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德育工作中的延续性教育
2015-05-30董小东
董小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是外壳,育人才是内核”,简单而朴素的字眼,为教师的教育重心指明方向——育人是首位。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过一句对我们培养人才颇有启发的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二者密切联系,但德是第一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诸育中也把“德”放在首位。可见,德育最重要。
案例一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每年各地都会举行很多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各种专题性的班主任工作学习会。在每一场介绍会上,总能听到诸多学生转化成功的优秀案例。这些案例通常都是如此表述:某某同学总是不爱做作业,学习很懒散,学习兴趣不浓厚,有一天,某老师通过一个故事、一次谈话或一个道理让他懂得了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从此他就开始改变了,变得上进了,最后通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思考】每每听到这种事例的时候,笔者心中总有诸多疑惑:德育真的这么简单吗?一个故事、一次谈话就能让一个学生成功转化吗?学生的道德认知能一蹴而就吗?
【分析】当今社会,受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力,缺乏一定的进取心。这些学生的成长虽然漫长,但同样需要关注,甚至需要更多的关注。
笔者认为,学生获得道德知识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转化教育是要关注其延续性的。学生的转化是很难仅仅依靠一两次的简单谈话教育而成功的。只有依据事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合学生认知道德的发展规律,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内容,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次延续性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转化的成功率。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它也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也跟其他文化知识一样需要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慢慢建构,也必须遵循从被动接受到实践认知再到完全理解的认知规律。道德知识的建构,同样需要跟实践活动相结合,遵循“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道德知识教育的手段也要分阶段、分内容进行,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为学生提供认知改造场所和实践平台。
案例二
2012年,在笔者的班里有一男同学,厌学情绪比较大,成绩很不理想,家庭条件又很一般。他性格内向,平日里几乎不跟其他同学说话,也不爱参与班级活动,班里也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做朋友。他总喜欢独自一人躲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暗自发呆,行为比较孤僻。一天早上,他未到学校上学,笔者从其家长处询问得知,他在6:40左右已经从家里出来了。经再次核实,笔者确定他未到校,于是组织家长立即沿路寻找,最终在来校路上的花坛边找到了他。家长随即带他来到学校,当我们询问他不来上学的原因时,他只简单回答不想读书,再进行追问,他始终保持沉默。此后,笔者针对他的厌学问题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跟踪教育,现将教育过程整理如下:
1.事发当天
[地点]办公室。
[教育方式]师生谈话。
[谈话内容]明确告诉他无故不上学的行为是错误的;分析该行为将会对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动情地描述他父母得知他未上学消息时的复杂心绪和寻找他的艰辛过程,分析他父母内心受到的伤害;动情地描述老师的担心和心情;讲述两个原来由厌学变为好学最终成才的人士的例子;明确告知他知错要能改,能改还是好学生;引导他学会向父母道歉;明确告知他下次不该再犯类似错误。
[目的和效果]初次教育比较严厉,气氛相对紧张。首先得指出他的行为是错的,并且应该为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通过对父母、老师心理感受的动情描述,层层递进式的谈话,能让他初步接受自己错了,初步体会到今天的行为对不起父母。通过励志故事,让他知道不学习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次谈话,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仅仅这些还不能让他彻底改过,还不足以让他避免再次出现旷课的情况。
2.第二天
[地点]室外。
[教育方式]教师询问。
[谈话内容]肯定今天准时来校的行为是一种进步的行为,告诉他“老师看到了你在改正,这就是好学生”;询问前一天回家是否向父母道歉和作保证。
[目的和效果]很简单的谈话,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前一天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回忆错误行为。以是否跟家长道歉为话题,既可以避免跟学生之间的尴尬,又可以知道学生是否对错误行为有改过表现。肯定学生当天到校的表现,是对学生知错能改的赞许。
3.第二天下午
[地点]室外。
[教育方式]工作布置。
[谈话内容] 悄悄给他布置一项工作:整理讲台。鼓励他能做好。
[目的和效果]一个热爱劳动的学生是一个好学生。给他做事的机会,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增强信心,也可以分散厌学的注意力。
4.第三天
[地点]教室。
[教育方式]监督。
[谈话内容]监督讲台的整理情况,悄悄指导他做到最好。
[目的和效果]为下一步的教育作准备。
5.第四天
[地点]教室。
[教育方式]表扬。
[谈话内容]对他整理讲台的优秀表现在全班表扬;在全班面前进行卫生分工:今后讲台整理将由他全权负责。
[目的和效果]帮他在同学面前树立好形象,让他从严厉的批评教育中走出来。
6.第五天
[地点]室外。
[教育方式]辅助。
[谈话内容]在班级内找两个品学兼优的男生谈话,让这两位男生主动跟他接触,关心帮助他,前提是要保密。
[目的和效果]因为他内向不善于交流,让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和他交朋友可以让他感受到温暖。
7.一周以后
[地点]室外。
[教育方式]找茬和表扬。
[谈话内容]适当批评讲台卫生整理情况;表扬他在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问问最近都跟谁做伴。
[目的和效果]让他明白工作不仔细认真是要承担责任的;从他口中说有同学与他做伴能让他有自豪感。
8.第三周
[地点]教室。
[教育方式]任命。
[谈话内容]任命他为教室卫生监督组长;在教室内对他的工作职责作明确要求。
[目的和效果]从整理讲台到组长,这是一个成长过程。让他明白做得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也要肩负更大的责任。
9.一个月以后
[地点]办公室。
[教育方式]师生谈话。
[谈话内容]认真学习,认真做作业,好好读书的重要性。
[目的和效果]通过前期的教育,他基本已经不反感老师的教育,此时可以尝试提出学习上的要求。
10.学期即将结束时
[地点]室外。
[教育方式]随聊。
[谈话内容]回忆当初不来上学时的过程;让他对自己当初的行为作一个简单评价。
[目的和效果]此时的他,已经明白了当初的幼稚。他跟我说:“老师,别说了,那时我太傻了。”
11. 几个月后
[地点]随机。
[教育方式]随聊。
[谈话内容]回忆当初……
[目的和效果]很随意地聊,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当初行为的不应该,更加珍惜和把握将来。
【思考】通常我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进行的第一次教育是没有成效的,它丝毫无法改变现状。单纯地靠一次教育是无法让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有充足的收获的。就这件事而言,如果单纯只作第一步处理,学生的厌学情绪无法消除,可能下次还会继续出现旷课的情况。在第一次处理事件之后,笔者依据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又做了十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延续工作。笔者通过转换学生的道德注意力,让他参与班级活动,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下,好好表现,获得大家的认可,之后再谈论学习问题。从最后的效果来看,这比原来的做法好得多。所以,笔者以为,针对学生的某个错误进行彻底的、长期的教育是有重大意义的。
【分析】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基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基于科学、针对“灌输”式道德教育方法提出来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道德判断的阶段为着眼点,通过促进认知发展来进行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依次经过三个水平,而每个水平都包括两个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条件是道德认知的发展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的机会;认知发展和“角色承担的机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研究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应该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应该依据道德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品德教育。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学生,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并不来源于财富或功名,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共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没有暗礁的心灵大海,这样,他们搏击知识海洋的风帆也将驶得更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