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双轨制”班级管理

2015-05-30董莉

关键词:双轨制导师交流

董莉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014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开始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探索,至今已有两个年级进行全科走班,逐渐建立了基于“选课走班教学”的“双轨制”班级管理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选课走班教学”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教育不断趋近“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跑道(课程)”。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在走班过程中行政班不断弱化,年级概念也逐渐淡化,这给原先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年级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我校选择了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组织体系。日常行政班配班主任,教学班分层分类走班(除班会课、自修课按行政班进行外,其他所有课程分层分类:语文、数学、英语分层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入相应的教学班进行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课分类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入不同教学班进行学习)。同时,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基于“选课走班教学”下班主任管理工作可能被弱化的情况,如何建立一种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双轨制”班级管理模式来推进育人模式的转变、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对此,我们对“选课走班教学”下实施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双轨制”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二、“双轨制”管理下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工作现状的调查

2014年12月,我们对已经走班的两个年级进行了关于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工作的问卷调查,经统计与分析,主要情况反馈如下:

(一)班主任工作的状况

1.班主任作用被弱化

43.29%的学生认为较传统意义下的班主任,现今班主任的作用被弱化了;42.03%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变化;仅有11.65%的学生认为变得更重要了。

2.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在拉大

只有9.62%的学生认为较传统意义下的班主任,与现今班主任更亲密;55.7%的学生认为两者相较没有变化;31.39%的学生认为与班主任变得相对疏远。

3.团队归属感减弱

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变化的学生占34.18%;认为团队荣誉感、集体荣誉感减少的学生占28.35%;认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减少的学生占17.97%;认为不同学科同学变化大,找不到知心朋友的学生占16.96%。

4.希望班主作工作侧重于班级团队建设

关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更应侧重哪一方面,认为应侧重班级团队建设的,占36.46%;其次是学业成绩,占28.61%;再次是思想情绪,占20.51%;还有13.67%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需要变化。

5.班主任对班级的掌控力取决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关于走班以后班主任对班级的掌控力,认为没有变化的学生占51.9%,认为降低的占32.66%,认为更高的占12.91%。走班之后,有44.81%的学生认为行政班的班风和凝聚力一般,34.94%的学生认为很好,17.22%的学生认为不太好。走班之后,50.89%的学生认为行政班的班风、班级凝聚力主要在于同学们的自主管理能力,22.28%的学生认为是班主任对班级的掌控力,17.97%的学生认为是班主任的个人能力。

(二)成长导师工作的状况

1.学生对成长导师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基于导师的责任心

学生对成长导师满意的达到81.01%,认为一般的占15.44%,不满意的仅占2.28%;而他们评价的标准,基于导师责任心的占50.38%,基于与导师相处时间的占17.72%,基于导师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占22.78%。

2.学生与成长导师的交流机会偏少,交流方式以学生主动为多

学生和成长导师每周交流0~2次的占70.13%,3~4次的占14.43%,5次及以上的占11.65%。在交流方式上,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占49.11%,学生主动的占23.85,成长导师主动的占13.92%。

3.学生希望能与成长导师增加交流次数

学生认为,成长导师最需要改变的是增加与学生的见面次数,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达到45.06%;认为成长导师需改变交流方式、谈话内容的学生,分别占16.71%和17.72%;选择“其他”的占18.73%。

4.导师对学生在思想引导上帮助最大,使学生心态更平和、对未来发展更有目标

学生认为成长导师在思想引导方面起的作用最大,持这一观点的达到58.73%;其次为学业辅导,占23.39%;再次是生活指导,占10.13%。同时,认为和导师交流后能让自己心态更平和的学生,占36.46%;对未来的发展有了相对明确目标的,占31.9%。

5.导师与班主作对学生都很重要,但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以找班主任为主

认为“成长导师和班主任都很重要”的学生,占66.08%;认为“导师更重要”“班主任更重要”和“其他”的学生,人数相差不多,都比较少。遇到困难,学生想到求助的第一对象仍是班主任,选这一项的学生,占38.48;选择“导师”的,占17.47%;选择“因两者分工不明确而犹豫不决”的,占17.72%;选择“其他”的,占20.76%。

综上所述,“选课走班教学”下实行班主任和成长导师 “双轨制”管理后,班主任的努力如班级团队建设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总体认同感较强。学生对成长导师总体评价满意度较高,大多数成长导师有较强的责任心,能正常开展成长导师工作和实现成长导师的价值;成长导师角色定位恰当,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到处理问题时需要寻找的帮助对象。从中可以认为,班主任与成长导师在育人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两方面,他们的工作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有效地促使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保障了“选课走班教学”的正常开展。“选课走班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人际交往面增大,学习心态变得平和,人生更有目标。因此,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双轨制”是目前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双轨制”管理下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班主任和成长导师的“双轨制”较好地推动了“选课走班教学”的有效开展,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行政班班主任与学生见面时间减少,对班级的掌控相对减弱,班主任与学生在心理上相对疏远,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相对弱化。

二是成长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次数较少,交流的内容涉及生涯指导相对较少,学生希望通过固定时间、地点,以主题的方式来增加交流次数,丰富交流内容。

三是年级组工作落实困难加大。走班不能调课,部分科目遇到大型教研活动时,只能改为自修,并且因为涉及每一个行政班,所以纪律很难落实。课程成绩的反馈亦是如此,以前“一刀切”,“自己的孩子自己抱”,现在,一个班的某门课可能是全年级的教师在负责,课程责任人趋于模糊。

经分析,笔者认为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下列三种原因:

一是班主任的地位和工作方式发生改变。由于必修课全科走班,行政班的学生只有一部分仍由班主任授课,在学生心里班主任的角色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地位降低,班主任不再具备学科的高度,而仅仅是一个琐碎事务的管理者,部分学生甚至可能会将班主任和宿管员等其他管理人员等同起来。同时,班主任由于不再授课,工作中缺少了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课堂。行政班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仅限于班会课和自修课,而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成长导师的业务能力不均衡。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成长导师和班主任的工作敏感度差异很大。同样面对一个问题,班主任能迅速地分解任务并安排落实,而成长导师或由于没有经验,或很多年没有当班主任,以至于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往往要慢半拍。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安排紧,育人过程中的谈话机会稍纵即逝,加上每个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方式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师做成长导师,学生觉得差异很大。

三是多年来“班主任负责制”的惯性使然。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班主任负责制”。教师习惯了管好自己的学生,对别班学生可以“友情相助”,却不便过多管理,以免越俎代庖之嫌;尤其是班主任,由于作为管理重要依据的班规各不相同,班主任在管理别班学生的过程中会有手足无措之感。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则习惯了班主任的事事包办,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没有形成,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没有被充分培养起来,一旦计划有变,年级的各项工作和纪律落实工作会显得仓促忙乱。

四、“双轨制”管理下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班主任是成长导师的一部分,但又是成长导师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责任更重,事务更多。笔者认为,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为补充。作为成长导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班主任更多地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要做好班主任和成长导师的团队建设,厘清职责,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理念行动上,要进一步从育人根本和学生需求出发

学校被赋予的历史使命是立德树人。遵循“有教无类”的思想,每个学生在学校经过培养后都要成才。然而人是有差异的,不但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有差异,而且职业倾向的差别也较大。这就决定了班主作或者成长导师要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花更多精力与时间去了解学生、读懂学生,从学生需求出发,积极引导,“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适性发展。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生以前成长过程中熟悉的“班主任负责制”发生了改变,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成长导师,都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素养,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所以,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我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我需要的帮助谁可以提供?同时,还要了解家长希望学校对学生的帮助是什么。对“您觉得孩子除了人格培养外,最欠缺的或最需要学校提供帮助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认为需要在学法指导方面给予帮助的家长占35%,认为需要在选课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给予帮助的占27%,认为需要在抗挫折能力方面给予帮助的占25%。

学生与家长希望学校提供帮助的诉求,需要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在平时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在新高考和选课走班教学的背景下,面对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权,班主任和成长导师进一步做好学法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二)从组织建设上,加强团队合作,做到分工不分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班主作与成长导师对他们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但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生第一个想到寻求帮助的对象是班主任,而平时,他们则更愿意向成长导师倾诉。因此,学校要注意区分班主任和成长导师的功能,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引导学生发展。

1.班主任侧重于班级团队建设

班主任要利用团队建设增强班级归属感和凝聚力。班主作除了要增强自身育人自觉性外,还要认真开好主题班会,设计每次活动。一要强化团体目标意识,使班级每一个学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二要根据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动机、兴趣等心理,引导他们产生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三要建立班级的榜样作用,引导每个学生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向班级中最优秀的同学看齐。四是建立一种自我管理机制,通过班级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保障“选课走班教学”的正常开展。此外,学校开展的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各类比赛如跑操、合唱等,也是弥补走班后学生班级归属感降低和凝聚力减弱的一种良好方式。

班主任要利用团队建设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自主发展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班主任要着力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素养。平时要不断尝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长;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如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为载体,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同时,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想人格。

2.成长导师侧重于思想引导

如果说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体以“管事”为主的话,那成长导师则是以“管人”为主,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导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除了确保与学生多交流外,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充分了解学生,增强“导”的针对性。成长导师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做好“导”的针对性工作,关键在于充分了解学生,笔者建议可以从下列10个方面入手。(1)请讲述你和你的家庭,包括出生地和目前生活所在地、父母的工作(具体)、兄弟姐妹(如果有)的年龄和他们的工作/学习情况;(2)你是如何了解到就读的学校的?你认为学校什么方面做得最出色?有那些地方需要改变?(3)最喜欢哪一门课程?为什么?(4)在报考高中时,你选了哪些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些学校?在选择时,你在寻找什么样的学习氛围?你希望在高中遇到什么样的人?(5)请描述你参加的各类活动,包括在初中期间参与的各种俱乐部活动、组织活动、体育运动、社区服务、实习等。(6)请描述一次你克服障碍的经历,并描述从这次经历中你学到了什么。(7)你最好的朋友会用哪三个词来描述你?你的老师怎么评价你?(8)在初中阶段什么对你最有挑战性(教室外发生的事例也可以)?(9)你认为什么使你与众不同?请叙述一件独特的事。(10)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让你的成长导师了解?仔细想想你个人的努力,家庭、学习中的困难,或者任何能更好地说明你初中生涯的事例。

二是改变交流方式,提高“导”的影响力。学生具有选择成长导师的权力,这一点深受学生欢迎。有的学生选择自己的主要任课教师,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更好地交流学习方法;有的学生选择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学科的老师,因为他们认为这与自己的某个特长相一致;有的学生选择心理老师,因为他们觉得心理老师专业性强,和他们聊天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还有的学生选择不任教自己的老师,这样和成长导师聊天不会过多涉及学习,可以更轻松自在。因此,成长导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把这份信任加以巩固是提升交流质量的关键。杭师大附中滕朱伟老师在接受浙江电视台采访时说:“导师与学生交流,用一种轻松自如的方式做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生活化的,而不仅仅是严肃和严谨的。实际上,导师的工作是德育细化的过程。”

三是利用交流内容,提高“导”的有效性。很多学生愿意把内心的小秘密向成长导师倾诉,比如与父母的代沟、自己与他人相处时的困惑、男生女生之间相互有好感,等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小事情,都可以是和成长导师交流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很好的教育素材,通过适时引导,学生会变得心态平和,人生更有目标。“导”的有效性需要导师的经验、智慧与交流技巧。

(三)从机制保障上,加强对成长导师工作的指导

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涯规划、学法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但成长导师的生涯规划指导职能,在缺乏培训和有效训练的前提下,还存在极大的成长空间。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没有选择权,多年来学生都处于被选择的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习惯了由家长和老师包办,面临选择的时候,缺乏了解每一个选项背后的内容的意识,对衡量标准拿捏不定,更多选择“贵的”,而不是“对的”。成长导师长期浸淫在专业知识领域的探索中,对职业、职业和专业的匹配等都不了解,同样缺乏指导能力。因此,学校要从机制上保障对成长导师技能的培训,要及时安排导师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进行榜样推广,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

五、结束语

班主任和成长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是关系到育人质量能否提升的大问题。“选课走班教学”是对人的差异性的尊重,给学生选择权,既是放手,又是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而班主任和成长导师“双轨制”的完善,良好的队伍建设,都有助于从实和虚两方面落实工作,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的开展,进而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猜你喜欢

双轨制导师交流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V eraW an g
导师榜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