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2015-05-30贾薇任美燕

2015年43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研究

贾薇 任美燕

作者简介:贾薇(1986.12-),女,山西洪洞人,2012年6月毕业于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自然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助教,现工作于山西工商学院,从事人文地理的科学研究。通讯作者:贾薇。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新型国家、新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教育的普及大大增加了高校的数量,高校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大学生,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必须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这样学生进入社会后,才不会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局面,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很多高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的意识也不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方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中运用目标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本文就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目标管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在大学课程中,学生除了要学习其专业知识外,学校还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大学生自主创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石。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为人类解决了很多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其更好的利用科技。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要建设科学的培养体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大学文化与大学资源,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提升自己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就实际状况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下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教育方式与学校的管理模式等,都可能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目前,大学校园在教育上授课方式非常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后,课后不会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堂上也不会问学生到底听懂没听懂。当然,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也有很多缺点,有的学生经过高中那么辛苦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上放松了很多,大学的新奇事物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事物吸引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很少会自己动脑去思考,教师将什么就是什么,考试的时候背一下所谓的重点,专业课就这样上完了,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就不知道自己到底缺少什么,对知识不思考,思维就会退化,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另外,学生在大学中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多学生课余时间都会选择呆在寝室,男同学玩网游,女同学看韩剧,这种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健康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会主动进行专业实验的设计,缺乏科研创新的意识与精神,对学校的学术活动或者一些全国的竞赛就会产生胆怯,长此以往,学生的大学生活可能就会过的非常没有意义。有的学生为了毕业后更好找工作,会在大学期间专注与考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教师资格证等,都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非常热衷考得证,造成学生在学生中一味的去读死书,缺乏钻研学术的精神。大学学生的这种状况,与当前教育上缺陷有很大的关系,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非常的重视,所以面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中的重点,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举办相关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得以落实。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要求

1、要将创新意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要建设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首先就需要提高创新意识,只有先有了意识,行动才会更成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大学教育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现在读大学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在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时,需要将创新意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在学习中一起进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建大学生创新基地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给学生创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在学校通过自己的想法与能力进行创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进行创新。高校创建大学生创新基地应该要具备自身的特色,组建大学生创新部门,融合高校的建校理念,创建一个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新基地。

3、建设丰富的校园创新文化

高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建设丰富的校园创新文化也是非常关键的,有了校园创新文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得到提高。另外,高校还可以采用开设实验课、选修课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可以自行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进而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如何运用目标管理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中最为注重的就是“目标”,在运用目标管理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时,高校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的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都要围绕这个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明确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需求,规定学生定期的参与一些創新活动,鼓励学生分组开展一些创新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制度,还要贯彻落实好,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学习,学习模式也变成了“放养式”,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放松了很多。加强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落实创新活动,对于教师应该也有相应的制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往往会决定学生创新项目的成败。

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教师

学生的主要义务是学习,而教师的主要义务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应该要积极的配合好。在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教师的质量非常重要,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作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鼓励、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与现象。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发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耐心的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4、营造校园创新环境

环境对于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首先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高校营造校园创新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将意识转变为行动。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术方面的创新,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科研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有掌握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好的实现创新,才能更好的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也是现阶段大学生最为缺乏的能力,高校要意识要创新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校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培养体系研究”(201555)基金赞助

参考文献:

[1]谭玲玲.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2]吴伟.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管理研究[J].理论观察,2008(08)

[3]张翔,侯健.目标管理在大学生创新实践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0(11)

[4]曹绍平.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创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0)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