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片段)
2015-05-30居艳秋
居艳秋
师:孔子是中华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而《论语》是研究孔子最重要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首先,我们一起回顾有关孔子的文学常识。(幻灯片展示)
《论语》是记录 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 篇,
为 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把 、 、 、 编在一起,称为“ ”。
(生齐答。)
师:今天早读课我们已预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几个句子翻译不够到位,我们一块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怎么翻译。第一句是第一段的“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哪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师一字一顿重复)大家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吗?
生:这是一个病句。颛臾,是个地方,不可以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很好,那么如果“人”不出现,该怎么翻译?
生:颛臾,过去先王让他主管祭祀蒙山。
师:很好。我们翻译时当然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但是当出现病句时,我们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文从字顺。所以当我们翻译完后,需要自己读一读,体味一下,避免出现病句。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是第一段的“是社稷之臣也”,谁来翻译?
生:这是国家的功臣。
师:哪一个字翻译成“功”?
生:这是国家的臣子。
师:“这”指代什么?
生:“这”是颛臾,这是国家的臣属。
师:现在好多了。这是一个判断句,要注意主语和宾语的协调一致。然而还有一个字的翻译从字面上看是可以的,但从语境上理解不够妥当。
生(迟疑):是。
师:“是”一般翻译为“这”。“这”是近指而不是远指,而颛臾并不在眼前,这个地方译为——
生(齐声):那是国家的臣属。
师:不错,第二个句子也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看第三个句子,第三个句子是第三段中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生: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前来。
师:翻译要联系上下文,前面有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怎么翻译?
生(同上):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师:很好,那么这一句你现在再翻译一次。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好多了,然而这个“而”需要明确。前后是什么关系?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这就对了。大家完全有能力自己翻译正确,只是因为缺乏字斟句酌的态度,所以经常会翻译得别别扭扭的。只要自己多读一读,多想一想,翻译会顺畅舒服的。
师: 这篇课文题目叫《季氏将伐颛臾》,那么季氏到底该不该讨伐颛臾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文本中有哪些人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生1:孔子、冉有、季路。
生2:季路没有表明态度,不算。
师:季路有没有表明态度呢?大家看一看文本。
生2:没有,季路除了第一段和冉有拜见孔子时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之后一句话也没有。
生1:冉有曰:“夫子欲子,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吾二臣者,说明冉有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是表明他与季路两个人的观点。
师:看得很仔细,是的,冉有代表他与季路两个人发表意见,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生:还有,季氏也表明观点了。“夫子欲之”说明他很想攻打颛臾。
师:对,可以这么说,季氏尽管没有直接出现,但是他的观点通过家臣冉有季路,还通过孔子表达出来。我们首先看看孔子的态度。
生:孔子反对的是鲁国攻打颛臾,而冉有、季路对孔子说的是季氏将要攻打颛臾。
师:孔子认为上位者与下属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幻灯片展示)
孔子五十六岁代理宰相,把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齐国于是挑选女乐80人,良马120匹,华车30辆送给鲁君。鲁国国君沉湎于女乐,一连三天不上朝问政。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之行。
是的,孔子希望家庭稳定,社会稳定,消除战争。所以他提出的观点确实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并不是封建等级观点的糟粕,在那样一个时代,这个观点是进步的,是有利于百姓的。
(生静听,领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时隔两千多年,同学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课后看看《论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