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廊道视角下的苗疆边墙体系保护与发展
2015-05-30吴必虎程静
吴必虎 程静
内容提要:苗疆边墙体系是明清政府为防御并管辖腊尔山苗民而在湘黔边境地区构筑起的一套建筑体系。苗疆边墙体系不仅见证了苗汉人民斗争与融合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制度、风水理念及建筑技艺,具有较高的价值。作为跨区域的线性遗产,苗疆边墙体系的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构建遗产廊道,能够有效保护遗产和进行旅游开发。遗产廊道主要分为三个系统:保护系统、旅游系统及支持系统。三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苗疆边墙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框架。
关键词:苗疆边墙;遗产廊道;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C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4-0033-05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苗族先民就大规模迁移到今天湖南与贵州交界的地区。到了元明时期,形成了以凤凰县西北部的腊尔山为中心的稳定的苗民聚居区,历史上称为“苗疆”地区。其中,苗疆地区东南部靠近汉区的苗民,由中央王朝直接管辖,称为“熟苗”。而位于腊尔山苗疆腹地的苗民,彪悍善战,不受朝廷的直接管束,所以称为“生苗”。明清时期,由于中央政府实施开辟苗疆的政策,使得此地的苗民频繁起义。明清政府为防御并管辖腊尔山苗民,在湘黔边境地区构筑起了一套完善的防御设施,称为苗疆边墙体系。苗疆边墙体系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各遗产点分布较为分散,品质差异大,空间要素构成复杂,景观功能多样,导致苗疆边墙遗产保护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湘黔边地区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的边墙军事设施正在不断地消失。同时,苗疆边墙体系还属于军事遗产的一种,它作为旅游吸引物具有独特性,但目前对于苗疆边墙遗产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旅游产品特色不足,而且开发过程中不太重视对遗产的保护。然而苗疆边墙本身的旅游价值很高,它位于大湘西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市场潜力很大,具有较好的旅游发展前景。因此,苗疆边墙体系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要从孤立的点走向动态的线,通过构建综合性的苗疆边墙遗产廊道,在保护中活化利用,才能让这笔珍贵的遗产资源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苗疆边墙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空间特征
(一)历史沿革
苗疆边墙体系的兴废与明清两朝的苗疆治理制度及民族关系息息相关,一系列的民族冲突及朝廷的治苗政策促成了苗疆边墙体系的修建、发展、鼎盛、衰败到最终废弃。具体说来,苗疆边墙体系的兴废从1431年至1937年历经六个阶段。明代苗疆边墙体系的大致修建历程如图1所示。
1937年,苗疆边墙体系最终废弃。1937年,腊尔山苗民掀起了“革屯运动”,一举废除了在苗疆实施了140年的屯田剥削制度,随之边墙体系也被废弃,成为了历史的遗迹。苗疆边墙体系的发展历史如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见,苗疆边墙体系见证了苗疆地区苗汉人民由不断的民族冲突逐渐走向融合的历程。
(二)空间特征
1.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据《湖南苗防屯政考》上的历史地图可考,整个苗疆边墙体系大体上呈弧形线状叠加放射状布局。苗疆边墙体系西起亭子关(今凤凰县与铜仁市交界处),沿生苗区边界向东北行,最终到达喜鹊营(今吉首市马颈坳镇团结村),整体上呈弧形线状布局,将生苗区东南面严密地封锁起来。而苗疆边墙的指挥枢纽镇竿城位于边墙体系的后方,四面环绕着大量的汛堡碉卡,形成拱卫之势,以保卫镇竿城及后方粮道,因此局部呈放射状布局。据《凤凰厅志》记载,苗疆边墙体系基本上每200米就有一座碉楼,每5里就有一座哨卡,每15到30里设营或汛堡一座。而北方长城往往三四十里才设堡一座,由此可见,苗疆边墙军事设施分布非常密集,可谓棋布星罗。凤凰区域是边墙体系的防卫核心,约3/2的防御设施都分布在凤凰县境内,其次是吉首市和花垣县,其他地区分布较少。
2.各类型设施特征及空间布局
边墙,是一道由土石夯筑而成的墙体,全长百余里,多建于悬崖陡坎之处,基本紧贴生苗区修建,位于苗防体系的最前沿。但它并非全部连续的,在很多地方都是断开的,例如靖江营屯和集场屯之间,长岭屯与龙肱溪屯之间,并没有边墙连接。
镇城,即镇竿城,是区域最高长官一总兵的驻所,大体上处在苗疆边墙体系后方腹地的中心位置,扼守沱江水道要冲,西部为高峻的山地,东部为平原地区。镇城四面八方汛堡密布,呈环状结构,众星拱卫。
营城,是中级将领守备和游击的驻所,一共有6座。由西南到东北分别是凤凰营、拉毫营盘、廖家桥汛、得胜营、晒金塘汛和旧司坪汛。其中3座营城分布于镇城西南方,其他3座分布于镇城东北方。营城中的凤凰营与拉毫营盘,晒金塘汛与旧司坪汛相距较近,便于联合防御。营城全部沿生苗区边界布置,位居苗疆边墙体系前线,并管辖周围的汛堡和屯堡。
汛堡,是千总、把总、外委、额外等低级官兵的驻所,一共有135座,位于防御体系的前沿阵地。大部分汛堡紧贴苗疆边墙后方布置,作为边墙的依托,也有少数安置在边墙线上,还有一部分汛堡围绕镇城分布。汛堡驻扎着大量的正规军,是作战的主力。
屯堡,是屯兵驻扎的地方,一共有150座,位于各个汛堡后方。由于屯兵是军队的预备役,其主要职能是从事农业生产,而不是作战前线。所以,屯堡对于防御作战的要求不高,而影响屯堡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条件。因此,大体上屯堡的布局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灵活分布。
碉楼,是防御与作战的碉堡,一共有732座,密集分布于边墙内外和屯堡、汛堡周边,平均不到1里就有一所碉楼,分布密度之大,实为罕见。
哨卡,是用于巡逻瞭望的岗楼,一共有99座。边墙后方还常常分布着交通要道,而哨卡主要分布在这些交通要道的重要节点上。
3.苗疆边墙体系空间分布形成机制
苗疆边墙体系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军事理念与风水理念二者的影响。军事理念影响了苗疆边墙体系整体的防御形态和各类设施的空间布局。而边墙体系各类堡寨的选址与布局同时也深受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通过因地制宜,人工与自然相结合,构建起宜战宜居宜耕的堡寨聚落。总而言之,军事理念促进宏观格局基础的形成,而风水理念主要影响苗疆边墙体系中各类设施的具体选址与构建格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了苗疆边墙体系的空间分布结构。
二、苗疆边墙体系的现状与价值
(一)保存现状
整体而言,苗疆边墙体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均较好。其中,镇城凤凰古城的格局保存很好,但是由于长期的城市发展与建设,目前仅遗存部分城墙和城楼;6座营城有3座保存了下来,其中黄丝桥古城和拉毫营盘保存质量很高;汛堡大部分已经消失,但部分遗产如全石营盘、苜机冲汛堡保存风貌和质量较好;屯堡类遗存数量最多,真实性和完整性也最好,代表性遗产有王坡屯城堡、舒家塘古寨堡等;而碉楼和哨卡星罗棋布,保存下来的也很多,但大部分碉楼目前确切位置不详;由于边墙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保存状况一般,目前存有约十几公里的遗址,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现存问题主要有:(1)原真性、完整性面临威胁。部分遗产点损毁严重,原真性较差。由于苗疆边墙多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当地居民的遗产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随着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边墙体系遗产加速消失,脆弱的人文生态环境也面临威胁,苗疆边墙体系的完整性正在不断地被蚕食。(2)各遗产点品质差异较大。现存苗疆边墙遗产品质有较大差异,除小部分保存较好的遗产外,大部分遗产点自身的价值并不突出,只有把它们放到整体的边墙体系中来,方能更好地保护与利用。(3)空间分散,管理不便。苗疆边墙遗产在空间上的分散,造成各遗产点的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那些靠近交通干道、可达性好的遗产点往往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条件,而一些位置较为偏僻的遗产点则由于交通条件落后而不利于保护与开发。另外,由于苗疆边墙遗产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单元,而且各片区均涉及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当地居民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不利于遗产资源的统一保护和管理。(4)旅游开发较为初级。苗疆边墙体系是线性文化遗产,但是目前仅对其中少数几个点进行了旅游开发,主要建设了凤凰古城、南方长城和黄丝桥古城三个景区。除凤凰古城外,其他遗产点尚且处于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以遗产观光旅游为主,旅游收入大部分来源于门票收入。同时,各个景区相互独立,并没有进行联合营销,导致影响力不高,旅游吸引力不足。
(二)价值构成
1.历史文化价值
苗疆边墙体系是不断的民族冲突和不同的治苗政策长期结合的产物,形成了众多的历史遗迹。苗疆边墙体系不仅反映了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斗争与融合的历史,而且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及价值观。此外,苗疆边墙体系对于了解当时苗疆地区的政治军事制度、社会状况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教育研究价值
苗疆边墙军事聚落与周围的景观格局紧密联系,其选址考究,依风水,考地利,对于城乡规划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其建筑设施因地制宜,使用乡土材料,砌筑技艺高超,充分展示了适应山地环境的建造策略与技术,对于建筑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3.美学生态价值
苗疆边墙建筑融合了不同地区汉族、苗族的建筑技艺,设计精巧,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另外,苗疆边墙体系所处的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具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对边墙遗产进行保护,也能有效保护遗产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苗疆边墙也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4.经济社会价值
苗疆边墙体系各类防御设施形态多样,遗迹众多,区域物产丰富,民俗风情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旅游吸引物多姿多彩,旅游开发价值较高,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苗疆边墙体系对于增进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地方认同感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苗疆边墙遗产廊道构建
遗产廊道是基于绿道的概念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区域性的遗产保护措施。遗产廊道是一种将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线性廊道,不仅集合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往往还兼具遗产的活化利用、环境保护等功能。与之相近的概念有线性遗产、文化线路、文化廊道、风景道、绿道等,遗产廊道与这些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综合性,既能实现遗产保护、旅游发展,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由于苗疆边墙体系遗迹众多,分布较为分散,通过构建廊道,可以有效地将散布的历史文化遗迹串联整合起来,对遗产体系的整体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一)遗产廊道构建的价值取向
首先,要保持原真性、完整性。苗疆边墙遗产须保持其原来真实的面貌,并得到完整的保护与传承。其次,要注重可持续性。遗产廊道不仅要满足当前人们对历史文化、游憩和审美的要求,而且还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使后代人同样能够得到这些体验。再次,适应性再利用。由于苗疆边墙遗产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投入,一味地静态保护往往并不现实,只有进行活化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遗产。最后,需融入体验。随着传统观光型旅游逐渐走向文化体验型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希望能够消费多样的文化体验,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与感受,故而在进行苗疆边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加入体验性元素。
(二)遗产廊道构建框架
由于构建苗疆边墙遗产廊道的目的,主要是实现遗产的保护和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可以将苗疆边墙遗产廊道划分为三个系统:保护系统、旅游系统以及它们的支持系统。保护系统是遗产廊道的基础与核心,只有保护好遗产及其景观空间和人文环境,旅游发展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旅游系统是遗产廊道的提升与扩展,只有通过发展旅游,将遗产进行活化利用,遗产保护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及人力维护。支持系统是遗产廊道的背景与依托,只有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才能更好地运作起来。
构建的苗疆边墙遗产廊道框架如图3所示。
四、遗产廊道子系统
(一)保护系统
苗疆边墙遗产保护需要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而且要对与遗产紧密相关的景观格局、遗产衍生出的社会人文环境加以整体保护。如果只孤立地保护遗产本身,而不注重对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行保护,最终必然使得苗疆边墙遗产丧失活性。具体说来,苗疆边墙遗产的保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遗产资源本体保护
苗疆本体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真实、完整地将遗产保护起来。首先,通过评估遗产的综合价值、保存状况,确定核心遗产点。核心遗产点建筑设施须保存原来的建筑风貌,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外观造型及原生的材料和工艺。同时,应根据保存状况进行科学的修复与日常维护。其次,划定核心遗产点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最后,在遗产保护范围两侧划定缓冲区,缓冲区的宽度根据具体的遗产保护级别和环境条件确定。缓冲区的风貌要与核心遗产相协调,对于影响遗产景观视线的构筑物要进行整治与改造,改建或新建建筑物的形制、材料与色彩也应采用传统形式。
2.景观格局的保护
与周围的山水格局紧密结合是苗疆边墙体系的一大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聚落的选址与布局上。其选址与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并且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堡、田景观。因此,苗疆边墙体系的原真性离不开对景观格局的严格保护。首先,要保护边墙体系周边现存的地形、水系、植被、农田等历史环境;其次,要维护好边墙体系环境的生态功能,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最后,在遗产地周围进行环境绿化改造时,要选用观赏性强的乡土植物,采用自然化的种植形态。
3.人文环境保护
苗疆边墙体系的人文环境是在它自身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对于人文环境的保护,可以增加苗疆边墙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此外,边墙体系处在多民族文化交融地区,其本身的民俗文化非常有特色。以苗族为例,苗族文学、鼓舞、傩堂戏以及苗族妇女佩戴的银饰,蜡染,扎染,刺绣等特色工艺品都有较高的价值,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对于苗疆边墙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的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旅游系统
苗疆边墙体系位于大湘西旅游资源富集区,区域内以生态、民俗、历史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正在成为国内外旅游者关注的焦点。苗疆边墙体系北依德夯风景区、猛峒河、张家界森林公园,南靠梵净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位十分优越。而且,苗疆边墙体系作为我国南方唯一的边墙类遗存,具有独特性,与区域内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可以进行合作开发,共享客源。
苗疆边墙体系具有较好的旅游市场前景。2014年,大湘西地区的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增长比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旅游热点地区前十;仅凤凰县全年的游客就达到了九百多万人次;而大部分苗疆边墙遗产资源都位于凤凰地区,旅游市场规模较大,而且正在高速增长中。因此,苗疆边墙遗产旅游开发的前景较为乐观,苗疆边墙廊道的旅游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旅游空间组织
苗疆边墙遗产旅游空间结构可以划分为“一带,两核,四片”。“一带”即苗疆边墙核心遗产廊道,通过展示最原汁原味的边墙遗产,体现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斗争与融合的历史;“两核”是指凤凰古城和黄丝桥古城,两个古城不仅在防御体系中等级较高,而且保护状况很好,交通条件优越,因此将它们作为增长极核,带动整条廊道的旅游发展;“四片”是指军事文化旅游区、边墙建筑文化旅游区、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四个片区,它们位于苗疆边墙遗产廊道的缓冲区及相邻区域。军事文化旅游区和边墙建筑文化旅游区位于苗疆边墙东南部,主打苗疆古军事文化体验和独具特色的边墙建筑观光。苗疆边墙西北部地势高峻,交通不便,历来是生苗的聚居区,保留了原生的苗族文化,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较好。因此,将边墙西北部区域作为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区和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苗疆边墙的旅游空间组织策略就是通过两核带动核心遗产廊道,再通过核心遗产廊道带动外围四个片区的旅游发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形成多核多轴多片区的区域旅游格局。
2.旅游产品开发
一方面,建设苗疆边墙军事文化博物馆,进行静态开发,通过实物展览、文字讲解、图片展示等途径挖掘和传播苗疆边墙遗产的价值,最大化保持遗产的原真性。另一方面,建设遗产“生态博物馆”,主要针对苗疆边墙体系中传承至今的汛堡、屯堡等堡寨,即保护并活化利用遗产,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和民居生活,允许旅游者进入其中观赏边墙遗产,体验原住民的生活。此外,还可以开发苗防文化、苗族文化主题园与主题表演,通过舞台化的手法,加强苗疆边墙遗产体验的趣味性、娱乐性,增加与旅游者的互动。例如,通过表演古代苗汉战争情景剧,使旅游者感受苗疆边墙遗产穿越时空的魅力与意境。通过苗族民俗文化表演,增进旅游者对苗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3.旅游配套设施
应在凤凰古城所在的县城和黄丝桥古城所在的村镇建设旅游服务接待中心,设置售票、餐饮、住宿、休闲、购物、停车、纪念品销售等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设施。而其他进行旅游开发的遗产点也应设置售票、休息、停车场等基础的配套设施,而住宿与餐饮则根据遗产点的旅游发展状况斟酌而定。
(三)支持系统
1.解说系统
充分展示苗疆边墙遗产的特色,在广泛搜集与遗产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完善遗产的解说。应对边墙体系的修建历史、选址布局、建筑特色、苗族人民的历史民俗进行详细生动的解说与展示。旅游区标识物在形式上应具有统一的风格,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在风貌上应与边墙遗产相协调。
2.基础设施
苗疆边墙地区交通不便,通往很多遗产点的道路状况较差,部分遗产点,如苜机冲汛堡、麒麟屯堡等地至今仍未通公路。因此,要加强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建道路要避免干扰遗产点的历史环境,靠近遗址点的道路应采用传统的做法与工艺,与遗产点在风貌上相协调。同时也要改善遗产廊道地区的电力通信、给排水及环卫等配套基础设施。
3.管理模式
首先,建立苗疆边墙遗产廊道管理区域协作机制,成立边墙遗产廊道管理委员会,将分布在各个市县的边墙遗产纳入统一的管理范畴,改变各区域遗产保护与开发各自为政的现状。其次,建立社区参与管理模式,让遗产地的居民参与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利益共享,为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再次,应建立规范的日常管理机制,确立文物保护及旅游管理日常行为准则。最后,应完善与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苗疆边墙体系专项管理条例,保障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五、总结
苗疆边墙体系是湘黔边地区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对于展示明清时期湘黔边地区的民族历史、军事制度、社会理念和建筑技艺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功能复合多元的苗疆边墙遗产廊道,不仅可以有效保护遗产本体、周围的景观格局和人文环境,还能为苗疆边墙遗产的旅游发展提供引导,从而带动湘黔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责编:王旭东;校对: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