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
2015-05-30马国徽康荣
马国徽 康荣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为此,除了中央政府制定方针政策和划拨资金投入等之外,地方政府也需要履行职能,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快市场机制的引进,并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调查、政策扶持、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问题,将其视作民族政策的重要一环;至新世纪,更是将其提高到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举措来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提高财政的投入力度和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使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但是当下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如财政性教育经费划拨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笔者从地方政府市场机制的引进来重新思考这一问题,探讨其解决之道,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市场机制引进的准备: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前期调研
地方政府应当成为市场机制引入的主体,并为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该地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真实数据。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强调其资金的安全性保障,未知领域的资金投入,需要全方位的数据根据。作为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现状,地方政府是有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调查的。
关于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现状调查,既可以责成相关部门进行,也可以选择同地方高校进行合作。但是二者均存在着优点和不足:相关部门调研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政府资源,较为便捷地获取资料,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紧张,调研将会产生滞后、拖延等问题;地方高校的调研优势在于专业性强,数据把控较为科学,但是高校作为学术部门,在资料获取方面不如政府部门之间联动方便。所以,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现状调查,可以将二者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以将调查任务委以高校,另一方面责成相关部门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形成以高校为主、相关部门为辅的联动机制。地方政府再根据调研得出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现状,将其量化为风险评估报告,在突出地方优势的同时,重点将可能存在的风险纳入到报告之中,并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供其参考,使资本投资者能够进行理性分析,从而避免市场机制介入后出现无法盘活地方市场的尴尬局面,也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地方政府的前期调研,在市场机制前期引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一份科学的调查报告,可以使资本投资者具有“安全性”;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树立服务型政府的形象,给外来资本投资者以“可信赖”;第三,使高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形成地方特色,发挥其“实用性”。
二、市场机制引进中的保障:地方政府给予资本市场以政策扶持
外来资本介入地方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后将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尤显重要。地方政府在地方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给外来资本保驾护航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步骤。
首先,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办学地址的选择,即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虽然外来资本介入到地方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具有资金优势,但是陌生的环境会使资本的运作大打折扣、畏首畏尾,其中园址的选择即会如此。因此,地方政府需要会同地方房产部门,为其进行科学分析,解决其选址难的问题。
其次,在教师引进方面要加大力度。由于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师资需求主要分布于边疆或山区,使高校毕业生对此望而却步。地方政府要改变毕业生对于民族地区的认识,并着力完善教师住房、医疗与福利等方面的政策,解决其后顾之忧。地方政府还可以在高校学生毕业之前,鼓励其前往该地进行“支教”,提前感受地方环境,做好毕业后的教育磨合。
最后,提供贷款担保。外来资本虽然在资金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起步阶段仍然会面临资金缺口等问题。这时地方政府出面为担保,解决其暂时性资金短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会同地方财政部门,制定资本预案,力图保证外来资本的连续不间断。短期的资金扶持也许会加重地方财政的负担,但是从长远来看,外来资本在发挥资本优势的同时,还具有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和本地不具有的一些资源,引进这些资本参与到市场机制中,将会起到激活地方经济的作用。
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发挥作用;而外来资本则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充分发挥其资本运作效能,以加快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引进后的生存:地方政府要为市场机制做好宣传
外来资本进入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将会遇到地方信任危机,如何改变长期形成的“民办幼儿园没有公办好”的固化思维模式,这是地方政府需要解决的又一难题。为此,地方政府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加强对外来资本办校的监督。民办幼儿园的信任危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低学费造就的低水平。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生活条件有限,因此地方政府要在学费与教学质量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使群众负担得起。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需要在保证民办幼儿园获利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设定一个价格波动区间,并对此进行实时监控。
其次,将优质的学前教育向广大民族同胞进行宣传。使其认识到在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之间并不存在功能性差异,民办幼儿园依然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这就需要政府能够进行“典型”树立,并在抓“典型”的同时,时刻监督“非典型”,形成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最后,要改变民族同胞形成的“家内育儿”的传统。几千年来,民族地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家内育儿”的传统,这种传统在农业社会也许适用,但是进入新时代以后,信息传播日新月异,使家庭教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加之,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结构,新的移民潮来往于民族地区与工作城市之间,使家内育儿的责任转嫁给留守老人,从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在此加大宣传力度,凸显幼儿园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优势,改变古老的育儿方式。
市场机制的引进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地方政府在这一途径的利用上,也应承担起诸多责任。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方并举,使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