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蒙经济整合途径
2015-05-30董夏云
董夏云
摘要:蒙古国是亚欧大陆腹地的内陆国,地处中俄两国结合部,东西南与中国接壤,边境达四千多公里,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从地缘战略看,蒙古作为缓冲区对中俄两国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与蒙古建立更有效的经济贸易关系,对于中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能源资源战略、水资源战略、生态保护战略、低碳经济战略、欧亚通道经济战略和未来的“北冰洋时代”战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蒙;经济
一、中蒙经济整合分析
1、中蒙经济整合的优势
第一,地缘人文优势。外蒙在地理空间和文化血缘等方面都与中国比较近,特别是与内蒙有相同或相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为双方人文交流提供了便利。在乌兰巴托可实时收看央视多个频道、内蒙古卫视蒙语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等电视节目;蒙古许多高校和中学开设了汉语专业或汉语课程。
第二,良好的合作基础和适宜的政治气候。自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曾对蒙古进行过大量的援助和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合作基础。1989年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90年代至今,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双方高层领导互访频繁。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8月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蒙两国签署多项合作文件,涉及外交、经贸、运输、金融、文化、矿产等众多领域,将两国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程度,说明双方有意摒除中蒙关系发展中的障碍,并开辟新的合作方向。
第三、中国在资金、技术、市场上都对蒙古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已成为蒙第一大贸易国和投资国,并且比重在不断上升。中国对蒙主要出口工业品、生活用品、食品等,而进口的则是焦煤、铁矿石、铜、萤石等矿产品;中国对蒙投资主要涉及矿产勘探开发、畜产品加工、工程、建筑、建材、轻工业、运输、食品加工等。
2、中蒙经济整合劣势
第一,蒙古国民对华存有戒心。由于历史原因害怕不被中国承认其独立,高层曾长时期对华进行丑化宣传,使对华印象不佳甚至经常出现当地人排华事件。双方从高层到民间对历史的认同存在巨大差异,蒙古国民害怕被华控制,所以在和中国交流中存在戒心。在蒙古国内有些激进分子会专门针对汉人进行攻击行为,阻碍汉人在蒙投资工作。
第二,诸多政治制度和技术标准与中国不一致,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蒙古自90年代实行多党民主制后,效仿西方民主制度进行改革,使得两国在法律制度上的差异拉大;蒙古的很多技术标准都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在贸易中增加了转换成本,例如两国铁路规格不同,出关的时候要调换插头,增加了运输成本。
3、中蒙经济整合机会
蒙古急于发展经济,且中蒙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对蒙古国来说,经济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矿产勘探、开采、加工的技术都比较落后,而中国有开发矿产资源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丰富的劳动力。此外,中国还是蒙古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蒙的出口产品也要依赖于中国的出海口。因此中国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最佳合作国。对中国来说,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开放的招商引资政策,而且中国有些矿产资源需要长期进口,所以中蒙之间经济互补或优势互补可以构成合作的优越条件。蒙古的工业水平落后,对中国具有依赖性,加上市场狭小,发达国家进入该市场经济动力不大,为中国进入该市场提供良好机遇。
4、中蒙经济整合挑战
中国企业对投资后的管理不力,民间投资只注重短期效益,一些小商小贩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把大量劣质产品出售,严重损害了中国形象,也造成了蒙古国民对中国人的敌视;蒙古市场狭小,老百姓购买力低下,除了乌兰巴托和沿线城镇等人口聚居区外,还有一部分游牧民分布比较散,商品需求单一;若不寻找新的增长点,两国经贸难有长足发展。
二、中蒙经济整合途径
1、经济整合
第一,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三位一体合作。蒙古是矿产资源大国,其蕴藏量居世界前20位,对于中国资源开发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蒙古亟待改善的基础设施,也为我国企业进入蒙古发展提供了契机。中蒙2001年为解决两国边境贸易结算不畅的问题,经协商决定在各自指定的银行开立对方账户,建立人民币账户行关系。人民币结算的增加便利了边境贸易,对中蒙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构建以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外蒙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为核心地带的北亚经济圈,在中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环渤海经济圈、陇兰经济带和图们江经济圈的建设中把蒙古纳入合作伙伴。在中国区域开发中实时地把蒙古纳入其中地区分工,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对中蒙经济联系有积极作用。
第三,利用据点城市。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深水港,为蒙古国向南走向海洋,为蒙俄与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开展转口贸易提供了便捷通道。二连浩特是中蒙最重要的外贸窗口,利用这个纽带吸引更多的外蒙人在这里定居做生意,把二连浩特构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外向型加工制造、跨境旅游基地。
2、人文交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蒙交往中不但要有高层互动,还应有最重要的民间交往互动;
第一,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加强双方人民联系。特别是和内蒙的交流,例如成吉思汗陵园、那达慕、蒙古族民间英雄讲唱和蒙族传统节日活动等项目进行民间交流;采取一些灵活政策,鼓励藏传佛教的一些高层人士出访蒙古国,创造条件让蒙古国信教群众到中国藏传佛教各寺院中来朝圣,这些都有利于恢复和发展蒙古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关系。
第二,教育、语言交流,吸引蒙古学生来华留学,促进蒙古政界、学界到中国学习交流。从基础教育开始到高等教育进行广泛的交流,利用孔子学院普及汉语并培养精通新蒙文人才利于双方交流,多培养蒙古教育知识阶层。
3、交通整合
第一,利用好中蒙俄三国在建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陆桥通道。该通道是指连接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到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到蒙古国的扎门乌德、乌兰巴托,再到俄罗斯的恰克图,乌兰乌德再到伊尔库斯科的铁路、公路和港口的立体大通道;以此为轴线,联合三国沿线的城市和企业,共同构筑陆桥经济,使其成为一个集铁路、公路、海港、空港为一体的立体经贸合作大通道。该沿线地区经济总量大、资源富集、市场广阔、人口众多,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第二,整合交通运输通道,在通关程序、检验检疫标准、通关费用、集装箱标准等方面统一。由于蒙古许多大项目都临近中国,无疑从中国通过和出海是低成本的方案。中国可利用两国贸易量大等优势利用经济动力来推动中小型铁路、公路方面进行整合,在通关程序、检验检疫标准、通关费用、集装箱标准等方面与蒙方建立协调统一机制;另外也可按照中国铁路标准建设中蒙铁路复线,在蒙古急需的地下光缆、电力通道建设上努力。
总之,中蒙之间紧密的地缘经济关系使得两者的交往有了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基于机动性和贸易结构的地缘经济动力,中原农耕文明和蒙古游牧文明的经过上千年交融,在经历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化、信息化经济的影响后,二者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在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经过工业化改造的农耕文明如何再次地与游牧文明融合不但对中蒙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复兴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