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届党中央党建思想初探

2015-05-30蒋林圃

2015年43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意义

作者简介:蒋林圃(1984—),男,汉族,湖南衡阳县人,研究生,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莅任一年多以来,在党的建设方面有许多新论断新举措新动向。整体上看,把党的问题、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放到当前和今后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下考量,对党建进行科学化的顶层设计,具有决定性、全局性的战略高度和纵向深度,令人鼓舞,振奋党心民心,并且出现了几大新的特点。本文就习近平等新一届领导人的党建思想进行简单地探讨。

关键词:党的建设;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意义

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从作风建设抓起,落实八项规定,.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之下,中国共产党正在回归“原点”——回到群众当中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建设领域呈现出来的崭新气象,重新开掘了凝聚党心民心的力量之源,更加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执政之本,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更加紧密。

一、新一届党中央党建思想形成背景

历史背景

新一届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从事基层工作多年,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抓党风。悉知党建工作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影响。习近平到中央主持工作后,从战略高度反复强调作风建设问题。他认为作风建设要体现全面性,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等;提出作风建设要解决思想基础问题,加强思想修养,干部应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做到始终不忘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忘“两个务必”的要求;始终不忘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始终不忘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始终不忘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行和操守。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这“六个不忘”对党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求领导干部成为作风建设的带头人,是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的可贵思想,也是抓作风建设的有力措施。十八大后,他审时度势,主持政治局通过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八项决定。八项决定推动了党风建设,更加约束了党员干部不合理的行为举措,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一些因浪费奢侈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二、新一届党中央党建主要内容和特点

牢固的人民主体观

牢固树立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基础所在。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生动体现。他非常重视工作作风建设,他认为工作作风会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党与人民多年形成血溶于水的关系。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对社情民意最直接、最现实、最响亮的回应。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就重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特别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想方设法帮助困难群众。这些都表达出习近平心系人民、热爱人民的鲜明立场和真挚情感。

以中国梦统领执政理念

中国梦战略构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中国梦明确了党的执政目标。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确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奋斗目标,实现了党的执政目标的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担当执政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梦突出了党的执政宗旨。习近平把“人民幸福”纳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范畴,这是对党的执政宗旨的深化和拓展;习近平还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更广阔的层面拓展了党的执政宗旨的内涵,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这就科学回答了“靠谁执政”的问题,坚持了群众史观的基本立场。

中国梦完善了党的执政原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必须”的重要论述,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关键要素,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执政原则。

中国梦丰富了党的执政方略。首先,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其次,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最后,实干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坚持从严管党治党

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将理想信念形象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从严管党治党,必须加强党的自身组织建设。一方面,加强党的自身组织建设,首先是管好干部,关键是从严治吏。对此,习近平提出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怎样是好干部?二是怎样成长为好干部?三是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另一方面,加强党的自身组织建设,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努力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成为党员,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量,素质优良,处处能起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

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部内容充实、纪律严明的党章是不可或缺的。2014年8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把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拓展到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说明了党中央对加强党的建设在制度层面上的把握更加全面,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健全民主集中制一贯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的制定和公布,是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传递出“依法治党”的新信息、新思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制度层面对进一步改进作风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一些制度如探索实行官邸制等具有开创性意义。

三、新一届党中央党建思想的意义

以习总书记伪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党建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由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深入思考,也正在指导着新的实践。邓小平说过,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很朴实的道理。习近平关于党建思想的表述,直白形象,容易让广大党员理解,可以料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中,党建理论和实践活动会继续深入,中国共产党人将会把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推向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他带领全党以更大的政治责任大兴取信于民的纯洁之风,以更大的政治胸怀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以更大的政治觉悟大兴问计于民的学习之风,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兴锐意进取的改革之风,以更大的政治使命大兴圆梦中国的实干之风,感受与体悟党建领域的新变化新气象。(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2013年第22期。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学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