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P创新技术原理

2015-05-30朱培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1期
关键词:感知价值

朱培强

摘 要:MP创新技术是将市场营销学与创新流程融为一体,使创新产品市场需求和产品属性要素对应分析的新型思维方式。根据创新决策理论,市场与产品之间对应关系的原理,产品使用感知价值理论及创新技术的DNA理论,创建了市场需求开发、产品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推广应用融合在一起的创新技术流程,形成了一套市场—产品可持续技术创新体系。使繁琐的市场需求分析简单化、创新目标明确、创新路径清晰。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市场需求因子 感知价值 DNA理论 层次定位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210-04

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在于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推动新产品的研发。“我们要加大创新技术力度,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发展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之路。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李克强总理指出了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已经认识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技术才是克服创新盲目性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研究还较少地涉及如何使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的具体结合起来的问题,每年众多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市场基础,不具备转化前景,致使很多创新技术仍然没有逃脱被市场冷落的命运。由此造成了诸多科技资源的浪费。有关创新技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研究,英国苏萨克斯大学、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都表明,影响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市场营销管理。美国学者舒德尔等人在研究新产品的开发时都提出了产品创新应该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导向。从技术创新的一个侧面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的关系[1]。国内很多学者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的研究中,提出了技术创新应以市场为导向的观点。认为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应用,使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创新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基本手段,是取得市场份额的必由之路[2]。

在如何处理创新技术与市场营销的复杂关系问题上,国际上的学者们提出了诸如创新诱导需求理论和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理论等论述,但是对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一致的看法,认为两者的关系本来就是“二律背反”:创新技术往往受到市场的刺激,而市场需求本身在很多时候又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因为人们必须在已有科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需求,来自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来自科技的推力都是引起创新的主要因素[3]。在具体创新的路径上,仍然是将市场需求与创新技术分别对待,首先了解把握市场信息,并依据预期信息进行创新技术,开发试销产品,开拓市场,创造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为如何了解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信息而苦恼,给技术创新及有效转化增添了难度。

1 MP创新技术的概念

MP是市场-产品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产品不仅指有形物品,还指技术、方法、管理等。MP创新技术是将市场营销与创新流程融为一体,根据创新决策理论及市场与产品之间对应关系的原理,将市场需求开发、产品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推广应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市场—产品可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该技术核心部分有一系列模型组成,包括市场需求因子开发模型、新产品属性开发模型、新产品初设模型、顾客价值评估模型、新产品优化设计模型等。

MP创新技术将营销融入创新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效率高、成本低、成功率高等优点,此技术使创新不再是科学家、学者、专家的“专利”,而成为了作为长期从事一个行业、岗位、业务,对专业非常熟悉的人员,只要按照MP创新技术要求就可以进行创新的一项可谓“万众创新”之技术。

2 MP创新技术的基础理论

2.1 创新决策理论

创新的关键是创新思想及行为是否正确,就是说设定的创新目标是否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是否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否遵从了所属行业发展的规律和创新规律。中间的粗线箭头代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趋势及行业发展的规律。人类需求的发展方向就是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和谐,而市场趋势是在满足当时市场需求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只要你站在市场发展需求的角度思考,并且规范自己的行为,你的创新就有可能成功。(如图1)

上面的细线箭头表示顺应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趋势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

下面的虚线箭头表示违背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趋势的行为就是错误的行为。

中间的曲线表示创新的具体行为是一个摸索前进,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满足大方向前提下,还要考虑现实的市场需求。譬如虽然满足了食品的绿色、健康的大趋势,却不好吃,那创新肯定是失败的。

行为尺度表示在创新的具体运行过程当中,创新行为不能偏离方向太远,要始终用创新行为决策模型来提醒、判断和调整自己的创新行为,如果超过了尺度,可能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或导致创新失败。

2.2 产品与市场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论

研究发现产品和市场的组成与物质的组成是相似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而产品和市场是由产品属性要素和市场需求因子组成。产品属性要素与市场需求因子是一对“孪生兄弟”,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同类型产品绝大多数的属性要素是基本一致的,被称为基本属性。而极个别的属性要素是不同的,就是这些个别的属性要素决定着产品的差异化,这些个别的属性要素称为决定性属性要素。同理,市场需求因子也分为基本需求因子和决定性需求因子。创新的核心在于开发出市场需求差异化决定性需求因子,通过其对应的决定性属性要素而实现创新的目的。

2.3 产品使用感知价值理论

产品使用感知价值与顾客感知价值有所不同,它是顾客在使用产品后,对产品效用的总体评价,是对顾客购买产品使用后感知质量的反映,产品使用感知价值决定着产品能否持久的销售。如果顾客对产品感知质量好,感知价值大,顾客就可能继续购买或自主宣传;如果顾客对产品感知质量不好,感知价值低,则顾客不但不会再购买,还可能对产品进行负面宣传。这就是某些名牌产品为什么会昙花一现的原因。

但是,产品使用感知价值往往被业界忽视,对顾客购买产品以后的感知价值的关注,是进行产品可持续创新的宝贵资源。

2.4 MP创新技术的DNA理论

MP创新技术的DNA理论,来源于生物DNA遗传基因学说。DNA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分子,也是一种遗传基因,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而非生物的技术或产品也存在“DNA基因”,它是由市场需求因子和产品属性要素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所遗传的就是技术或产品的可使用性,无论如何创新,如何变化,技术或产品的可使用性永远不会变。所改变的只是可使用性的范围和空间。如表的可使用性就是掌握时间,无论表如何千变万化,掌握时间这个可使用性永远不会变。任何创新技术必须遵循这个“DNA基因”螺旋发展规律,使创新项目从纵向和横向进行连续不断的升级创新和延续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使创新项目产业化、集群化、持续性发展,这也是实现供给的关键。

3 MP创新技术流程

MP创新技术流程是在遵循MP创新技术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包括创新规划设计、试验、试运行、感知反馈、调整、正式运行、推广应用、市场感知质量等过程。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其包括径向延伸和轴向升级两个创新方向。径向延伸主要是随着创新产品的市场细分形成系列产品;轴向升级是跨越式产品升级换代。

3.1 创新规划设计

创新规划设计包括创新目标的设定、目标市场需求因子开发、新产品属性开发、新产品初设、市场价值评估、新产品优化设计。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创新规划设计。

3.1.1 创新目标的设定及定位

创新目标是创新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创新战略是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创新战略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谋划和根本决策。创新目标的设定导向性很关键,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导向、技术领先导向和效益导向。创新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是以明确的创新目标为导向。市场导向是技术创新目标集中的体现,市场需求目标的实现,获得丰厚的受益。技术领先导向是由目标的本质所决定的,经过技术创新实施,把创新目标变成直接的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就是清晰、明确地引领创新方向,防止技术创新的注意力分散及重新发明“轮子”,把各种资源投向不合适于创新以及发展潜力小或不具有先进性的机会上。创新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经济目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使创新目标能够获得更多效益。

创新目标的不确定性来自技术、市场、资源、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带来了创新目标的不确定性,因此,创新目标设定必须遵循MP创新技术基础理论,把握好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既要实事求是,又要高瞻远瞩,不断权衡创新过程中的决策及行为的正确性,对自身的技术创新方案和目标进度作出相应调整,避免创新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创新目标设定的另一个关键就是目标的层次定位。创新目标层次定位分为宏观层次定位和微观层次定位,宏观层次定位与市场环境、地理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是区域性领先、国内领先,还是国际领先。创新的核心是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受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的,所有适合或适宜最为关键。只要创新目标适合于所属地域的市场环境,在该区域具有先进性,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项创新就是成功的。

微观层次定位主要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导向,来权衡设定的创新目标是建立在哪个需求层次上。

3.1.2 创新目标的市场需求因子开发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市场需求也是由其最小单位需求因子组成。需求因子分为基本需求因子和决定性需求因子。基本需求因子是指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贯穿于需求始终的基本条件,确立了需求事实的存在,具有同质性和普遍性。决定性需求因子是指在某一需求范围内,使之区别于其他需求最显著特点的新需求的决定性特点,是创新目标市场需求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

市场需求因子的开发依托于创新目标的“胚体”,在“胚体”基本需求因子和决定性需求因子的基础上用MP创新技术再增加1~3个新的需求因子即实现了创新需求。每次开发的新需求因子不宜多,起新需求主导作用的有1个因子即可,否则将导致需求定位混乱的问题。需求因子开发分为螺旋纵向开发和横向开发,也可称为轴向开发和径向开发。纵向开发是跨越、层次及升级式的开发,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横向开发主要是对同一个需求层次进行需求细分,填充或满足该需求领域的不同需求。如果说纵向需求因子开发是开拓者,那么横向需求因子开发就是建设者。纵向需求开发和横向需求开发组成了创新需求开发体系,二者需紧密结合才能建立创新需求的新市场。创新需求体系是建立有效创新机制的基础,是实现成功创新的根本。

3.1.3 创新目标属性要素开发

根据产品与市场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论,产品属性要素与市场需求因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找出满足于新开发需求因子相对应的产品属性要素,创新产品属性要素不局限于某种产品范围,还可能是技术要素、方法要素、管理要素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个需求因子有多个产品属性要素满足,此时需用创新决策理论进行判断,只有最适合满足于新需求因子的产品属性要素才是开发的新产品属性要素。产品属性要素的开发可能带来产品结构、原理、材料等的变化,在产品属性要素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重新发明轮子”。自然界中的一切实在物体都是由元素构成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性质和作用,单个元素的性质不会变,变化的只是作用机理和形式。每个实在物体有多个元素组成,而实在物体特殊性的是由个别决定性元素决定的。因此,产品属性要素与组成实在物体的元素也具有对应关系。比如:钢是由铁、碳、硅、锰等多种成分组成,而哪一个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低决定着钢材种类、性能和用途的不同。

创新需求目标层次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产品属性要素开放的难易。在产品属性要素开发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未达状况,就是找不到满足于新需求因子的产品属性要素,这种状况下就要特别注意,很可能这个产品属性要素还未出现,需要深度研发,这就有可能进入了创新阶层问题,创新阶层的出现往往造成创新的失败。产品的创新过程可能衍生出深度创新需求,这就是需要建立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必要。

3.1.4 创新产品的初步设计

创新产品的初步设计根据产品属性要素进行合理的组配,以实现满足于新需求市场的功能。初步设计尽可能简化,只要能体现出产品的外形、功能及造价即可。初步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价值评估。

3.1.5 创新产品价值评估

创新的关键在于所设定创新的目标是否有价值,包括产品价值评估、创新产品属性要素价值评估和创新成本评估等。

产品价值是各产品属性要素有机结合,代表着产品使用者的最大利益。产品价值评估就是使用者对产品的感知质量与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对产品效用进行总体评价的过程,即:对产品所要实现的利益进行权重,主要包括感知质量、感知价格、价值权重、感知权重等内容。

创新产品属性要素价值评估是指对新开发的产品属性要素在创新目标中的价值权重,是新属性要素的感知价值与创新成本及产生效益的总体评价,其主要目的是权衡新属性要素及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创新产品属性要素是实现创新目标的核心,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找到了产品新属性要素,创新就成功了一半,创新产品的性质、性能、功效等基本定型。但是,产品新属性要素能否得到实现,实现后对产品产生的价值有多大,就需要进行评估。

创新成本是指实现创新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一个创新项目如果创新周期太长,即使创新成功可能已经错过了市场的需求时间;如果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超过了产品所实现的价值哪也是无效创新。创新成本的评估就是对创新付出与所实现产品价值的权衡。

3.1.6 创新产品优化设计

初步设计只是搭建出了创新产品雏形,通过创新产品价值评估对产品雏形进行判断,是否定?重新进行产品规划。还是肯定?进入创新产品优化设计流程。

创新产品优化设计就是对产品各属性要素进行最佳选择和最合理组合,尽可能实现产品性能、质量、造价及时间最优,但并非是最终设计。

4 研发试验

研发试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对开发的新产品属性要素本体、功能、效用的挖掘,使其成为可能,并将其构成产品的性能、功效和价值进行验证的过程。创新产品研发试验是一个从新产品属性要素到产品的反复试验、试用、调整的过程。一般包括新要素试验、样品制作、实验室检测、工况实际试用检测等过程。

新要素研发试验是耗费时间、精力、财力最大的环节,利用MP创新技术新要素探索法可以降低耗费、缩短研发时间和降低风险。

产品样本及实验室的成功不代表创新的成功,因为实验室环境与工况实际环境有一定差异,有时在实验室研发满足于各项标准指标的产品,在进入工况实际环境后可能被全盘否决。

因此,所创新研发的产品一定要经过从实验室到工况实际使用这个过程,且要反复验证。

5 新产品试销阶段

通过终端感知合格后,可作为产品进入试生产和试销阶段,再次获得感知信息,达到要求后即可进入下一阶段。

6 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就进入到了销售阶段,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成熟产品销售有一定的区别。由于人们有习惯性认识,对新产品、新技术进入市场有一定的阻碍。此阶段并非人们所说的只要你东西好,价格合理,市场就很好接受。如果不能打破人们的习惯性,再好的东西都很难被市场所接受。

7 感知质量信息搜集

曾经有许多昙花一现的品牌消声灭迹,其中有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产品的感知质量出了问题。以产品作为载体,概念和广告是产品在短时期内成为名牌,客户使用产品后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售后又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最终造成客户对产品的感知质量差,导致产品消声灭迹。

感知质量信息不仅是保证产品持久的关键,也是创新循环的依据。

8 MP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

MP创新技术是将市场营销、创新研发、生产制造融为一体的技术体系。是由M需求因子与P产品属性要素组成的螺旋结构贯穿于整个产品发展过程,相当于产品的“DNA”。

MP创新技术体系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市场感知信息—研发循环体系的建立。要满足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产品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只是根据需求层次的变化,产品属性也随之变化而已。因此,任何一家制造工厂都可以建立起MP创新技术体系,其核心点在于产品信息的建立。

二是研发需求—研发体系的建立。市场需求是创新的目的,也是创新的起源。信息—研发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创新的核心。在研发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研发需求。实在物体是由外形、结构、部件、材料等组成,在对实在物体功能进行创新时可能需要对某部件的材料进行更换,当这个所需的新材料需要研发时就产生了研发需求,即新材料研发需求。在研发新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理论做指导,这就产生了研发理论需求。将这些研发需求信息与相关的研发机构贯彻起来即可搭建起研发需求—研发体系。

MP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可以将终端的市场需求信息、研发、研发信息与制造、服务链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价值链,环环紧扣,贯穿于这个体系的纽带就是需求信息。体系的建立也是对创新产业的明确分工,任何一家研究机构都不可能包罗万象,都有其侧重点。工厂获得新需求信息,需要对产品进行创新,但是没有研发能力,去找相关的研发单位合作,而该研发单位缺乏对相关材料的研发能力,再与具备材料研发能力的研发单位合作,而研发材料单位缺乏对研发新材料的理论研究知识,需要搞学术研究专家做指导,这就自然形成了MP创新技术价值链体系。

9 结语

MP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将市场营销学与创新流程融为一体,使繁琐的市场需求分析简单化、创新目标明确、创新路径清晰。市场感知信息的建立是可持续创新重要的环节。研发需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市场,使各种产业技术要素可以互动,创新资源被充分利用,避免了重复研发,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率。MP创新技术原理可操作性强,适应于产品、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是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到科研工作者便于使用的创新工具。

参考文献

[1] 刘丽霞.技术创新的目标市场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 郝艳霞,籍雪梅,齐泽旭,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科技创新[J].中共石家庄委党校学报,2005(12):41.

[3] 周怀峰.国内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42.

[4] (美)小威廉·D·佩罗特,尤金尼·E·麦卡锡,著.基础营销学[M].15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感知价值
参考群体对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动态定价还是天天平价?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促销预期、感知价值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研究
O2O网络平台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研究
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中小城市私家车市场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vivo 如何提升“感知价值”?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研究
网络营销中顾客体验价值提升策略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