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学习
2015-05-30张烁
张烁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应把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思考、发展能力、体现自我,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快乐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课堂中学生读得少,练得少,关键性的问题也议得少,学生动笔的机会更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学生进行。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和赞赏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从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得乐趣。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发展能力、体现自我,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天地,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在语文课堂中要尊重和赞赏学生
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关系,你尊重我,我信任你,同时要加强沟通与理解,加强师生互动,这样学生群体才有活力,群体效应才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行为也才能得到激发。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千万别伤害学生的自尊。实践证明,学习成绩好,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而问题学生往往自尊心不强。
二、注重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想象力丰富,所以教师应根据这一阶段年龄的学生特点,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有了乐趣,学生学习就有了动力。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和爱好,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久而久之,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童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童趣、获得快乐的人。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挖掘教材中的内涵,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
三、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难易适度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充分享受问答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算难易适度呢?多数学生能回答上来为宜。所以,教师要深钻教材,熟悉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了解教材重点、难点,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四、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我在上《口技》这篇课文时,把课堂变戏台,请模仿能力强的同学表演文中的口技,让全班其余同学扮演台下的观众,并根据文中的描写,表演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营造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五、了解学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很枯燥的事情。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高度重视,他们对这一事物就会更清楚、更深刻,记忆更持久。教师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从适当角度在教材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六、合理评价学生,肯定自主学习的成果
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正确掌握评价方法,把握好评价的着眼点。我在评价中更多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得到教师充分尊重的,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如果学生答错了,而教师一味讽刺、挖苦、训斥,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学习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就會逐步丧失。尊重、关爱学生,并给予他们恰当合理的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评价要注意教育性,在互评过程中,学生站起来,往往是指出别人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大家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其次才是不足。
七、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对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教师应当持提倡、鼓励、引导的态度,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创造条件,提供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外,还要尊重、热爱、信任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快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