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
2015-05-30沈洁
沈洁
摘 要:徽州古建筑是安徽地区文明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国古建筑一大建筑流派,它是古徽州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留给安徽人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具有文物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然而在历尽沧桑后,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徽州古建筑都不同程度的缺损甚至消失,为了能够及时挽救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运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复原,并形成较为完整、独立的复原动画作品。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现状研究
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是属于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一大建筑流派,它是安徽地区文明的艺术瑰宝,是古徽州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留给安徽人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具有文物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但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徽州古建筑文化遗产历经沧桑,受到了自然或人为的损坏,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建筑都不同程度的缺损甚至消失,为了能够及时挽救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相关学者做出了许多方面的努力。而现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来对徽州古建筑进行修复和复原,以达到保护、展示、修复和复原的目的。然而,目前徽州古建筑的修复和复原主要还是以数字技术的形式展现,但都主要还依托在电影、数据库的基础上,还没有形成一部真正完整的、独立的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方面的作品,主要原因是其可供参考的理论资料有限,因此对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迫在眉睫。
一、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人为的破坏,徽州古建筑和古建筑文化的重构,不只是考古学、建筑学和文物保护等专家的任务了,这与整体文化建设一样,是全民族的事情,作为安徽人、动画专业工作者和从事建筑动画研究的学人,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可供参考资料有限,徽州古建筑的复原动画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可以找出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确定未来研究目标。同时也为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开拓出新的理论依据;可以深入探索具有徽州元素的中国动画新局面,更好展现徽州建筑艺术的风采;同时为安徽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帮助;也为安徽地区的动画和游戏中的徽州古建筑场景制作提供理论根据;推动安徽地区动画游戏中徽州古建筑场景制作的发展,大大的缩短创作时间,提高创作效率,让徽州建筑艺术的风采得到更好的展现,使安徽的动画游戏产业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二、国外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的分析研究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视角来看,国际上很重视古建筑复原动画的设计与制作,在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了Virtual Heritage Nerwork ,通过VR来帮助保护文化遗产。此外,很多研究机构或大学甚至是一些公司等都在利用数字技术来复原一些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创建了大量著名建筑物的复原动画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古建筑复原动画方面的研究经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如由美国的维吉尼亚大学的一些专家经过10年的努力,耗资200多万美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意大利古罗马城市,重现了30多个古建筑遗迹,它是世界上场面最大的古建筑复原动画,透过这个动画虚拟场景,人们不但可以亲临1600百年前的古罗马,还可以鸟瞰罗马城或穿越竞技场等著名建筑物,享受从未有过的视觉体验。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制作的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复原动画,不仅复原了教堂的外部结构,连大教堂的内部结构的复原效果也很精致,其中加入了13世纪的典型音乐和声音作为背景音乐,使该动画作品增色不少。除此之外,还有雅典卫城的复原动画,再现了古希腊古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全貌,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也应证了福楼拜说的“卫城是历史与艺术最璀璨的源泉”这句名言。
三、国内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的分析研究
从我国研究的视角来看,中国古建筑的复原动画,在国内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只是停留在对某些建筑遗址进行尝试性的复原、模拟阶段。2005年拍摄制作完成的纪录片《故宫》,片中多次使用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了历史还原和情景再现。2006年拍摄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圆明园》,在三维技术手法和影象效果上创造了纪录片史上的数个第一。它是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地使用三维仿真电影动画技术,在影片中累计运用达35分钟,并且第一次在科教电影中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真实的展现了一个超乎于人们想象的圆明园。在2009年拍摄制作完成剧情纪录片《大明宫》片长一个半小时中有近50分钟的场景是通过特效完成的,还原了大约有500个足球场大小的大明宫,包括唐长安城、含元殿、麟德殿、丹凤门这些只有在史书中存在过的场景,首次完整地复原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建筑群。2011年上映的电视记录片《颐和园》,拍摄采用高端数字电影摄影机,是迄今为止图像质量最好的一部高清纪录片。由此不难看出,古建筑的复原动画还依托在电影、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上,还没有形成单独的复原动画作品。对于古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挖掘不够,且制作时间较长,依靠资料有限。还并未形成动画学科中所使用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规律的理论研究。
四、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的分析研究
徽州古建筑是安徽地区文明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国古建筑一大建筑流派,它的复原动画也不例外,主要依托电影、数据库,如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主要以安徽黄山山水风景和徽州古建筑为背景进行拍摄,电影场景制作中运用了很多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对徽州古建筑进行了动画模拟制作,真实再现了夜晚徽州古建筑全景和人物打斗飞檐走壁的远景镜头。除此之外,还有电影《苏乞儿》《武林外传》等都采用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技术,对徽州古建筑进行了复原和模拟。2009年,安徽省建立了第一个徽州古建筑数据库,入库的徽州古建筑有百余座,其中使用电脑三维动画等技术多角度清楚地展现了徽州古建筑的结构、形制、细节,甚至是建设过程。2011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建成全国唯一徽派建筑数据库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中就有徽州古建筑三维模拟复原动画的内容,虽为古建筑的保护、修复、迁建,特别是一些倒塌的重要建筑复建提供效果资料,也为徽派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技术支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都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复原动画作品。
五、现阶段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未来研究目标
综合梳理研究现状后可以看出,现阶段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发展中,虽然涉及到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案例并不少,但基本上还是依托在电影、数据库的基础上,大都只是冰山一角,一部真正完整的、独立的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方面的作品依然非常稀少,我们需要做更多更广阔的开拓和研究。而形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对徽州古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挖掘不够。针对徽州古建筑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建筑组群、建筑色彩、建筑小品、建筑雕饰的特点等都认识不够。第二,制作时间较长,难度大。古建筑的复原动画制作是一项工作量庞大,制做难度大,费时又费力的事情,特别是徽州古建筑,它具有自己的特色,不仅要研究徽州古建筑外部空间布局乃至村落外部空间的环境,针对建筑单体本身也要进行空间布局研究,建筑单体的细节像马头墙、建筑雕刻等更要精心制作研究,这样才能突出徽州古建筑的特色。因此,这就延长了制作时间,加大了制作难度。第三,尚未形成较成熟的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艺术理论依据,可供参考资料有限。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基本依托在电影和数据库基础上,独立完整的作品较少,案例制作经验有限,自然在这方面艺术理论依据就稀少,因此,我们应该多参与和制作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案例,从中总结制作经验并记录下来,作为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艺术理论依据,为以后从事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工作方面的人,提供理论参考资料,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现状的研究,通过该研究可以确定未来研究目标是我们需要研究出适合徽州古建筑动画制作的建筑艺术理论,形成徽州古建筑动画的制作理论依据,最终总结出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艺术研究理论。
参考文献:
[1]郭云仲.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复原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吴升旸.徽州古建筑保护现状与开发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5):2-3.
[3]吴周卫.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学导报,2013,(07):11-13
[4]郭云仲.交互式虚拟古建筑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2,(03):9-10.
[5]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年
[6]张扬.基于图像的古建筑物虚拟复原关键技术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2009.
[7]杨婕.虚拟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8]幸小利.CG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与新纪录电影观[J].电影评介,2009,(05):23-28.
[9]大明宫——雁荡电影院线[OB/OL]http://www.wzydmovie.com/film/film.asp?id=423
[10]传承保护徽派建筑和优秀文化 推动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开展徽派建筑保护研究 服务美好乡村建设纪实[OB/OL]http://www.ahedu.gov.cn/26/view/219580.shtml
[11]陈蓓.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2]陈晓红.浅谈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3,(0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