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5-05-30靖培建
靖培建
一、农业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却很少,只有2200立方米,就世界平均来看,接近四分之一左右,再过十五年,也就是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还会下降,预计到1760立方米,也就接近了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我国用水大户是农业,用水量为总量的70%,目前我国每年灌溉用水量大约为3900多亿立方米。在全国每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农业缺水大约300亿立方米。旱灾已经成为我国覆盖最广、成灾损失量最大的灾宵,近化來,我国每年受旱灾面积在2000万-2700万平方公顷,农业缺水致使粮食每年减产700-800亿公斤,而且受灾面积逐年增加。
由于我國对农业水资源管理不善,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没能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很多灌溉用水损失严重了,水资源的浪费非常普遍。由于多年来我国农业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所以用水量更大。其实浇地让庄稼根部获得必需的水量就可以了,其余地方完全没有必要,浇很深的水更是巨大的浪费。由于这种大水漫灌方式每次的灌水量过大,总的灌概足额也偏大,北灌区的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数倍,浪费是惊人的,每年农业浪费的水约达1000亿立方米。农村很多地方的老引水渠都被泥沙游满遭到毁坏,没有水渠,农民不得不通过机井灌溉,即使用机电设备从水井中提水灌溉植物,这既浪费了大量的电力、柴油、汽油,不仅造成水资源与能源浪费,还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耕地数量少且固碳能力降低
虽然我国提出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但未来耕地面积减少将是——种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这种趋势只能减缓而不能遏制,18亿m耕地红线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人口耕地不到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憐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中国耕地占国土面枳的1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农业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也导致中国的耕地而临面积减少、质量降低的严峻形式。
土壤碳库主要储存有机碳,它们来自动植物、微生物残体、排泄物、分泌物等,上述成分分解后以土壤腐殖质形式存在,相对稳定。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2011年我国农用化肥平均施用量达到每公顷434.3千克,已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一每公顷225千克,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调查也显示,全国有17个省化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水平。而建国初期,我国每公顷土地的化肥用量仅为8斤多,现在却增加了一百多倍。化肥施用的数量增多并不与其利用效率成正比,我国所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不到一半能真正发挥作用。长期高强度的施肥方式导致土壤质量严重下降,而土壤质量的下降会导致其原来固定的碳不断排放到周围的生态环境中。我国黑土地总面积3523万公顷,分布在黑龙江、古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黑土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化学农业致使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温室气体排放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刚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农业生产则是温室气体的第二人排放源。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极速变革,农业生产中更广泛的依赖化学物质的投入,逐渐转变成了化学农业,这是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
四、国家高额补贴致化肥施用急剧膨账
建国以来,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业生产大量施肥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无论从总量还是单位面积用量均处于世界前列。2008年我过平均每千公顷耕地的化肥施用量为467.6吨,在全球排名第二位,近低于韩国的479.5吨,是邻国日本的1.7倍,美国的4倍、澳大利亚的13倍。2009年从全球主要国家化肥投入量可以看出,我国的氮肥总投入量为3690万吨,排名世界第一,是美国投入量的3倍多,印度的2倍多,荷兰的160多倍。我国的磷肥总投入量为1280万吨,居世界之首,是美国的4倍,印度的1.5倍,荷兰的1300倍。相对氮肥和磷肥,我国钾肥投入量较少,与美国、印度的投入量相近。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以氮肥为首的化肥实行的高额补贴一方面推进了工业生产中化肥的数量,另一方面在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数量以及高能耗、高碳排放。中国肩负着养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重任,从建国以來一直将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采用了包括兴修水利设施、引进高产作物品种等各种方式增产。但进入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化肥施用逐渐成为了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最多的国家。在我国氮肥施用量占化肥施用总量的五分之四,而氮肥的过量生产和过度施用也为工业、农业生产带來很多问题,截至2007年底,氮肥剩余产量近千万吨。氮肥的施用量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不足百万吨到现在的三千万吨左右。氮肥生产过程中,含碳量较高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稀缺资源均是其原料,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具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在其使用过程中也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
我国的氮肥生产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为了降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化肥生产企业被划分为农资范畴,得到了国家优惠的补贴。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估算,国家通过免税、优惠运价、电价、气价等形式给予化肥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补贴总额相当于170亿元人民币。一直到今天,这些优惠政策大多仍在执行。统汁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化肥产量(折纯)7432.43万吨,同比增长10.8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1.26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化肥行业2203家化肥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62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1.6%。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更多的化肥制造企业不从农业要素市场对化肥需求量和品质出发,单纯注重化肥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以谋取短期巨额利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化肥在保证巾国全民粮众供应、解决温饱问题中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然而也有很多农民已经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化肥是农业丰收的保证,减施化肥就意味着减产”,再加上国家对农民的化肥补贴更加刺激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幅增加化肥的用量。资源与环境协调是低碳经济视角下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作者单位:山东冠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