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课堂讨论的注意事项

2015-05-30程文苹

新校园(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内容探究课堂

程文苹

一、课堂讨论必须组织合理

首先,讨论小组的建立可以同桌为单位,也即双人讨论。两人一组的讨论学习是其他合作方式的基础,每个人都是这个小组的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讨论,也即3~4人一组讨论学习,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课堂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适度引进竞争机制,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其次,要有效地创造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激发学生的讨论愿望。主要方法有:

(1)反激法。即当遇到“启而不发”的局面时,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急于用自己的见解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愿望。

(2)诱引法。即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设置矛盾,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最后,必须创设师生平等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妄加评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发掘学生观点的价值,使学生在言论自由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

二、课堂讨论的时机必须得当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与把握。过早地讨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讨论,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践证明,课堂讨论的时机掌握可关注下面几个时间点:

1.当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渴求时。学生的认知需要常常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似乎明白,但又不能立即理解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或者不能立即解决的实际问题。面对问题,学生产生了对新知的渴求心态。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学生往往也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想法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验证,更希望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所以这时组织讨论效果最佳。

2.总结、探究结论时。语文课程中有很多结论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文本、思辨内涵才能发现其奥妙,这是仅凭学生个人的才智是很难直接达成的,须挖掘集体智慧,在集思广益中实现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3.试图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结论并不唯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论。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可促进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的方式必须科学合理

语文课堂讨论的方式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随物赋形”,而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要科学地采用恰当、有效的讨论方式,才能将课堂讨论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目前较常见的讨论方式是教师一呈现题目,便立即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这样做往往是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不等学生相互交流的充分展开就终结讨论,而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课型特点,精心设计各种讨论方式。

1.导向式讨论。这种方式是从主导者角度着眼安排讨论程序,通常为定向导入——循序点拨——归纳总结。这种讨论方式的关键是选取讨论点,使讨论流程环环相扣,其特点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自由式讨论。这是一种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主动探索精神着眼,侧重于学生“自由探究”的讨论方式。但“何时使用”和“如何控制”难度较大。

3.竞赛式讨论。这是一种根据学生好胜、竞争的开放性心理,引进竞争机制组织讨论,解决某些问题,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式。

四、課堂讨论的内容必须精到有趣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课堂讨论在通常情况下只安排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这段时间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内容的选取。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首先必须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学有成效。其次是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讨论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做出恰当安排。适合的讨论内容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而且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障碍。还有课堂讨论的问题一次不宜太多,讨论的时间也不能太长。问题太多,学生的思维就不易集中;时间太长,教师就不能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驾驭。

猜你喜欢

内容探究课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