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杭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优化的研究

2015-05-30施淑珍

2015年43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杭州市商业银行

作者简介:施淑珍(1992-),女,浙江瑞安,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

摘要:银行网点分布的规划是银行经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杭州市商业银行为例研究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点分布优化问题,在分析了可能影响银行网点分布的因素后,结合杭州市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分布现状提出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介绍了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空间分布;分形理论;杭州市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金融业一向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尽管近几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发展迅猛,受金融危机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固地位也受到一定打击,但银行仍处于我国金融系统的核心,仍主导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而银行网点分布的规划是银行经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关于银行网点分布的研究也成为了金融机构区位研究的重要方向。国外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早,涉及的研究内容有外资银行在国外的空间分布、金融机构的区位、银行的空间重组对银行信贷及盈利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而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以金融行业的空间集聚、银行业空间格局、外资银行的区位选择研究为主。

杭州市作为世界人居城市,各个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也一直处于浙江省各市的前列,随着上海金融中心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将得到业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引导。根据201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及杭州市统计年鉴,浙江省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401730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4%,其中,杭州市对全省的GDP贡献达229%。而浙江省金融业全年实现276744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9%,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杭州市金融机构2014年底存款余额达2445051亿元,占全省的309%,贷款余额为2131683亿元,占全省的299%,由此可见杭州金融机构发展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而银行又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杭州银行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进行研究。

二、银行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讨论影响商业银行分布的因素。从银行內部来看,银行的发展定位和业务导向是影响其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不同的商业银行发展定位和业务侧重不同,因此对网点分布的规划也就不同。例如中国农业银行的网点分布通常向郊区倾斜,主要是因为其定位于扶持农业发展,又如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往往更靠近居民住宅区,以此满足客户简单的存取款需求,而中国银行的优势业务是其私人银行业务,定位于中高端客户,因此往往在城区的分布更多一些。另外,现在银行的主要收入不再只来源于存贷利差,大部分商业银行已能提供从储蓄存款到支付结算、外汇买卖、贷款融资、经营投资和综合理财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点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业务侧重和营销形象。

从银行外部看,影响其网点分布的因素比较多。首先,地理及区位因素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交通条件和附近的聚集中心。银行设置的网点周围交通路线应该通畅,停放车辆应该方便,有频繁的经济活动、大量客户聚集且交通网线密集的地段应作为网点设置的中心。其次,要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即要考虑人口因素对银行选址的影响。要通过研究人口年龄、学历、收入等要素确定目标客户,并在目标客户集中的地区设立营业网点。目标区域的金融资源应该丰富,客户群体的收入较高就能提高金融资源的可用程度。要通过对人口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初步判断该区域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另外还要通过进一步分析目标人群的行为方式和兴趣,研究其金融需求和偏好,以确定网点的业务范围和营销策略。最后,竞争对手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影响因素,金融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点设置会影响到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在设定网点时要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数量、市场份额、业务种类、经营策略和设施设备等状况,尽可能地掌握对方的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明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占领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杭州市银行网点分布现状和问题

本文分析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分布情况。目前杭州主城区包括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上城区、西湖区和滨江区共六个城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有462个银行网点分布在这些城区中,其中西湖区和江干区的银行网点分布最多,分别占网点总数的2723%和2012%,滨江区的网点分布最少,占网点总数的541%。西湖区是杭州市的核心地段,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活动集中,因此银行网点分布较多,且基本聚集在西湖的沿线一带。根据聚类理论,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西湖正是杭州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这样布局可以增加绩效。而江干区生产企业较多,随着近两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推进,各大银行在这里设置的网点也逐渐增加。滨江区是新开发的城区,人口聚集程度还够高,因此银行网点分布没有老杭州居民居住较多的下城区和拱墅区多,随着这一地域的不断开发,各家银行应逐步增加滨江区的网点设置。

根据上文分析,网点布局受经营战略、银行自身定位及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应该说网点的合理分布会影响到银行业务的发展、效益的提高和市场份额的扩张,目前杭州市银行网点分布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的网点分布缺乏科学性。目前没有专门的或及时的信息途径能够为银行网点设置提供准确的外部环境情况和参考数据,缺乏系统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银行没有办法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也就难以科学地做出决策。银行往往无法准确了解政府制定的城市规划和地区设施状况、当地的人口因素信息和流动人口情况,对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网点分布状况和效益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只将地域的繁华程度、门面招牌醒目程度作为营业网点设置的选址依据,缺乏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工具,使决策缺乏科学性和简单化。

第二,部分地区网点分布过于集中,会使效益降低。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网点数量上相比于外资银行占有很大优势,但由于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经济体制的限制,这种网点数量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竞争力。目前杭州市的很多商业银行都没有合理地限制网点数量,导致部分区域内网点泛滥,单个网点的综合实力较弱,网点数量很多但平均效益并不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银行网点数量迅速增多,主要是为了增加完成存贷任务的可能性,网点数量越多,密度越大,银行就能争取到更多的储蓄存款。除了很多地方出现同一家银行的两家网点设置过近的情况外,不同银行的网点扎堆聚集现象也较多。虽然这样能够方便顾客,但这种盲目求多的设置方式会分流顾客,而且随着城市改造、销售渠道增加、网上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单个网点的效益会因为竞争逐渐下降。

第三,缺少各自统一的网点建设标准。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网点建设规范和统一的标准,下属网点往往是由分支机构自行管理,这样不利于集约化管理。另外,企业的分支机构设置应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国有银行总是按照行政级别来设置分支机构,而不考虑业务规模和地方经济状况。这种金字塔组织架构下的多层管理会加大管理成本,也会使信息沟通不够通畅、传递不够及时,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的市场反应力。

四、对杭州市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的建议及研究展望

杭州作为世界人居城市,经济实力居浙江省前列,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对于希望在杭州金融市场谋取尽可能多份额的银行来说,如何优化银行网点布局并加快转型从而充分发挥网点营销优势,已经成为其为了迅速适应竞争,加快自身发展,应对各方挑战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杭州市商业银行网点分布优化的建议如下:

第一,商业银行要建立关于网点布局系统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银行必须以标准的指标体系为依据,通过专业的市场调查全面了解城区规划,对目标地点周边的客户需求、市场环境、便利程度、行業竞争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如专家打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科学的决策,避免仅仅依靠管理层主观

的经验决策进行网点布局。

第二,要将数量型网点向质量型网点转型。当前银行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和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银行网点在实施母行发展战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客户、提高银行业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银行要实现网点布局与营销渠道的战略转型,网点分布要从传统的数量型策略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质量型策略转变,撤销或合并效益较低或布局重叠的银行网点,同时加强自助渠道的网络建设,这样才能实现客户结构的战略转型并为实现经营方式和增长模式的战略转型提供基础。

第三,商业银行应设立统一的网点管理标准,但可进行分类建设。银行可以在统一的网点标准下将网点建设与所处地域的资源及客户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不同类型服务网点的重点业务,经行差别化建设和动态管理,提高银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另外,明确网点各自的功能定位也有利于减少机构网点之间的内部竞争和重复营销。

目前关于银行网点分布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可以有以下四种:经济地理理论、集聚效益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而分形理论则是经典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分形理论原本是一种几何理论,所谓“分形”,即一些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可以说分形理论及方法的产生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上世纪90年代,分形理论被大量地运用在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利用分形理论对城市群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也已经较为成熟,但目前还未有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商业机构分布的研究中。商业银行网点分布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将分形理论与银行网点布局相结合将会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也是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14R41404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峰.银行网点选址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2]李平,邓丽君.北京市银行网点空间布局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43-144.

[3]陶江.中国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研究[D].湖南大学,2012.

[4]秦泗刚,段汉明.西安市主城区银行业分布及集聚特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02):92-98.

[5]李智山,黄光庆,陈凤桂等.中国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02:19-27.

[6]金见青.商业银行网点选址及建造方式研究[J].浙江大学,2015.

[7]韩洋.商业银行网点选址与布局研究——以宜昌市西陵区农业银行网点为例[D].三峡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杭州市商业银行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