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5-05-30李波
李波
[摘 要]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两大经济现象:一是人民币汇率一直持续保持小幅的升值,二是国内的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人民币表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暗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呢,还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别于传统的理论研究?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来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物价水平;实证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4.020
1 问题的提出
汇率和物价是开放经济体中两个核心的经济变量,汇率和物价都是一国货币价值的体现,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同的是,物价体现的是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内价值,而汇率体现的是某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根据传统金融理论,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本币升值则国内物价水平应该同时下跌,本币贬值则国内物价水平应该上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来看,人民币表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第一,“对外升值”。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2006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显示出升值的趋势,在当年的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中间价8.0702拉开了升值的序幕;在2007年,除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之外,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如英镑,日元等,也显示出了升值的趋势。近年来,在美国等国家的压力下人民币持续升值,而到了2013年6月末,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跌到6.1718,汇改八年来人民币升值近25.07%。第二,“对内贬值”。2005年以来,不仅人民币汇率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物价指数也是关注的重点,2005年和2006年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8%和1.5%,增幅较小,而2007年和2008年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较大,分别上涨了4.8%和5.9%,2009年出现小幅负增长,2010年和2011年又恢复了较大幅度增长趋势,分别为3.3%和5.4%,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CPI增速有所放缓。
2 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导机制特点
2.1 人民币汇率对价格正向传导机制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一路走高,名义有效汇率也处于攀升阶段;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则日益显著,由此,汇率与价格双双走高,体现了汇率升值对于国内价格上升具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汇率预期升值传导机制在该时期凸显出来,见图1。
图1 汇率预期升值传导机制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上升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升值预期一旦形成,国外资本大量涌入,一方面,加大央行外汇占款压力;另一方面,游资的进入也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急剧上升,进而带来国内价格水平的提高,通胀压力的增大。
2.2 人民币汇率对价格负向传导机制
根据汇率对价格传导链传递效果理论,人民币的升值将带动进口价格的下降,通过两条渠道:一是进口的最终消费品价格下降直接带动消费者价格下降;二是进口的中间产品价格下降,通过影响生产者价格和批发价格,进而带动最终消费者价格的下降,见图2。
图2 人民币汇率——价格链传导机制
从收入机制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扩大进口,抑制出口,贸易收支的恶化,会降低总需求,从而导致本国的收入减少和物价水平的下跌。从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情况来看,2005年汇改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开始呈现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的趋势,汇率影响已经逐渐显现。
3 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节对 2006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月度数据进行处理后,运用ADF平稳性检验。得到平稳性数列之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到大致的影响因素与物价水平之间是具有正方向的关系还是负方向的关系。
3.1 数据描述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CPI数据为月度同比,即本月与上年同月的变动比率,作者据此计算了以2006年1月为基期的消费者价格定基指数,其中月度环比数据来源于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月度报告。
(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ER):本文直接引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数据。PBC公布的人民币有效汇率属于间接标价法,其数值下降表示人民币升值,数值上升表示人民币贬值。该指标数据来源于BIS网站。
(3)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我国反映出厂价格的指数有两种,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本文选用的是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企业之间物质商品集中交易价格变动的统计指标,是比较好的测度通货膨胀水平和反映经济波动的综合价格指数。其公布的数据亦分为月度环比和月度同比,作者据此换算为以2006年1月为基期的数据,换算方法与CPI的换算相同。该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4)外汇储备额(FER):该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网站。
(5)国际原油价格(OIL):主要采用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该数据来源于国际石油网。
(6)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该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网站。
3.2 实证分析框架与检验结果
(1)平稳性检验。通过检验,我们看出原始序列并非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本文对原始序列取差分进行研究。在选择滞后期数(k)时,采用赤池信息标准AIC和施瓦茨标准SC最小化原则。通过对CPI 、ER、CGPI、M1、FER、 OIL等变量的ADF检验,发现各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无法拒绝,即变量的原始序列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可以拒绝非平稳的原假设,因而我们可以认为,CPI 、ER、CGPI、M1、FER、 OIL等变量是一阶单整数列,可以认为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接下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研究各个变量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相互关系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通过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下表结果:
(3)模型的结论。从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本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是0.846764,这表明本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F统计量为100.1682,而它相对应的概率为0,这表明本模型的线性关系比较好。对各变量的经济意义检验:常数项c=3.925547,为正数表明在其他各个变量为零的情况,物价水平依然是变化的,依然受到影响,说明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是多种的;人民币汇率(ER)的系数是-0.213796,表明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是存在负的线性关系,即人民币升值,那么对应的物价水平应该是下降,但在日常生活中,物价水平一直在上涨,说明物价水平受别的因素的影响;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系数是0.387258,是一个正数,说明物价水平是随着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不断增大而上涨的;货币供应量(M1)的系数是0.002482,是一个正数,说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是存在正的线性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大量增加的话,那么对应的物价水平应该是上升的;外汇储备(FER)的系数是0.001203,是一个正数,即物价水平是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而上涨的;原油价格(OIL)的系数是0.021085,是一个正数,说明物价水平是随着原油价格的提髙而上涨的。
4 政策及建议
4.1 不断完善外汇市场
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强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外汇市场的不断完善,是非常关键的。应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鉴,充分降低准入标准,放宽限制,赋予各种金融机构更大的权利,并且积极开发增加外汇交易品种,不仅仅局限于即期交易,还有远期、掉期、期权期货等衍生品,与更多的国家建立交易关系,使市场更多元化,提高市场的竞争性及其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
4.2 进一步改革价格调节机制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体系经常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升得多,降得少,没有跟随经济的波动而做出相应的完全的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运行,造成市场的紊乱,也间接造成了价格的紊乱。因此,完善价格体系,积极改革价格调节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一方面应该完善资源配置,形成以市场经济引导的价格调节体系,让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的高低,让价格体系根据市场的信号做出合理,正确的反应;另一方面,逐渐地让政府退出对价格的干预,实现由政府定价向由市场经济定价的转变。同时,预期在通胀形成中也占据着关键作用,所以应该尽可能地让人们对未来物价的稳定充满信心。
4.3 强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
一是加强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和国际监管合作。要理顺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分工,划清职责,防止监管疏漏和重叠,避免增大监管成本,影响监管效率;二是加强对银行系统的监管,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金融体系。一个安全、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三是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防止国际游资自由进出对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参考文献:
[1]陈六甫,刘厚俊.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J].金融研究,2007 (4).
[2]封北麟.汇率传递效应与宏观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2).
[3]范志勇,向第海.汇率和国际市场价格变革冲击对国内价格波动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6(2).
[4]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导效应[J].财经研究,2006(7).
[5]卜永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1(3).
[6]徐晶.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7]尤勤.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