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分析

2015-05-30王柳

2015年29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王柳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由来已久。本文认为,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备、竞争制度不规范、公司治理制度不合理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力的行为很难禁止。盈余管理的不力行为不利于我国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进行相关分析,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制度背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因此,通过对盈余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特殊国情为基础,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证券市场制度、公司治理等方面论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并进行分析。

二、盈余管理的含义

作为目前被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不同的研究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各异。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指的是通过对会计政策的应用、一定的运营模式以及相关的财务安排等调整手段的选择,旨在使会计报表的相关特征如增大利润、平滑利润等满足管理层的需求。在这里,企业管理当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相应的会计方法、会计原则和会计估计是盈余管理的课题。在公认的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盈余管理进行相应的操作实施,因此其具有合法性。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

从制度方面来讲,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历史悠久[2-3]。出现这一行为主要是我国的市场制度的不够完善、证券制度的不够完备、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合理所导致的。

(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就目前的情况来讲,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职能的变化以及金融、会计制度的变革等都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的方方面面。由于存在特殊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相应的政治契约,以及缺乏必要规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督机制无效性等漏洞的存在,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就存在利用盈余管理实现自身利益的可能性。

(二)证券市场的制度与盈余管理。在证券市场中,如果要使资本集中在效率最高的地方,需要通过对股价变动和股市交易等手段的应用。然而,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一些制度缺陷,这主要体现在上市管制与上市包装方面。由于《公司法》以及相关法规对企业上市规定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客观条件的存在,使得证券市场就成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筹资场所。对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尽管股权筹资是大势所趋,但由于能否通过“盈余关”这一不确定性条件的存在,因而也就产生了盈余管理的行为。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上市的资格要求,更是由于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缺乏确定的市场价格。因此,即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对盈余进行管理,以期公司的股票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价位。

(三)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数据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已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审计人员等重点考察的问题[4]。基于此考虑,进行盈余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在上市公司存在。作为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公司治理一旦本身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必然引发公司运营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而作为公司一项非常重要决策安排的盈余管理,也会受到治理结构的直接影响。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一种合法的管理行为,但是盈余管理也具有两面性,操作不当的盈余管理将会对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害。对此,从整体出发,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盈余管理的现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1.通过对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应用操纵盈余管理。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我国上市公司首选变更会计政策这一看起来十分合法有效的方式。因为对证券监管部门来说,上市公司的会计收益数据计算是否合法是其最看重的事情。对此,与会计收益数据相比,市场反应对上市公司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说,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是盈余管理是一个重要手段。2.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关联方交易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相关业务的事项。当存在关联关系时,交易双方的行为可能不会按公平原则进行计量。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方式主要有关联购销、资产置换、托管经营、转移费用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后果和影响。由盈余管理的不合理运用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给投资者、债权人、信息决策者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影响。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状况,但是不合理的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性。另外,作为投资者、债权人的主要使用信息,盈余信息是评价企业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因而盈余信息失真会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经济损失。2.对企业及企业管理的影响。如果企业和管理者不合理地运用盈余的行为没有得到限制,结果会使企业依赖盈余管理的方式获得利益,而不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企业管理等方式获利,这不仅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3.对资源配置及宏观调控的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用虚假的盈余信息做出决策,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整个社会的效益带来损害。

五、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与规范

(一)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减少“操纵盈余”的空间。通过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外部利益相关者上,作为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当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并具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辨析能力,为了获得外部相关利益者的支持,上市公司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限制盈余管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当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合理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总经理和董事会的分离机制、培育和建立一个高效而诚信的经理人市场等措施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限制盈余管理。

(三)加强审计监督,降低盈余管理风险。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师的一系列审计程序,可以提高报表所反应的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减少虚假的信息。加强审计规章制度的制定,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刻不容缓;同时,最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也是降低盈余管理风险的有力措施。

六、结束语

本文认为,正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不可避免的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虽然证券监管越来越严格,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但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盈余管理的制度诱因。对此,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做到公平、有序的竞争,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做到适度有效的监管,才能降低盈余管理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子余.盈余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论文.2012.11.

[2]孙玲.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3]丁红.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5.

[4]杨临棋.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关联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