质意味着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恰好反映出教学的生成性特点。生成与预设相对,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但实际教学中仍难免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它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若关注课堂生成,因势而变,顺学而导。那么,表面上学生的“旁逸斜出”反而有益于当成“对话”的发散性,更好地让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阅读,强调个性化,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在导疑上若能有效引领,局面和效果可能就大为不同。
陶渊明去亲旧家喝酒,“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字里行间他的率性与直爽表露无遗,但是却不明为何“曾不吝情去留”。“酒”与“渊明”的心性又有着怎么的关联?
陶渊明的一生与诗酒结缘,梁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集序》有言:“有疑陶渊明诗文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文中说“曾不吝情去留”大有深意,这也是渊明的可爱之处,来得率性,去得潇洒。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份情趣呢?课堂提问是关键。诸如“为什么”“有什么作用”之类的提问要避免,它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使探究陷入停滞。语文是语言的課,抓语言是个切入口。品读喝酒一段可以借助文本细微处即“动情点”入手,从具体的词句分析着手,特别关注副词、连词比如“或”“尽”“既”“曾不”,悟其情,体其味,教学中做到顺势而导,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巧妙实现教学目标。
(以下为课堂实录)
……
生:我感觉亲切的是描写喝酒的句子。“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因为他的豪爽而亲切。主要从“期在必醉”看出的。
师:有道理。有不同的思考吗?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疑问。
生:“或置酒而招之”老师这个或字是“有人”还是“有时”?
师:你觉得呢?大家认为呢?这个问题有价值。
生:我觉得是有人,主语是承前省略“亲旧”。
师:如此,从“或”字你读出了什么?能分享一下吗?
生:有时说明不经常,可能关系也不是太亲密,可能也是勉强请他而已……
生:可能是亲旧对陶渊明的处境看不下去。
师:文言文言简意丰,从你们的品读中我们感受到了。推断有理。继续说。
生:陶渊明没有顾及很多礼节之类的东西,喝喝酒又有何妨?去了,喝了,马上回来了,他喝酒纯粹就是自顾自地,自得其乐吧。
师:太精彩了。(掌声)原来抓住关键词进行用心质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
生:我从“曾不吝情去留”“曾不”是“竟不”的意思,他竟然舍得回去。我从中看出他的率真。
师:我想是不是哪个字特别引起了你的关注。
生:一个“曾”字他加强了“不”的否定语气。
师:你真是品读文字的高手。大家把他的学习发现,在文中做好圈画。老师在想,酒对于一个好读书、常著文的陶渊明还意味着什么?
(思考片刻,有学生举手)
生:老师,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觉得酒可以催生他写作的乐趣、灵感,对就是灵感。
……
课堂导“疑”是很有效的师生对话,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我们会发现有效的师生对话应具有两个维度的特点:充分和体面。前者强调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和时间;后者强调学生能够恰当表达并给予尊重。从某种程度说,是教师民主、平等理解、宽容智慧的体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