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生态人类学的认识

2015-05-30李亚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自然

李亚中

摘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学习了生态人类学及其它理论知识,我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從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文化;自然

一、生态人类学的定义以及历史与现状

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人类学以人类的适应——主要是文化适应,也包括生理适应为研究对象,借鉴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中具体考察各种文化、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以发掘和整理作为人类适应的知识和行为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进行生态学角度的文化及其演化的阐释。

生态人类学是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医学、遗传学等学科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但是它所关注的最主要是人类机体和生理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当代的环境问题。其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口、遗传、体质、营养、疾病、生计、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与环境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的回顾

在18、19世纪,早期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和德国的F.拉塞尔。环境决定论是指:地理环境是唯一因素解释社会文化差异的认识论。在拉塞尔之后,20世纪前期,美国人类学者以博厄斯、威斯勒、克鲁伯为代表的学者开展了对文化要素分布和传播问题的研究,以探讨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的生态研究,即从人类地理的模式跨越到生态学的视野,斯图尔德应该是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贡献就在于他明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某些文化总是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差异,并且表现出密切的对应关系?斯图尔德回答说:以生计为中心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就是人类适应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的结果。到了20世纪中期,与人类学有密切关系的生态学取向研究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若干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学识背景的边缘学科,如生态人类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使这一学科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二)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都是20世纪早期从西方引入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的学者们对于人文地理和民族地理的研究都很少。50年代以后,由于某些政治因素,人文地理和民族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成为禁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类学领域的生态研究才随之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时期。先是在<民族译丛>等杂志陆续刊登了有关文化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的翻译和文章。此后,在老一辈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所编写的民族学和人类学通论、概论中都有文化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专章专节的介绍。

二、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

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史的开拓是分不开的。生态环境史,顾名思义,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学问。而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既研究共时性的文化形态,同时也研究历史性的文化变迁。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总结的生态环境史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变迁、外部影响、文化建构、环境适应四个方面进行的。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具体方法:

1.田野调查法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3.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4.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5.以特殊自然条件或以特殊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三、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当我们提到刀耕火种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刀耕火种就是“砍到烧光”,其实不然。首先,它有一套严格的轮歇制度,使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从而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其次,它有各种土地分类的知识和相应的各种耕作技术,既能够因地制宜,又能够有效保护耕地;再次,它有十分丰富的栽培作物品种和相应的栽培经验和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最后,休闲的养育的森林既是牧场也是狩猎场,还是各种野生有用资源的采集场所,它在整个刀耕火种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仅仅以上四点就不难看出,传统的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生态体系。

(一)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

刀耕火种在寒带和温带已经十分罕见,而在亚热带,尤其是在热带部分地区,却仍然比较流行。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森林农业形成的刀耕火种,在我国产生的历史极为悠久。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调查研究还比较薄弱,云南目前是中国尚保留刀耕火种较多的地区,所以学者对于云南刀耕火种的调查成果也颇为丰富一些。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古代到20世纪40年代末可以作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情况,其实还谈不上什么研究,仅仅是散见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可以作为中国刀耕火种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绩,主要是田野调查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受到空前的重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事农业史范畴的研究,另一个是生态环境角度的探讨。举个例子,在解放初期,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是%66.7,山川秀丽,四季常绿,45万亩水稻田靠绿色水库涵养水土。但是1985年后大量毁林开荒,20年来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3.9,森林减少600多万亩,其中毁林开荒占了一半。

(二)刀耕火种的研究理论——从生态人类学的视野

所谓生态人类学,简而言之,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保护和利用,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并根据规律开发和改造自然,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但人类在自然面前,很大程度上,人类还受制于自然的规定和约束。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的任何食物生产方式或生计方式都不是简单的向大自然索取,而是文化的行为,因此刀耕火种也应该是一种文化,是森林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森林农耕文化。

(三)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方法

1.如前所述,刀耕火种是山地森林民族的生计,是他们对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生产行为。因此,研究刀耕火种就必须以山地民族为中心,即必须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不应该像很多自然科学者那样,见物见事不见人,一味的去考察刀耕火种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那样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可能獲得全面、正确的结果的。另一方面,以人为中心考察刀耕火种,又必须重视人类的社会文化属性,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社会文化是联系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纽带,刀耕火种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关系,其实是通过社会文化来表现的。因此,研究刀耕火种不仅必须以人为中心,还应该仅仅抓住社会文化这个关键。

2.研究刀耕火种必须以刀耕火种民族及其社会文化为基本的着眼点,而前人又没有留下多少系统的文献资料,所以,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之外,是没有其他路径可走的。

3.研究刀耕火种这样的课题,定点研究是基础。通过对一个地点一个民族的考察,大体上可以了解刀耕火种的一些基本文化特质。再者,想要充分了解刀耕火种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就必须在定点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地区、多民族的比较调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刀耕火种及其演变的规律。(作者单位:大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尹绍亭著:《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孙振玉主编:《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5] 尚玉昌:生态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自然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开幕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