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家
2015-05-30方旭仁
方旭仁
【摘要】一个完整的知识由四个维度(或层次)的知识构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只有完整地掌握了知识的四个维度,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这个知识,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能力。本文以道家思想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四个维度的知识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高中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即历史学科思维。
【关键词】知识维度 思维方式 道 朴素辩证法 齐物 逍遥 精神自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41-03
课又上到了《百家争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相对于学生学习文化史的重要性是如何突出,自不待言语;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且离现代生活两千五百年之久,所以又是高中历史必修内容中学生最不易理解的地方之一。儒法墨三家切近社会和人生,相对又容易理解一些;至于道家思想,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老庄言论雷人乃至“瞎扯”,从而将道家思想当一个学术笑话看待。而老庄思想本来是多么机智有趣、生机勃勃的哲学啊!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呢?
一、原因追踪
道家思想为什么会让学生觉得“瞎扯”而无法接受呢?从季苹教授的《教什么知识》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季教授认为,一个完善的知识由四个维度(或层次)的知识构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叙述和提及了大量史实,这些是事实性知识,如《百家争鸣》“道家”这一目下老子、庄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还有相当多的概念性知识,如“道”、“无为”、“齐物”、“逍遥”等等。但是课本很少涉及方法性知识,如本课就缺少对各家思维方式的介绍;课本有关价值性知识的内容则往往或者如蜻蜓点水,或者如惊鸿一瞥,比如本课对道家思想的评价,原文是:
“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什么是“精神自由”?或者说,“精神自由”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状态?课本没有说明。
在老庄思维方式(即方法性知识)缺位,关于精神自由的叙述(即价值性知识),学生无法将老庄哲学与现实社会和个体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单纯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是无法对学生个体产生意义的,知识本体化过程无从开始,于是觉得老庄哲学“扯蛋”了。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果仅仅涉及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则仅仅涉及了知识的显性表层,学生无法将知识的各个成分融会贯通,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以散在信息的方式存在,无法成为建构学生个体知识体系的有机成分。
重要的是只有认识藏在事实和概念背后的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才能对学习者个体产生意义。方法性知识为学生提供理解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的思维方式,价值性知识有助于学生观察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只有当学习者完整地掌握了一个知识的四个维度(或层次)的时候,这个学习者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而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也就意味着获得了与之相关的能力——理解力;还提升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操刀一试
我能在四个维度知识的启发下,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道家吗?请让我姑且试之:
高中历史必修三“道家思想”一目。是关于道家的总介绍,学生读完如意料中茫然。师生一起理出老子思想主张中的要点:①“道”是世界的本源;②朴素辩证法思想;③“弱者道之用”的方法论;④“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问:
“你们觉得老子的思想有道理吗?”
学生呆住,不知如何回答。
学生已经了解了有关老子的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但是不理解。我说:“老子的思想其实非常有趣,想听听老师的解释吗?”
学生对有趣表示怀疑。
好,那么让我试去还原一下老子的思维方式。绝对的还原永无可能,让我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吧。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就是有关哲学的方法性知识。
我说:“哲学的第一个问题是:世界从哪里来?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如果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来原于某些精神力量,就是唯心主义。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老子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呢?”
学生说:“唯心主义!”有学生问:“道是什么?”
我说:“问得好,我相信老子用一辈子的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在《道德经》一开头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无法言说的。
学生很不满意。他们说:“太狡猾了!等于没回答嘛!‘道到底是什么?”
我心中暗笑。学生被引上哲学思维的轨道了。
我说:“别急,当时向老子问‘道的人大概问了与你们一样的问题呢。所以老子紧跟着上一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万物创生的母体。无,是世界形成之前道的状态,是世界的本原;有,是世界刚开始形成时的状态,即‘一的状态,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母体。”
学生说:“太奇怪了!无怎么会产生世界万物呢?”
我不说话。“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学生们从窃窃私语到大声喧嚷,脸上都是那种“打死我也不相信”的神情。
我说:“我问过你们物理老师,世界是无中生有形成的,你认为对吗?物理老师说,对啊,世界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呀。”
学生们相顾愕然。“这么扯蛋的事情物理老师也相信?”一学生说。
我说:“现代物理学探索物质的原点,发现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夸克构成,夸克还可以再分下去,而且可以无穷无尽地分下去。这意味着什么?物质的原点永远都找不到,也就是根本不存在原点!物质是空的!”啊?物质是空的?学生震惊了,沉默了。
我说:“现代物理学用上百年的时间,历经无数次实验证明的真理,2500多年前的老子凭着思维就得到了。学生们一个个如同劫后余生,懵懵懂懂地问:老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开始关注道家思维方式了。
我说:“老师不知道老子是怎么想出来的,但我可以为大家试着推演一遍。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日月星辰在白天黑夜中轮换,春夏秋冬在一年四季中更替,世界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世界的本原会是现实世界的某种东西吗?是风?是火?是水?风时起时止,火时明时灭,水时流时静,变幻不定,那么世界岂能长存不殆、有规律地运转?现实中存在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可能是在某个时间或某个空间中消失。本原消失,世界还能存在吗?所以,世界的本原肯定不存在于现实中。在现实中不存在,不就意味着世界是从虚空中产生的吗?虚空不就是‘无吗?”
学生的神情是:恍兮惚兮,若有所悟。
我接着说:“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是: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老子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学生们翻着书本,说:“朴素辩证法。”
什么是朴素辩证法呢?
学生茫然。于是我给学生老子这段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解释为: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相的,对立面是无条件相互转化的。
学生听得茫茫然不知其何谓。我意识到刚才我的思路停留在了概念性知识的解释上,无法使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学生的既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的相链接,变得无意义了。必须深入方法性知识的层面。
于是我又举例说:“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吗?”学生活跃了,纷纷接着说:“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说:“塞翁的祸和福来得多么突然啊,让人毫无防备。塞翁的祸和福是怎么转变的呢?”
一些学生沉思了两三秒,说:“无条件相互转变!”
我很高兴,学生已经在运用“无条件转变”的知识进行判断了。该整理一下前面的思路了——思路就是方法,方法就是能力。
我就说:“好!到这里,我们已经疏通了哲学的两个前置性问题在于世界从何而来?如何运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世界观。老子的世界观是:世界的本质上是空的,事物是无条件向对立面转化的。那么人在这样的世界中该如何生存?这就涉及到哲学的第三个问题:方法论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生观问题。老子的方法论或人生观是怎样的呢?”
学生说:“无为!消极!”
我说:“是吗?准确点,是什么?”
学生看书后说:“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柔能够克刚,弱能够胜强,是消极吗?”
学生沉默。
我说:“这其实是老子的一个伟大发现,柔弱的事物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请教过你们化学老师,自然界有没有与以弱胜强类似的规律?”
没等我说下去,学生中有人小声说:“低能稳定。”又有声音说:“混乱稳定。”
我说:“对,心理学上也有类似规律,比如弱势控制。在一个群体里,控制局面、掌握方向的往往是那些弱者。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真的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按规律做事。事物无条件相互转化可以让高山成低谷,让低谷成高岸,那么,先把自己放在低处,不是可以利用规律达到高峰吗?你还认为是消极的吗?”
学生说:“太有智慧了。”
我笑了。我知道他们接受老子的智慧了。
我说:“刚才解决了个人该如何存在的问题,接下去是哲学的第四个问题:社会该如何管理?这就是政治观。老子的政治观是什么?”
学生齐答:“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我给学生看《道德经》第80章原文:“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远徙。……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学生有的说:“这不是原始社会吗?”有的说:“这不是世外桃源吗?”
我说:“对的,似是原始社会。但在这一国度里,没有苛政,没有战争,人民淳朴,生活简单,甘食美服,安居乐业,不需要奔波劳碌,也没有恐惧烦恼,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只可惜,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恐怕永远无法在人世间实现,所以后来只能在陶渊明的笔下出现。”
学生笑了。
我接着说:“我们怎么看待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与其把它看作一个政治理想,倒不如看作老子在看尽官场百态后坚守精神家园。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老子说出了古往今来人类的共同理想:当一个人社会上过得不顺利,他可以找个桃源去隐居。缺少这样一个可以退守的精神家园,世界上就不会有陶渊明、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一想起就莞尔微笑的伟大文学家了。”
教室里又出现了见秒钟的寂静。有人悄声说:“差点误解老子了。”
我笑问:“那你们没有误解庄子呢?”
学生们都不敢吱声。于是请学生看课文中关于庄子思想的介绍,归纳出要点:“天道无为”、“齐物”、“逍遥”。难理解的是“齐物”、“逍遥”。
我在屏幕上打出《庄子·齐物论》中的两句原文:“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作了白话文解释之后,学生们大叫:“太扯了吧!”
怎么解释呢?还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起吧!
我问:“庄子是怎么回答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
学生说:“也是道。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我问:“那么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第二个问题——世界如何运传的呢?”
学生表示不知道。我说:“在这个问题上,庄子还是继承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过庄子更进了一步,他认识到事物的对立面本来就存在于同一个事物中,人们之所以认为有对立面只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而已。所以事物之间根本不存在差别。小和大,长寿和夭折,从整体宇宙的角度观察,确实没有差别。知道庄周梦蝶的典故吗?”
学生表示知道。
我说:“庄周在梦里认为自己是一只蝴蝶,翩翩而飞,醒来以后一时之间弄不清楚现在的庄周是梦里的蝴蝶变的呢,还是梦里的蝴蝶是庄周变的。但是现在的庄周和梦里的蝴蝶,所思所感却没有差别。道体现在庄周身上,也体现在蝴蝶身上。对于无所不在的道来说,庄周和蝴蝶是没有差别的。”
学生还是糊涂。
我说:“道家经常说类似的话:道在鲜花中,在嫩草中,在云彩中,在雨滴中,也在腐臭的败叶中,在滔天的洪水中,在恐怖的雷电中,还在蚊绳盘绕的屎溺中。道在万事万物中,表面上看起来万物都有差别,我们可以把秋毫看得大于泰山,也可以把殇子看得比彭祖长寿。这一切,全看人站在什么角度了。”
学生说:“相对论?”
我很高兴。 我说:“嗯,有这个味道。”
有学生很委婉地说:“这样一说,把什么都看破了。”
我说:“对。庄子的齐物论对于那些对某种东西执迷不悟的人来说,是最好的解脱。它让我们明白,世间一切的纷纷扰扰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是幻生幻灭的现象。人要追求的肯定不能是现象,而应该去把握本质。”
有学生说:“都看破了还有什么追求的?”我说:“把现象看破了,不受现象的羁绊束缚了,人就怎样了呢?”
学生说:“自由了呀!”
我说:“对,逍遥。这是庄子的人生观,或者说方法论了。老子要利用道——就是规律达到消遥,也就是精神上彻底自由的境界。”
一学生说:“精神自由有什么用呢?”
我心中一寒。我为我们这个时代感到深深的悲哀。
我说:“精神自由有什么用?当你不需要依傍于任何事物的时候,你是顶天立地的人,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唯一顺应的是天下至刚至大的道,道的力量就可以发挥到极致。你就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力量无边的人。”
学生脸上的表情分明在说:“真的吗?”
我知道现在学生往往不知道什么是精神自由,更没见识过精神自由对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领域、一个国家的作用。我该怎么描绘精神自由?
我说:“知道苏东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赤壁赋》的吗?”
学生说:“被贬职以后。”
我说:“苏东坡的文才韬略在宋朝首屈一指,但是一次又一次遭到朝廷中小人的陷害而被贬职。第一次被贬到黄州,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活得健健康康,喜气洋洋,并写了《前赤壁赋》,在这篇文章中没有抱怨,也没有消沉,而尽情享受着清风明月这无尽的自然宝藏,心境一片澄净。第二次被贬到更偏远的岭南,这一次,苏东坡又开始植树、造房、学酿酒,积极健身,还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于是朝中小人把他贬到了更荒凉的海南岛,苏东坡在那里又找到了新的乐趣。苏东坡这种乐天派的精神,不就是道家追求的‘逍遥吗?因精神上的自由,朝廷中小人对他的打击就被他打了很大的折扣。这是一个多么活泼健壮的生命啊!”
沉默片刻,我问:“道家思想有什么价值,同学们知道了吗?”
有学生说:“知道了!精神自由!”
一个学生说:“老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精神自由到什么程度,这个人的心灵也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我说:“太对了!看来,你已经与庄子神交了!”
在小结的时间,我让学生回顾了一遍这堂课用到的四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生感叹说:“原来哲学并不神秘啊!”
我知道,这节课,他们不仅接受了老子和庄子,还接受了哲学。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他们还接受了道家追求的终极境界:精神自由。
三、总结反思
三维目标教学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一直以来,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总觉得不甚了了,在具体课堂中难以把握。过程与方法在哪里?情感态度价值又如何提炼升华?往往绞尽脑汁,生硬嫁接。
季教授的《教什么知识》让我知道了,过程与方法就是方法性知识,它不是解题技巧,而主要是相关学科的思维方式。按笔者的理解,方法性知识在历史学科主要表现为历史思维方式。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无限地趋近于真实,所以历史思维方式是“还原”,如果在“道家”这一目知识上,尽可能还原老庄的思维方式。老庄思想作为哲学,其思维方式逃不开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即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道家思想的方法性知识可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去落实。
学科思维方式是一条绳索,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各个相关的知识点串联捆扎成一个整体,形成关于这个知识的完整的思维图景,这就是理解。而理解,是学科能力的核心;能力培养,又是整个教学的核心。
价值性知识的感知,直接有助于对整个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所以,只有从一个知识的四个维度完整地掌握了知识,才算真正掌握这个知识;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能力。但是,以知识的四个维度来指导教学,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显性的事实性、概念性知识在课本中一目了然,而隐性的方法性、价值性知识常常连老师自己也难以把握。只有非常深厚的学科知识才能胜任四个维度的知识教学。在这里,不由得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借他笔下一位老教师之口说的一句话,稍加改动以自勉:
可以用十五分钟备一节课的教案,但需要用一辈子的生命备这节课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季苹,《教什么知识——对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的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化出版社,2009。
[3]林语堂,《苏东坡传》,群言出版社,2010。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