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域的中西官德借鉴研究

2017-11-11姚轩鸽马岩

西部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官德借鉴比较

姚轩鸽 马岩

摘要:中西官德不论从其自身规范体系看,还是从其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事业,以及培养途径与方法看,都存在不少差异性,也存在一些共同性。在传统中国臣民社会官德的现代转型中,我们应该多向西方学习官德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特别是西方在官德的法治化以及官德基础性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同时,西方也应该学习中国在官德教育与修养实践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比较;官德;借鉴

中图分类号:D630.3D5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0-0022-06

从比较视野开始官德问题研究,无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路径与方法。其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新的学术成果,还在于这样的研究,可能改变我们认识和观察官德问题的角度与方法,调整我们认识官德问题的思维方式,更加真切地接近官德问题的本质。本文所展开的中西官德比较,基于这样的制度背景预设:西方的民主制度与中国传统的集权制度。

一、官德的内涵与本质

(一)“官”与“德”的词源意义

1.“官”的词源意义

“官”,作为名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俷),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如“官,吏事君也”[1];“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2];“任官然后爵之”[2];“在官言官”[2]等。又指官府,政府机关。如“官,官舍曰官”[3];“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2];“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4]等。也指官职,职位。如“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5];“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6]等。作为动词,则指当官,作官。如“论定然后官之”[2];“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7]等。

2.“德”字的词源意义

“德”,本义为得。《说文解字》曰:“憄,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得即德也”。得到什么呢?从“德”的构形看,从憄(古直字)从心:心得正直。因此,“德”便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而一个人要获得正直的品德,就必须长期按照应该如何的规范去实践。因此,朱熹有语:“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8]。显然,这里的“道”是指一个人应该如何的规范。区别在于,如果一个规范是存在于个体心中,是个体的内在心理,那它就是“德”,如果存在于个体心之外,是外在于个体心理的社会规范,那它就是“道”[9]105。

(二)“官德”的内涵

“官”“德”词源意义的探究告诉我们,“官德”连用,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社会治理者——官员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个体应该如何奉公的道德规范;一是指社会治理者——官员在长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已经形成之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前者是指官员奉公活动应该遵循道德规范,是一种外在的应该如何之规范,后者则是指官员长期按照道德规范奉公行事,已经内化之内在心理品质。即一个是外在规范,一个是内在规范。这样,当我们讲一个官员的道德品质时,就是在后一种意义上运用“官德”这个词。而当我们讲官员应当如何奉公时,则是在前一种意义上运用“官德”。就是说,“官德”一词的特定意义,通常取决于我们使用它的具体场所。比如,当我们认为,官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时,我们是在外在规范意义上运用;当我们认为,“官德就是从政道德,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时,我们是在内在品质意义上运用。又比如,“何为官德?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为官者的德行操守,特别是他们正确运用和行使权力的品德”[10],同样是在内在品质意义上运用。当然也有在二者混合意义上使用“官德”一词的,比如,有学者认为:“官德是国家行政机关拥有一定职权的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11]。由于官员的管理活动与权力运用相伴而行,因此,官德与师德、医德一样,均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三)官德的本质

我们认为,官德的本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拥有一定职权的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应该如何言行的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与一定的法律相结合,调节公共事务中利益各方的利害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的利益总量。由于其性质和地位的特殊性,官德对国家安危、社会治乱具有决定性意义。“官德昌明,政府廉洁,国家就安定繁荣;官德沦丧,政府腐败,国家就衰败灭亡”[11]。事实上,不论中西古今,社会治理者们都非常重视官德建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官法、也就是官员“必须且应该”如何的“法”相比,虽然官德的社会效用不如官法有力而迅速,但官德却比官法管的范围宽、数量多、程度深。而且,官德可以与官法一起,相辅相成,两翼共振,共同承载调节社会公务利害关系的重任。

二、中西官德的比較

(一)中西官德的共同性分析

中西官德的共同性在于:

第一,对官德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基本相同。

对于官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古往今来,中西社会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中国先秦时期就曾提出:“治乱之要,其本在吏”[5];“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贿彰也”[12]。认为官员失去道德约束,就会出现贿赂腐败,就会形成“国将不国”的危险局面。因此,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就先后提出了大量官德规范,如睡虎地秦简的《为吏之道》、唐代武则天署名的《臣轨》、宋代吕本中的《官箴》等,都是官员应该如何做官的规范与准则;而且认为,官阶越高,官德越重要。因为,“上者,民之表也”,“上行下效,捷于影响”[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4];“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4]136;“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2]。就是说,只有大臣守法,官吏廉洁,官职有一定的次序,君臣有正常的关系,这才是健康的国家。而这种健康的世界叫做“大顺”。 西方社会,也有很多关于官德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论述。endprint

第二,各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官德规范体系。

在几千年的社会治理实践中,中西都形成了各自比较完善的官德规范体系。比如,都提出将公正无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慎独自律等作为官员队伍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真德秀曾经教谕下属,为官之道之德,应当“以四事自勉,而为民去其十害”。“四事”为:(1)“律己以廉”;(2)“抚民以仁”;(3)“存心以公”;(4)“莅事以勤”。[15]371后世李顒认为,真德秀教谕属下为官之“四事”、为民去“十害”等官德,“实万世为政之大经也。有官君子,宜各揭之座右,朝夕观省,知其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斯自爱爱人,无愧民牧矣”[15]371。吕东莱在《官箴》中曾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勤,曰慎”[16]。清代曾国藩总结“修身、治人之道”为“勤、大、谦”三个字[17]。而且,在这些官德的熏陶下,中国确实出现过许许多多篤行官德、认真执政、真正爱民的清官廉吏,比如家喻户晓的包拯(999-1062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被人称为“天下名公”“阎罗包老”。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真正把官德问题作为法的问题出现,其实只有30多年的历史[18]。

(二)中西官德的差异性分析

中西官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权力来源与组织形式不同。

官德作为执政者凭借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原则与规范,与其他职业道德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所从事职业的公共性。因此,权力的来源与组织形式的不同,将从根本上决定官德的性质与优劣。

无庸讳言,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权力主要来源于武力争夺,官员的权力主要来自于专制皇权的授予,不是来源于全体人民同意的授予,即在臣民社会里,主权在君。“君权神授”“朕即国家”是中国君主专制的代名词。由于中国传统官员权力源头上缺乏根本的合法性,这就使得中国传统官德缺乏起码的民间认同基础,仅仅具有道德应该如何的形式,缺乏道德应该如何的根基。但在近代以来的西方,经过卢梭等思想家的阐释,人民主权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而且已经实现了制度性的保障,其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已经得到了本原性的解决。

与传统中国集权组织模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现代西方大多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模式。“三权分立”论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其分权思想。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使三权互相平衡、制约。分权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一是认为政府天生便有侵犯人民权利的倾向,为了防止这种倾向,政府必须在其有限职权范围内活动,越权行为是不允许的;二是认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会休止,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9]

由于中西权力来源与组织形式有别,官员权力的获取途径就不同。毋庸置疑,中国官员权力的获取途径是上级、皇上提拔、任命式,关键在上级,其官德要求除过冠冕堂皇的公开规则外,存在大量隐蔽的但却实际左右官员日常行为的潜规则。这意味着,只要上级认可,则下级就可无忧。如此,所谓的公开官德,大多会被隐蔽的潜规则所代替。而在近代西方,由于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以及宪制、法治水平的提高,官员不仅要接受人民经常的监督,而且任期是有限的,从而使对人民负责、对良心负责就有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即使个别官员堕落,其对公共事务的损害不会长时间地延续。由此,中西官员对待权力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官员对待权力多是一种狂热、恐惧、跪拜与爱恋的心理,而西方官员对待权力大多是一种敬畏与谦卑的心理。自然,中西方官员对官德的态度便不同。

第二,权利与责任不同。

权利是权力所保障的利益,也就是被社会管理者所保护的权利主体必当从义务主体那里得到的效益。义务便是权力所保障的贡献,也就是被社会管理者所保护的义务主体必当付给权利主体的利益。责任与义务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应该付出的利益,差别在于义务更强调应该,责任则更强调必须。因此,责任更多地与一定的社会职务有关[9]。根据权利与义务被赋予、被规定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道德权利与义务、和法定权利与义务。由于中西制度背景不同,表现在官德权利与责任方面,就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一是官员的道德权利与责任、法定权利与责任不同。

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由于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上级皇上的任命,官员的人生价值、家族的荣辱都由上级或皇上决定,因此,其权利与责任,不论是道德性的还是法律性的,也是由上级或皇上决定的。这样,对官员道德责任的理想要求,对官员权利的忽视,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选择。官职越低,往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法定责任越多,享有的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越少;官位越高,承担的相应道德责任与法定责任却越少,享有的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越多。而且,往往是道德责任远远大于其法定责任,特别是社会治理效果低下时,本能性的反应就是不断给下一级官员提出更高的道德责任要求,企图通过下级官员心理动机系统功能的转变即不断“灭私”进而“无私”,来救助社会管理活动的失效。而且,在有着崇尚德治、忽视法治传统的中国社会,重视道德责任而忽视法定责任,也就成为一种自然选择。结果,由于忽视法定权利与责任,就使得官德的遵行和培养失去有效的制度性奖惩机制的保障,最终,高调理想的官德往往沦为文字记载的典籍,但却难以发挥官德对社会治理活动的促进与保证作用。

在近代西方,情况则相反。由于民主制度的建立,法治水平的逐步提高,官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同意,其权利与责任的大小,都由人民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和代表来决定。因此,理论上,上下级官员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的法定的敬畏对象即民意,只需向人民负责。而且,由于定期民选、历史传统、法治、社会监督机制等因素,可以将官员偶尔的脱轨行为及时拉回正轨。这样,上级就不可能给下级不断提出过高的道德责任,也不可能让下级获得大于其责任的权利,因为官员的道德权利与责任之最终授予权在广大选民。同样,法定权利与责任的授予权也在广大选民;而且,西方社会视法律为代表公正与善的普遍原则和保障个人权利、规范个人义务之普遍标准,质言之,法律自身即代表社会之道德标准[20]29。这就在客观上,避免了中国式的上下级之间权利与责任的背离,从而使官德的遵行与培养,不仅具备了相对客观的人性基础,而且获得了法治性奖惩机制的支持,形成官员公共管理活动的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的局面。endprint

二是基本权利、非基本权利及其责任不同。

基本权利即行为主体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低必要权利。而非基本权利则是指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比较高级的权利。在中国传统臣民社会里,由于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公民社会,有的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典型臣民社会,因此便缺乏基本的人权观念和制度保障,官员及其民众,是无人权可言的。在皇帝眼里,任何官员和小民,都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根本谈不上什么独立人格。在官员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上,重责任、轻权利,责任大于权利,甚至官员连基本权利的公正保障机制都不敢奢望。在传统中国臣民社会里,官员的基本权利缺乏基本保障,非基本权利同样缺乏保障;能够获得制度性保障的,仅仅是过高的道德责任与法律责任。因此,中国人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群体(伦理群体)中来看待自己,个体基本上是消解在群体之中的。群体是个体生活的目的,群体的宗法伦理命令就是绝对命令。[21]

相反,在西方公民社会里,由于建立了基本的人权保障机制,每个人、每个官员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享有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而且,由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受到抽象性人格及由此形成的理性和独立性道德的影响,每个人总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结合起来建立群体,并参与群体的活动。个体与群体是对立统一的,是一种契约关系。个体虽然结合于群体,但依据契约个体可自由出入群体[21]。这样,在西方社会里,官员就拥有现实的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当然也拥有相应的基本责任与非基本责任。

三是享有的与行使的权利与责任不同。

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与他所负有的义务是社会分配给他的。社会只有分配给他的权利与义务相等才是公正的;如果权利大于义务或者义务大于权利,都是不公正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首先,每个官员负有的责任远远大于其享有的权利(不论是道德的还是法定的),这是明显不公正的;其次,每个官员所行使的权利远远小于其享有的权利,这无疑是一种分外善行;再次,一个官员所行使的责任大于其负有的责任,这未必是一种不公正;最后,一个官员所享有的权利远远大于其负有的责任,这无疑是一种特权、一种不公正。而且,最后一条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在西方公民社会里,各级官员所享有的特权已经最大地接近了他所负有的责任,趋向于权利与责任的平等,趋于公正公平。这既为通过宗教给予一些官员追求分外善行打开了通道,也守住了个人公正的底线,从根本上理顺了官员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使官德建设获得了基础性保障。

四是官德的价值基础不同。

官德的价值基础实际上就是中西各自的人性观。中西方不同的人性观,使得各自的官德呈现不同的形态。

在西方,由于基督教不相信人在世界上有体现至善的可能性,认为人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有神才是至善的。这样,“幽暗意识造成基督教传统重视客观法律制度的倾向。人性既然不可靠,权力在人的手上便很容易‘泛滥成灾”[22]89。因此,西方特别重视透过制度的设计来避免这种人性的黑暗面。同时,西方法律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自然法观念,将法律视为人类之共同本质,视为实现公平、善良、正义的一种不懈的努力。到了中世纪,教会将自然法观念传承下来并加以润饰,认为“自然法可以溯源至上帝,它的训诫之所以具有权威性,乃是因为它经过天启的证实与推行”[23]35;在上帝的诫律之中,人类是万物中唯一被赋予理性能力而得以受命去参与宇宙的理性秩序者,而自然法就是这个理性的永恒秩序,它为人类趋向善的过程提供一个伦理的合理基础,因而在中世纪思想里,自然法的概念实是代表一套更高的宇宙秩序[20]29。由此,官员就不是任何个人和团体的附庸,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享有天赋的、法定的权利与责任,这是其不可动摇的底线,官员据此可以选择以个体的形式抗衡恶的公务行为,拒绝无良上级的无理要挟。西方对人性利己本性的尊重,使官德规范拥有了坚实的价值基础,加上基督教的向善导引,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官德实现与保障机制。虽然西方也有主张利他人性论的,但是它始终没有成为西方社会治理的主要道德原则;西方官德的伦理基础很少受到利他人性论的影响。

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臣民社会的官德基础,主要是儒家的人性观即“性善论”。儒家认为,通过教育、社会赏誉等修养功夫,可以改变人的利己本性;最重要的是,认为利己本性最终有害于人之为人的品德完善之目的。历代儒家都将无私利人作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惟一准则。朱熹说:“公而无私便是仁”[24]。墨家讲“兼爱”,也是指“无私利人”:“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如日月,兼照天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墨子之所兼者,于文王取法焉”[25]。据此,中国传统官德的主要特征,是号召官员“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这样一种标准极高的理想官德规范,显然阻塞了官员通过利己手段而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否定了官员所有利己目的促动下的公益行为。

五是官德的目的不同。

西方社会认为道德是他律的,因而将官德视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更多关注的是官德的工具价值,其实用特征比较突出。而在中国,人们认为道德是自律的,虽然不乏将官德视为社会治理一种手段的认同,但同时却将官德的目的设定为增进官员个人品德的完善。比如,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乃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8]。因此,认为一切利己的行为目的都有害于官员个人品德的完善,从而否定了官员一切目的利己、但手段有利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六是官德的优劣不同。

中西官德的优劣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臣民社会的官德,其得在于可以鼓励官员追求理想道德的热忱;其失在于否定和挫伤了官员通过利己目的、利他手段而服务社会的行为,阻塞了利他行为的原动力;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官德整體水平的提高,也无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增进。负面影响在于,催生一大批虚伪成性的伪君子,破坏官员队伍的生态系统。endprint

而西方公民社会的官德,其得在于正视了人性的利己本性,采取疏导的手段,通过民主、法治制度建设,让人性的河水顺流;同时,宽容一切目的利己、手段不损人的行为;从而就解放了包括官员在内的全社会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汇聚了源泉性能量。但其失在于,将官德建设更多地交给了社会,交给了宗教,使官员通过行政培养途径提高官德修养的可能性减少。

毋庸讳言,西方公民社会的官德优越于中国传统臣民社会的官德。西方社会在官德方面是把握了基本和根本,忽视了一些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社会则是关注了一些重要因素,却忽视了官德的基本和根本要素。

七是官德实现的路径存在差异。

官德如何才能低成本地转化为官员内在的心理品质?这是中西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重视的方式和程度上各有差异。(1)中西都注意德法并举。但是,中国治官之法由于缺乏民主程序的合法性授权,而且整体性滞后,从而就使德法并举的治官之道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难以发挥“并举”的互动效应。但在西方,由于主权在民的现代理念已经通过民主、法治实现了整体化的制度“嵌入”,从而使治官之法不仅从根本上获得了足够的合法性支持,而且其整体性水平不断提高。比如,美国国会就设有“道德立法委员会”,并有《道德法》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在官德制度化、法律化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就通过官德法制化实现官德而言,现代西方民主社会的路径明显优于中国臣民社会的路径。(2)中西都注意官德教育,但是途径与方法侧重是不同的。在西方,基本的官德已经由法治解决,官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辅助和唤醒,注重处理一些不确定性的官德问题,而且主要由行政机关的程序化培训来解决,借用行政伦理委员会等非正式组织来实现。而在中国,官德的实现虽然也有法治的考量,但更多依赖的是频繁的道德教育运动,以及上级官员的示范、号召和相应的行政奖惩机制。无疑,传统中国臣民社会的官德建设成本很大,西方的官德建设成本较小。(3)中西官德的修养途径也是有差异的。在傳统中国社会,重视学习、立志、躬行、慎独,强调通过自省来修养官德。而西方虽然也重视学习和自省,但更强调通过教会的引导来修养。

八是官德形成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不同。

中西社会官德的现实经济与文化背景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不同,更在于对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配方式以及享有的公平程度方面的差异。传统中国经济尚处于自然经济阶段,而西方社会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传统中国文化处于臣民文化层面,而西方文化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公民文化。因此,表现在中西官德方面,也就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

三、官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官德缺失是中西共同面临的历史与现实课题。其成因分述如下:

(一)经济发展水平及分配公平程度的影响

就一般意义而言,现代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国,虽然曾经在财富分配方面也面临过公正问题,但在近代逐步发展中,通过福利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贫富差距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的相对差距维持在可以接受的幅度内,即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得到相对满足。这样,广大社会成员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就相对比较多;官员也一样,做一个好官员的道德需要就相对较多,因此官员队伍的道德水平相对高一些。但如果从完美完善的角度看,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贫富差距虽然控制得相对较好,但差距的存在是客观的,分配不公也是事实,存在着人与人、行业与行业、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和不公现象。因此,官员做一个好官的道德需要满足程度也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分完美。或者说,存在德与富背离的现象,有德官员未必能富裕,无德官员未必不能富裕。其结果就可能导致一些官员背德行为的发生,从而影响整个官员队伍的官德水平。

(二)政治清明程度的影响

政治制度对官德的影响在于,它可以通过道德与幸福挂钩的奖惩制度,使利己的幸福成为一切美德的源泉和动力。对此,爱尔维修曾说:“如果没有爱美德的利益,就决没有美德”[27]792。幸福是一切美德的动因意味着,如果有德无福,或者无德有福,美德便会失去动因,这样,官员便不会认同和践履官德。因为,“道德的力量常常是与人们用以奖赏它的快乐程度成正比例的”[27]792。但是,只有在政治清明的社会,官员的品德才可能与其幸福一致。如果政治不清明,官员的品德可能与其幸福程度不一致、甚至相背离。所以,爱尔维修特别指出:“在已证明大的报酬造成大的德行、荣誉之贤明的管理是立法家能够用以联结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而形成有德行的公民之最有力的纽带之后,在我想来,我是很正当地由此下结论说:某种人民对德行之爱慕或冷淡就是他们的政体不同的结果”[31]116,“一个民族的恶行和德行永远都是它的立法之必然结果”[31]116。就是说,影响官员官德修养的根本要素在于社会政治的清明程度。政治越清明,官德越高;政治越腐败,则官德整体水平就越低。

(三)官德本身优劣的影响

官德本身优劣对官德整体水平的影响在于,官德本身越优良,就给每个官员的压抑和损害越少,而给其利益和快乐就越多,这样,每个官员遵守官德,做一个好官的道德需要就越多,他的官德就越高尚。相反,如果官德本身越恶劣,就给每个官员的压抑和损害越多,而给其利益和快乐就越少。这样,每个官员遵守官德,做一个好官的道德需要就越少,他的官德就越低下。所以,巴姆说:道德“只要是一种挫败人的愿望的东西,那么,他就不会是人想要的东西,或者说,它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最想要的东西”[32]。就官德本身优劣而言,西方官德虽然看似境界不高,层次较低,但其因为较多符合官员的行为心理规律,就给每个官员的利益和快乐较多,每个官员遵守官德、做一个好官的道德需要就越多,他的官德也就相应的越高尚;但在中国传统臣民社会里,尽管官德要求很高——“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等等,但由于背离了官员基本的行为心理规律,给每个官员的利益和快乐较少,从而使每个官员遵守官德、做一个好官的道德需要相应减少,他的官德也就相应低下。endprint

(四)科教事业繁荣程度的影响

科教事业繁荣程度是官德形成的指导要素。一般而言,科教事业繁荣程度与官员品德的高低呈现正比例的关系,即科教事业越繁荣,官员队伍的品德水平就越高;相反,则官员队伍的品德水平就越低。固然存在个别官员的知识水平不高,但官德水平却很高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推翻科教事业繁荣程度与官员品德的高低呈现正比例关系这个一般规律。

(五)官德培养具体举措的影响

官德培养分为两种,即官德教育与官德修养。官德培养的目标、途径、方法等如何,是影响官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臣民社会,官德培养的目标是仁爱无私;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既有儒家集“义”和“敬”于一体的内在修养,也有墨家的外在奖惩教育。问题在于,这样的官德培养目标,一方面背离官员的行为心理规律,从而使官德不可能达到仁爱无私的境界;另一方面,将只是官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不可两全情况下应该奉行的官德规范,作为官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行的规范,这就会挫伤和打击那些通过为己而利他来促进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双赢的行为。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官德培养途径和方法收效大打折扣。相反,在西方民主社会里,由于将官德培养目标确定为“为己利他”,最接近官员的行为心理规范,加之在官德培养途径方法上更重视言教和奖惩,特别是社会奖惩机制基础上的奖惩教育,这便容易培养官员队伍的基本道德品质,达到培养目标,实现官德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中西官德存在不少差异性,也存在一些共同性。从借鉴意义看,在传统中国臣民社会官德的现代转型中,中国应更多学习西方社会在官德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特别是西方社会在官德的官法化以及官德的广泛性和基础性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当然,西方也应该学习中国在官德教育与修养方面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陈澔.礼记集说[M].明堂位.王制.曲礼.王藻.王制.礼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明)梅膺祚撰,(清)吴任臣编.字汇[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4]蒲松龄.聊斋志异[M].促织.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5](宋)范晔撰.后汉书[M].张衡传.百官五.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5.

[6](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7]曹操.曹操集校注[M].夏传才校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8]朱熹.朱熹集注[M].学而篇.长沙:岳麓书社,1990.

[9]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佟东建.对官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长征(党建版),2014(4).

[11]韦启光:官德修养与社会和谐[N].贵州日报(贵阳).2006-01-26.

[12]春秋左传注[M].桓公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大学章句.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论语[M].子路,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清)李容.司牧宝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6](宋)吕本中.官箴[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17]姜国柱.儒学官德与政治文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2004(6).

[18]杜丽燕.西方国家把官德问题法律化与我国不同[EB/OL].人民网-时政频道.2012.7.4.

[19]杨肃昌.中西方宪法思想比较[J].人大研究(北京),2003(5).

[20]廖達琪,许家豪.总统扩权现象的探讨——一个中西“法治”思想比较的观点[A].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家政策论坛(台北),(2 卷2期).

[21]宋明爽.伦理、道德之别与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02(3).

[22](英)洛克.政府论(下)[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3](英)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M].李日章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24]唐贤清.《朱子语类》 副词研究[M].第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5]任继愈.墨子与墨家[M].兼爱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6]孔德.实用主义概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2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28]孟轲.孟子[M].滕文公章句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9]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四四)[M].大理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0]彭忠德.居官警语[M].御定人臣儆心录.提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1]爱尔维修.精神论[M].台湾:辛垦书店,1928.

[32]Archie J Bahm: Why be moral? Albuquerque World Books 1992 Pxi、x.

作者简介:姚轩鸽,广州财经大学客座教授。

马 岩,国家税务总局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石鸣)endprint

猜你喜欢

官德借鉴比较
孟子的官德思想及当代启示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官德
全面从严治党需加强官德建设
《周易》中的官德修养思想探析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