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还乡》中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及启示
2015-05-30曹家琴
曹家琴
摘 要:《还乡》是一部关于梦想破灭的悲剧性作品,展现了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尤斯塔西雅的悲剧反映了男权社会女性实现自我追求的艰辛。文章从哈代的男权思想、宿命论思想和生态观几个方面探讨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还乡梦 破灭 男权思想 宿命论 生态观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跨世纪的文学巨匠。1878年《还乡》的问世,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还乡》是哈代悲剧小说创作的一次全面尝试,是一部关于梦想破灭的悲剧性作品。不管是克莱姆的回归荒原、改造荒原,还是尤斯塔西雅的摆脱荒原,都反映了荒原上现代人与古老的荒原的冲突。尤斯塔西雅这位生于城市却沦落到荒原的女主人公一直有着返城的还乡梦,并为之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文章从哈代的男权思想、宿命论思想和生态观几个方面探讨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一、梦想与梦想的破灭
尤斯塔西雅出生在繁华的海滨城市蓓蕾口,在那度过童年。父母病死后,她只能去艾敦荒原和外公一起生活。她的故乡,那个更具有现代性的都市,一直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摆脱荒原回归繁华大都市,是她的还乡梦。在荒原上“她看不到一点真正的人生,所以她更加刻意地去追忆自己原先所见过的一切,为它添上种种美妙的光彩”。[1]为了逃离荒原,她精密筹划,等待时机。为了她的还乡梦,她牺牲了爱情,游离于两个男人之间,一边与情人韦狄保持着密切关系,一边物色更好的对象。来自巴黎的克莱姆给她带来希望,认为她能跟克莱姆去巴黎,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情人,投入了克莱姆的怀抱。然而,当她无法改变克莱姆回归荒原的想法,还乡之梦破碎的时候,她又重新转向韦狄,最后在私奔的过程中跌落水库溺亡。死前的尤斯塔西雅应该还在憧憬着繁华的都市。为了实现她的还乡梦,她付出生命的代价。她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在荒原,她找不到活着的价值;即使还乡后,她也过不上幸福生活。她的都市梦永远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
二、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是哈代男权思想的体现
作为一位生长于父权社会的作家,哈代的作品必然受到时代的影响。哈代一生中创作出许多女性形象,她们勇敢、智慧并且有着新思想,她们竭力挣脱传统、追求新生活,然而在作品结尾他们大都为自己的不顺从付出沉重代价。在《还乡》中,哈代虽然赋予尤斯塔西雅大胆的反抗精神,但无形中又使她成为传统观念的维护者,尤斯塔西雅在经济上依附男人,甚至把梦想的实现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哈代不能赋予女性以经济上的独立性及彻底的主导性,也未能为女性自我追求的实现找到出路,这是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梦想破灭的根本原因。在父权制的意识形态中,敢于反抗的女人注定要承受悲剧的结局。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反映了哈代男权思想的局限性。
三、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是哈代宿命思想的体现
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体现了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受达尔文主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学说和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哈代形成了自己的宿命论思想。小说一开始,读者便可体会到哈代的哲学思想。故事是在悲凉凄戚的氛围中展开的。荒凉阴暗的艾敦荒原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原始、冷漠,似乎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操纵着一切,左右着每一个人的命运,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人类在它面前是渺小的。作品中,尤斯塔西雅憎恨荒原,始终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她生活在荒原,是荒原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可她却视荒原为牢狱。由于她不敬畏荒原,不适应荒原,所以违背了荒原的意志,必然受到荒原的惩罚。
宿命在尤斯塔西雅与韦狄私奔的那个夜晚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系列的巧合促成了他们的离去。暴雨毁灭性意象更增添了尤斯塔西雅命运的悲剧色彩。渺小的尤斯塔西雅无论如何抗争始终未能扭转自己的命运,她一心想要逃离的地方,却埋葬了她。尽管尤斯塔西雅的结局是悲惨的,但她努力和奋斗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哈代的宿命思想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是不一样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尤斯塔西雅梦想的破灭是哈代生态观的体现
哈代的作品不但关心乡土世界人物的命运,更关注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他1874年出版的《远离尘嚣》中,在一百年前就在公开地向人们呐喊,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远离工业文明对大自然无情的破坏。尤斯塔西雅来自繁华的都市,渴望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她的享乐主义思想使她把荒原简朴自然的生活看成是囚笼。“她栖身荒山,与野鸟做伴,但对它们嗤之以鼻。”[1]“如果我能像小姐一样住在快乐热闹的城里,我情愿拿出一半不顺心的生命来换!”[1]现代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污染了她自然的人情人性,造成了她与自然的敌对。“哈代感受到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认为现代文明摧毁了自然的本性。”[2]她追求享乐,精神空虚,一心想过上贵妇般的日子。她无法融入荒原,她的都市梦难免破灭。在《还乡》中另一位女主人公托马西因为热爱荒原,融入荒原,最终收获了爱情与幸福,与尤斯塔西雅的悲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哈代借着尤斯塔西雅都市梦的破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向往。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再次品读哈代的作品,人们不禁为哈代的前瞻性思想所折服。“任何一个希望在地球上生存的生命必须与生态圈相适应,否则,就会毁灭。”[3]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融共生,只有融入自然,才能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得幸福。
五、尤斯塔西雅悲剧的启示
尤斯塔西雅的还乡梦凄美而又悲壮。她的梦想远远超越了能力,她偏激的个性却又让她执著于自己的梦想。渺小的尤斯塔西雅只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爱情上。她凭着自己的美貌征服男人的心,希望男人能带她走出荒原。她自己缺乏独立自主性,她将梦的实现建构在他人身上,其反叛精神并不彻底。尤斯塔西雅的悲剧告诉人们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的能力,要认识到梦想与自我能力的差距。当能力达不到梦想的时候,换一个梦想,才是更好的出路。 “她的悲剧不仅表现在她生活于一个感情受到压抑的环境中,而且表现在她对没有价值的生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上。”[4]
尤斯塔西雅一心想逃离的荒原是大自然的象征,自然法则不可违抗。人在自然面前微乎其微,唯有融入其中,与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崇尚简朴的生活,人类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正如D.H .劳伦斯指出:“对社会规约保持沉默,从长远来看,你会幸福平安;相反,如果充满热情和个人意志,你将会逃离甚至死亡。”[5]不幸的尤斯塔西雅没能逃离荒原,却用死亡达成与荒原的和解。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哈代.还乡[M].孙予,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 吴迪.哈代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0.
[3] 弗吉利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M].王义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
[4] 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9.
[5] Lawrence,D. H.Study of Thomas Hardy and Other Essay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