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税收”

2015-05-30陈玉琳

2015年43期
关键词:税务互联网

作者简介:陈玉琳(1991—),女,汉,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

摘要:“互联网+”思维的提出,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同时,在各行业的积极响应中,中国税务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税务系统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依托“互联网+”力量,建设电子税务新生态,为我国推动税收工作新变革,实现税收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税务”;税收现代化

前言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互联网+”的概念由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这意味着互联网的职能将从技术工具向工作方式转变。国务院在7月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说明“互联网+”将从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并作为一种战略推动各领域的发展,其中也包括税务系统。为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9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指导意见制定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致力于在2020年实现税收现代化,为服务国家治理提供重要保障。由此可知,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税收效率的提升和管理变革,是我国实现税收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互联网+税务”创新模式特点

“互联网+税务”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通过网站、社交工具等途径,跨越时间、空间限制,建立面向纳税人、税务人、社会公众的创新空间,营造开放式的环境。在税收服务方面,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税收服务线上受理,逐步推行税务登记、纳税申报、退税及发票申领等服务由实地办税转向网上办理,并推动和完善网上涉税信息公开,实现数据共享,使税收工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给纳税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一)“互联网+税务”极大地提升了税收服务工作效率

在办税服务方面,纳税人可通过互联网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并随时对自身信息进行网上查询、更新和管理,提高了税收工作透明度;纳税申报时,为纳税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网上纳税申报平台,实现了由单一申报方式向多元化的发展,同时缴纳税款时也拓展了多种渠道,纳税人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方式缴纳税款,数据信息化使办税流程缩短,趋于简单、优化。

在发票服务方面,“互联网+税务”实现了发票自助申领、移动发票、电子发票等多种便捷服务,利用互联网的移动快捷优势,推进随时随地开具发票,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实现发票自动验旧、一站式云查验等多种功能,开创了移动互联网开票新模式,使线上和线下发票服务共同发挥作用。为了满足税收现代化的需要,“互联网+税务”积极探索发票形式无纸化,推动电子发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逐步实现税收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转变。

(二)“互联网+税务”的核心能力是实现信息共享

“互联网+”时代的税务核心能力是通过加强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间的合作,利用“互联网+”形成跨政府部门的税务信息大平台。并积极推进网上税收信息公开化,为纳税人提供多种涉税信息查询手段,使纳税人充分体验数据资源共享带来的便利,以此改善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挖掘分析涉税大数据,形成监控税收、分析经济形势、预测税收未来发展趋势的多重能力,并最终打造多功能化的税收管理现代化新局面。

(三)“互联网+税务”积极探索开发智能应用系统

“互联网+税务”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探索开发智能咨询系统,能自动回复纳税人的税务咨询,提升纳税咨询的服务水平,并建设多功能的网上税务学堂,提供在线学习、课件下载等各項功能,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辅导。此外,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资源,开展税务系统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税收征管、税收经济分析等工作,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开拓税务新领域。

二、推行“互联网+税收”面临的挑战

各级税务部门积极响应“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随着行动的深入实施和“互联网+”不断发展需求,要做好“互联网+税务”,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税收现代化之路也会越来越艰难。目前,“互联网+税务”行动中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互联网+税务”认识有待提高

一方面,目前各级税务部门虽然积极宣传开展“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但除了部分领导和信息技术人员,大多数基层干部只知互联网,并不知“互联网+”,就整体而言,“互联网+”思维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在实施“互联网+税务”的过程中,往往会更专注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税收征管系统,而忽视了对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纳税服务的管理,各地“互联网+税务”行动内容与战略目标尚有差距。

(二)“互联网+税务”的实施将面临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问题

“互联网+税务”实现了许多税收业务在线办理,越来越多的数据将会在互联网上存储,用户在进行信息数据查询与共享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担着遭受互联网黑客袭击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这些信息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使得“互联网+税务”在广泛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三)“互联网+税务”缺乏信息专业技术人才

实施“互联网+税务”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就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开发和维护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但目前,税务机关缺乏专门信息支持服务和技术维护人员,使得税务机关在实施“互联网+税务”计划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也阻碍了税收现代化的进程。

三、优化“互联网+税务”创新模式的建议

为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税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优化“互联网+税务”模式有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转变原有观念,培养“互联网+税务”新思维

“互联网+”正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1],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将“互联网+”与实现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反映。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求各级税务人员用互联网思维应对多元化的办税方式和处理各种税收问题,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税务人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着力培养“互联网+税务”新思维。

(二)完善数据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一是“互联网+税务”建设应当强化信息安全监督,扩展监督的覆盖面,实时全过程监督,以应对互联网应用和数据查询交换等操作带来的风险,提高对网络病毒入侵、木马程序植入的防范能力和及时监测信息泄露、安全预警的能力;二是应当制定信息安全接入的标准,规范第三方应用平台安全接入,在第三方平台接入前进行多方测试,并严格设定接入程序,落实安全使用。三是将所有信息按照数据资源的重要程度、涉密程度和安全风险等标准,划分级别,分区域进行监督保护,真正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各环节的安全性。

(三)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的技术要求下,税务机关应加强提升税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为现有的“互联网+”人才提供开放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工作积极性,从人才培养方面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培养出既具备税务知识又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建立自己的人才库。此外还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梯队化建设,不仅要招揽新的技术人才,培养基层青年信息技术,也要挖掘决策层精通互联网技术的领导干部,确保“互联网+税务”创新决策的科学性。(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隆.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框架下税收征管“新常态”的构建[J].税收经济研究,2015

猜你喜欢

税务互联网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税务达人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