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是这样炼成的
2015-05-30郑彤
郑彤
所谓“官德”,就是从政的道德,是为官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名臣的场所,其与明清皇帝祭祀自己直系祖先的太庙以及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孔庙齐肩,并列为明清北京城三大皇家庙宇。其祭祀的人物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明代帝王,计188位。帝王庙的东、西配殿里,从祀着79位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有伊尹、姜尚、张良、诸葛亮、郭子仪、狄仁杰、寇准、司马光、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优秀官员的代表。考察这些从祀名臣的言行,可以从一个方面透视出中国古代官德的具体内涵。
忠心爱国
《战国策·西周》写道:“周君岂能无爱国哉?”在《汉书·惠帝纪》中,也有“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说法。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它始终是中华民族产生强大凝聚力的源泉。岳飞精忠报国,韩世忠英勇善战,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抗击蒙古瓦刺,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情结,为人们所景仰所传颂。这一类历史人物中,入祀帝王庙的名臣还有不少。
郭子仪(697-781)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图1)他的政治生涯中曾几上几下,兵权屡被剥夺,但他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临危受命,奉诏讨伐。他率领军队斩杀叛将,先后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然而平定叛乱后,郭子仪就被解除了兵权。永泰元年(765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告急。老将郭子仪再被起用,率兵屯驻泾阳。当时敌军是官军的几十倍,郭子仪不顾下属阻拦,亲自率领几十个骑兵出城,面见回纥首领,最终说服回纥,击溃吐蕃,稳住了关中。所以,《旧唐书》称赞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入祀帝王庙的多是朝廷重臣,只有张巡、许远是地方官。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安庆绪杀安禄山自立为帝,他命手下大将尹子琦率领十几万叛军南下,沿途城镇纷纷陷落,只有军事重镇睢阳尚未攻破。睢阳太守许远(709-757)向真源县令张巡告急。张巡(708-757)率三千士兵前来会合。叛军全力攻城,张巡、许远昼夜苦战,屡败敌兵。(图2、图3)每次迎敌,张巡都身先士卒,“士感其诚,皆一当百”。因为缺少外援,睢阳城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被叛军攻破。尹子琦想招降张巡,被严词拒绝,张巡、许远英勇就义。张巡、许远虽非重臣,但是他们以不到七千之众,坚守睢阳十个月,“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有效地遏制了叛军南下,为朝廷大举反攻、平定安史之乱赢得了宝贵时间,所以,他们入祀帝王庙实至名归。
历代帝王庙还有些不太为人熟知的大臣,他们的爱国义举同样令人敬佩。富弼是北宋仁宗的大臣。(图4)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大军压境,要求大宋割地赔款。富弼临危受命,两度出使辽国。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迫使辽兴宗撤兵。此后,宋辽和平相处数十年。赵鼎是南宋高宗的宰相,他曾经力荐岳飞、韩世忠。(图5)因为主张抗金、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的打击,贬谪到吉阳。在吉阳,赵鼎上书高宗:“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面对秦桧变本加厉的迫害,赵鼎自书墓志:“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遂绝食而死。《宋史》有评:“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这些“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文臣武将,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
勤政为民
孟子对齐宣王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历代帝王庙从祀的古代官员,多勤勉于政,爱惜百姓;同样的,老百姓也不会忘记他们。召公奭是西周初年的四朝元老,据《史记·燕召公世家》云:“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图6)所以,后人以“召棠”比喻勤政爱民,将德政称为“甘棠之治”。
周公(姬旦)是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图7)周武王死后,面对内忧外患,周公临危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姬诵。他先是平定管叔、蔡叔和商王后裔武庚发动的叛乱,接下来营建成周洛邑,并且制定礼乐典章,为西周的礼制奠定了基础。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为公事而操劳忙碌。所以,曹操写《短歌行》赞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主张“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在还政于成王之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不要贪图安逸,要关心民间疾苦,知道“稼穑之艰难”。
宋璟是唐玄宗时的宰相,他和姚崇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图8)开元四年(716年)山东蝗灾大起,当地百姓焚香礼拜,设祭祈恩,眼看着蝗虫吃掉庄稼,却不敢动手去抓。姚崇奏请“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但是地方官认为,“蝗是天灾,自宜修德”,不肯听命。黄门监卢怀慎甚至对姚崇说:“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杀虫太多,有伤和气。”姚崇怒斥他们:“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饥馑,将何自安?”他督促地方官采取焚瘗法,捕获蝗虫十四万石,蝗灾因以止息。由于宋璟爱民恤物,当时人称赞他像长了脚的春天,所到之处带来了温暖。后人就用“有脚阳春”来比喻官员的德政。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图9)他出身贫寒,深谙百姓疾苦。明道二年(1033年),江准、京东闹旱灾和蝗灾,范仲淹奏请派人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皇上:“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仁宗醒悟,于是派范仲淹去安抚江准,开仓赈灾。针对当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病,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改革,采取“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措施,史称“庆历新政”。由于触动了当权者的利益,改革历时一年便告失败,范仲淹也被贬为地方官,后病死在赴任的途中。范仲淹生前应友人之邀写下《岳阳楼记》,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恪尽职守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贤相,他帮助商汤灭夏,后来又做了汤的孙子太甲的老师。(图10)伊尹认为,君主犯了错误,做臣子的如果不加以匡正,就是失职。太甲继位后,不遵守汤王制定的法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导致朝政昏乱。于是,伊尹将太甲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反省思过,自己摄政,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太甲。伊尹还作《伊训》,告诫国君和官员千万不要有三种风气,即巫风、淫风、乱风。
诸葛亮(181-234)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刘备,在赤壁大战中以孙刘联军战胜曹操,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图11)诸葛亮在蜀汉当丞相时,“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所以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强不侵弱,社会风气良好。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还因为他品德高尚,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成为古代忠臣楷模。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以免阻塞忠谏之路。在《后出师表》中,他更表明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清代康熙皇帝曾这样评价他:“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房玄龄(579-648)是唐朝的开国宰相。(图12)他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此后总领百官,掌管政务长达20年。房玄龄身处高位,但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尽心竭力,不分昼夜,勤理政务。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当今天下静谧,成得其宜,唯东讨高丽不止,方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吾知而不言,则衔恨入地。”于是他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停止征讨高丽。房玄龄追随唐太宗平定天下,并且为唐初的繁荣昌盛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唐太宗称赞他“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公正无私
在《尚书·周官》里,周成王对所有官员提出要求:“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也谈道:“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狄仁杰(630-700)在武则天时期担任宰相,为了拯救无辜,他屡屡犯颜直谏。(图13)一次,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了昭陵内的柏树。高宗认为,昭陵是他父亲太宗的陵墓,“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上奏:“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帝意稍解,权善才免于一死。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受皇帝宠信,为非作歹,朝臣敢怒不敢言。狄仁杰奏日:“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于是王本立被定罪,朝廷肃然。狄仁杰执法不阿,不畏权势,后人称其为“唐室砥柱”。
不忽木(1255-1300)追随元世祖忽必烈征战有功,担任刑部尚书,以刚正著称。(图14)有一次,忽必烈派官员护送喇嘛教的僧侣去作佛事,路过真定时,该僧侣将驿吏打得奄奄一息。由于此僧是忽必烈所遣,所以状子告到按察使那里,按察使不敢受理。不忽木当时担任按察副使,他毅然受理此案,并且将该僧下狱。河东按察使阿合马为了行贿权贵,私自向官府借钱,强取本部百姓的羊马偿还。事发后,朝廷造使按治,均无结果。不忽木亲自问案,查出阿合马违法之事达百余件,阿合马因此伏诛。不忽木身体孱弱,虽为官多年,家中素贫,只好让妻子纺织以养老母。由于他执法公正,体恤百姓,所以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不忽木四十六岁而卒,皇帝闻讯后惊悼不已,士大夫们痛哭失声。
作为一名官员,如何才能做到胸襟宽广、光明磊落呢?《从政遗规》的作者陈弘谋认为:“为政当以公平正大行之,是非毁誉,皆所不恤。”吕蒙正是北宋太宗、真宗时的宰相。(图15)他初入朝堂时,有官员指着他说:“此子亦参政耶?”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同行的人气不过,诘其姓名,吕蒙正连忙制止:“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同事都佩服他的度量。李沆是宋真宗的宰相,秉性耿直,光明磊落。(图16)真宗曾经问他:“人皆有密启(注:密奏),卿独无,何也?”李沆回答:“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王曾是宋仁宗的宰相,主持官员的升迁进退,但外人并不知情。(图17)范仲淹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他应该大肆宣传。王曾对日:“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廉洁自律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宋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宋国的大臣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者说:“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子罕所言之宝就是廉洁之德。南宋吕本中作《官箴》一书,认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北宋名相寇准( 961-1023)为官清廉,他出入宰相三十年,虽然执掌国家大权,却没有为自己建造一处私宅府第。(图18)魏野作诗赞道:“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这首诗传到敌对国辽邦,连辽国人也对寇准钦佩有加。据《国老谈苑》记载,寇准被贬到广东雷州后,一次辽国使臣到宋都汴京,大宋举办宴会招待他,朝廷重臣前来作陪。辽国使臣“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在场的宋朝官员无一作答。
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图19)司马光与夫人张氏结婚几十年,一直没有孩子,他拒绝了夫人的好意,坚持不纳妾。张氏去世后,司马光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洛中有田三顷……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司马光去世的消息传来,“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宋史》称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代表。
于谦(1398-1457)是明英宗、代宗时期的政治家、民族英雄,他主持京师保卫战,击退了蒙古瓦刺的进攻。(图20)于谦为人耿直,做官清廉,曾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位居高官,却“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皇帝赐给他位于西华门的府第,于谦辞谢:“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据《都公谭纂》记载,于谦任兵部侍郎时,巡抚河南,“其还京日,一物不持”。他还作诗《入京》以明志:“手帕磨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大学》曰:“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对官员操守的最高要求。刘大夏是明宪宗、武宗、孝宗时的大臣,他强调“居官以正己为先”,同时又说:“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图21)晚年的刘大夏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发配到肃州戍边。“其被逮也,方锄菜园中,入室携数百钱,跨小驴就道。”临行那天,73岁的刘大夏只携一仆,“布衣徒步过大明门下,叩首而去。观者叹息泣下,父老携筐送食,所至为罢市,焚香祝刘尚书生还”。刘瑾被诛后,刘大夏赦免而归,他辞官回家,带领子孙在家里种田。有个巡抚远道前来拜访,途中遇见一位扶犁的老者,就问他尚书家住哪儿。老人引领其登堂入室,原来,这位扶犁的老人就是刘大夏。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一个时代官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政权的兴衰。历代帝王庙入祀的文臣武将,大都忠心爱国、勤政为民、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廉洁自律,以其血肉之躯在人们心目中筑起了一座座抹不掉的丰碑。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中国古代优秀官德,直到今天仍不无借鉴意义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