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

2015-05-30康丽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增效减负小学语文课堂对策

康丽彬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放在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之上。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介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增效减负的重要性,同时阐述其实现的对策,旨在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 增效减负 对策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单调的课堂形式,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按部就班的完成其教学内容,致使其课堂的形式单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负担较重。同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枯燥、单调的课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二,不科学的课标要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但教学目标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教师的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负担,学生不能将其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应用。其三,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致使教师、家长与学生均关注分数,升学率成为了评价学校、教师的指标,最终导致学生将面对众多的作业与任务,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

二.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是必要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增效减负,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实现师生互动,实现二者的共同学习与进步,最终实现学生的减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吸收知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探索能力的形成。

三.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的对策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改革主要是对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科学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教学时间,进而实现增效减负。

2.促成丰富的课堂形式

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形式的丰富性,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其好奇心较重、活泼好动,丰富的课堂将实现对学生的吸引,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进行高效的安排,可以利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使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同时,丰富的课堂形式还包括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个性、民主、活跃课堂氛围的形成,个性化的课堂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因材施教;民主与活泼的课堂要求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自主、自律发言的教学环境,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活跃,如果用课堂的规则约束学生,将不利于学生观点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主动发言,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增效减负的目标。

3.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问题:增效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而是将作业形式进行转变,让学生通过作业实现其能力的提升;增效减负要避免重复性的作业,从而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节约学生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作业设置,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实现作业的完成,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学习要点,并通过实践活动,对语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提升教学效果,保证学习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作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增效减负是必要的,增效减负的实现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同时促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信,通过增效减负,教师的教学水平将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增效减负小学语文课堂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