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5-05-30陈放朱莉潘磊
陈放 朱莉 潘磊
[摘 要]首先介绍了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其次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当前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重庆市的区域经济现状和企业经营现状从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加强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重庆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4.096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发展城市,也是长江上游的经济发展中心,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和技术水平,重庆市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必须认识到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重庆市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对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重庆市位于我国内陆的西南位置,是一个城乡差距较大的山区城市,自从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其职业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政府多年来的鼓励和扶持下,重庆市的技能人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东部的发达城市相比,仍旧处于落后的位置。从宏观方面来看,重庆市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从资金上都缺乏一定的支持,目前重庆市政府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补贴仅为200~300元,这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重庆市的技能人才主要由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组成,其中据调查研究表明,截至2013年,重庆市初级技能人才为25.9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32.2%;中级技能人才为31.3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38.9%;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总数为23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8.8%。这与最新统计的重庆市的技能人才需求数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高级技师缺乏7.5万人、高级技工缺乏35万人,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增大。目前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来源主要为培训基地和职业院校,其中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基地达到55个,中职院校为248所,高职院校为29所。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流动率较大,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年收入基本上维持1~2万元之间,处于这一收入阶段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超过了总技能人才数量的60%,而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0%。面对东部年薪7万元的待遇,很多受访者表示十分心动。此外受访者也表示自己愿意接受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在职培训,在工作中“充电”成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最为迫切的愿望。
2 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
政府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资金上都缺乏一定的支持,目前重庆市政府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补贴仅为200~300元,这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对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并制定了有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政策和资金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比如政府鼓励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实践活动,但是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来监督和落实政策的执行,也就是说此政策的出台只是表达了政府的一个美好的愿望,而企业在接收学生实践方面并没有积极的主动性,从而使得政府的政策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2.2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需求缺口不断加大
最新统计的重庆市的技能人才需求数中,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高级技师缺乏7.5万人、高级技工缺乏35万人,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缺口将进一步的增大。当下的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不仅没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缺口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没有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虽然重庆市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中、高职院校的数量,但是在教学模式上仍旧延续传统的理论教学,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快速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很多时候学校培养出来的并不是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而是高分低能的“文盲”。
2.3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在受访中,多数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表示东部发达地区开出的高价待遇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这也使得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严重流失进一步加剧。总的来说造成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流失的很大一个原因即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待遇过低,当企业给予他们的待遇无法满足其生活的需要时,人才流失便成了必然的结果。此外企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机制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很多企业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在工作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在职培训,从而使得他们果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将进一步促进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流失。
3 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政府在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起到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可以更好地促使重庆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接收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它需要政府结合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来制定具体的支持政策。比如重庆市可以在本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模仿加拿大的退税政策,即企业在每接收一个学生实践时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退税优惠政策。此政策一旦发布和落实必然会调动重庆市广大企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企业通过接收学生的实践不仅可以获得政府的退税优惠政策,而且可以吸收到相应的人才来提高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的力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鼓励中、高职院校实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中、高职院校实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战略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果这部分资金全部由学校来承担的话,势必会给学校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为此重庆市政府可以对实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战略的学校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此财政补贴可以用于各中、高职院校为了实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切活动,如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战略实施规模的扩大、有关培训人员的报酬支付和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有关研究的资金等。
3.2 各中、高职院校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中、高职院校是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聚集培养的地方,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来源于各中职院校的培养和输送,另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的培训,所以中、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可以说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各中高职院校发挥其主力军作用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中、高职院校应该确定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既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也不同于一般的技能人才,它是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结合体,是企业中主要从事一线工作的、并且集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于一身的高端应用型人才。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主要存在于企业当中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他们的技术和技能关系到新产品的开发和质量的保证,是各个行业最优秀的楷模,也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人员。中、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时应该准确对其进行定位,并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精湛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构建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倾力打造教、学、做三者合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无论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是校外教学实践的活动,都要建立在教、学、做的基础之上进行。“教”要结合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编写应用型系列教材,教材要避免传统教材中大篇幅的理论概述和原理讲解,在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尽可能地加入图片的介绍和案例的分析,从而使得中、高职院校的教材编写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学”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打破过去死读书的局面,学生要带着问题去学习,要主动地掌控教材中的知识,而不是被教材中的知识所控制。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起计算机模拟、情景式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做”就要求学生要及时地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起学校设立的实训基地,也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的实践来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最后,学校可以推行双师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集知识型与技术型于一身是中、高职院校双师结构的主要特色。学校在培养双师结构时要注重“进”和“出”两个原则。“进”是指学校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一些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来校进行讲座和培训,让学生能够“零距离”地与这些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接触和交流。“出”是指学校要让教师定期到与之合作的企业中实践和深造,让他们对原有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深的认知和了解。总之只有构建系统的双师结构才有利于教、学、做三者合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3.3 企业要注重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职工的高技能培养,同时也要关注未来有可能成为企业员工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第一,企业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让学生深入到一线的工作中,为他们创造与一线工作“零距离”的接触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身实践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实习的企业,从而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二,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员工工作培训,为那些想要提升自己、想要有所作为的有志员工提供上升的空间,同时企业通过培训也可以让员工了解到当下最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水平。第三,实施内部激励制度。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可以从物质和精神激励两个层面同时进行。针对重庆市现阶段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低收入的现状,企业应该先通过优厚的福利待遇来激励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为其缴纳相应的保险,并为子女入学困难的员工解决他们孩子的入学问题,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继而对于部分表现突出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实施精神上的表彰,给予他们升职和再培训的机会。从而从根本上稳固员工的心,避免发生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流失的现象。
4 结 论
综上所述,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体现出了我国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各中、高职院校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企业也要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稳定的发展地位。
参考文献:
[1]薛振东,苏士凡,关军.浅析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2]郝贵杰,胡燕.校企合作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N].现代物流报,2007-12-19.
[3]李陆军.中等职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韩宏立;大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3.
[5]何星蓉.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
[6]刘澄,丁永红,陈智慧,胡静.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5).
[7]陈志勇.高职教育与高技能人才[J].中国市场。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