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为何多发春温病
2015-05-30王民集王飞
王民集 王飞
春温病是指被温热病邪侵袭而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一类急性热病,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程长等特点,初起虽仅有高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等内热症状,但在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斑疹、惊厥、昏迷等险恶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春季急诊患者中有10%的病例与春温病有关。
祖国医学对春温病的认识
在祖国医学中,历代医家对春温视为伏气温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其认识,所论颇详。如晋代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指出:“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唐代《外台秘要》阐发《内经》之论,推出温热病名,谓“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气之所致”,强调该病是冬季感受寒邪,阴伏体内,郁而化热,待春阳发泄之令而发,或因外邪引动而发。由于本病较多发生在春季,故后世有不少医家将其称之为春温。如宋代郭雍提出了“春温”的病名。他在《仲景伤寒补亡论·温病六条》中说:“然春温之病,古无专治之法,瘟疫之法兼之也。”又说:“此春温之病,乃谓非伤寒成温者。”到了明初,王安道认为本病是热邪自内达外所致,指出因伏邪内发而呈现里热之证,从而确定了“清里热”为主的治疗原则。叶天士也认为春温系伏邪为病,提出“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对于治疗,明确指出:“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清代俞根初总结了前人经验,从临床实践进行阐述:“体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阳募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雷少逸在《时病论·春温》中指出:“春温之病,因于冬受微寒,伏于肌肤而不即发,或因冬不藏精,伏于少阴而不即发。皆待来春加感外寒,触动伏气乃发焉。”
春温病常在温度骤升骤降的天气里流行发作,而春季天气的一个明显特征正是忽冷忽热。这样的天气,人体本来就不好适应,如果生活起居不规律,或过度疲劳、长期熬夜,都会导致寒温失调,引发“春温病”。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抵抗力比较弱,再加上暖冬气温较高、雨雪量少、天气比较干燥,一些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得以滋生、繁殖,因此最易发热燔气营(血)型、热灼真阴型、邪陷正虚型的春温病。
祖国医学对温病
的辨证分类
春温发病有初发气分和初发营分之异。若发于胆腑者治宜苦寒清热,宣郁透邪;若郁于上焦胸膈治宜清宣郁热;若灼于胸膈,治宜清泄膈热;若表寒里热的,治宜疏解表寒,清热通腑;若卫营同病的,治宜泄卫透营。
病属阴阳热炽者 若热炽津伤,治宜清热生津;若热盛动风者,治宜清热凉血息风;若热结肠腑,属热液津亏的治宜增液滋阴;属热解气液俱亏的,治宜攻补兼施。属热解肠腑,小肠热盛者,治宜通腑泄热。
病属热燔气营(血)者 若气营(血)两燔的,治宜辛寒清气和凉营(血)解毒;若热盛动血者,治宜凉血散血,清热解毒;若热与血结的,治宜邪热通结,活血逐瘀。
证属热入心包者 若伏热内闭的,治宜清心开窍;若内闭外脱的,治宜开闭固脱。
证属热灼真阴者 若真阴亏损的,治宜滋补肝肾,润养阴液;若阴虚风动的,治宜滋阴补血,潜阳熄风;若阴虚火炽者,治宜清热降火育阴安神;若邪留阴分者,治宜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证属邪陷正衰者 若阳虚邪陷的,急宜回阳固脱;若热闭厥脱的,急宜清营凉血,化瘀解毒,益气固脱;若阳气暴脱,急宜回阳救逆。
此外,对头痛、呕吐、项强等证,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祖国医学中所说的温病,相当于现在医学春季的急性热性病和传染病。临床上多指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流脑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