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建设探究

2015-05-30彭波

2015年43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高校

彭波

摘要: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讲话,鲜明地指出了共青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共青团需要努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是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高校基层团组织做为团组织当中非常具有的影响力的一部分,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而且要走在前面。

关键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改革创新

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组织要直面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否则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高校基层团组织做为共青团组织当中非常具有的影响力的一部分,尤其要积极响应党中央指导思想,进行科学的创新,科学的改革。

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面临诸多问题,组织存在价值令人堪忧

1、基层团组织工作受重视度不足

高校学院是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的载体,基层团组织工作是高校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学院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就业、奖惩助贷、科技、体育、文艺竞赛等工作,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关注严重不足。

2、基层团干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重视不足,目前,多数高校基层学院团委专职团干教师人数少,多由辅导员兼职。辅导员工作繁杂,除了自身所管班级外,还负责相当一部分学院的学生工作任务,致使团组织工作精力不足,影响团组织工作的开展。另外,为了团组织工作的开展,任用大量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培养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措施,能力参差不齐,团务知识薄弱,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使得基层团组织工作效率低、实效差。

3、基层学院团委工作偏离主题

基层学院团委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学生工作的落实任务,同时,基层学院团委与学生会等组织融合在一起,团组织工作与学生工作掺杂,很难清晰的区分开来。基层学院团委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学院工作为核心。学生工作的大量开展,使学院团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主题。

4、基层学院团委对团支部缺乏管理,对团员缺乏教育

基层学院团委在工作重心上偏离,使得对团支部的管理松懈,缺乏必要的相关管理制度。很多情况下,团支部都处于“放养”状态,而团员的思想教育,就更加缺乏。很多团组织工作流于形式,团学活动更是倾向于娱乐化,起不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作用。

5、团员先进性无法体现

目前,高校几乎呈现出全团员状态,团员的先进性意识难以培养。同时,由于对于团员的思想教育不足,团员对于其地位、意义和标准的认识严重不足。

6、基层团组织作用淡化,影响力低下

高校团支部多采用班团一体化模式,团支部委员成为了班委的一部分。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团支部意义。团支书作用弱化,有些甚至不清楚自己职务的全称,组织委员与宣传委员作用边缘化,有些甚至不清楚自己属于团支部委员。团务工作与班级工作混在一起,识别度低,造成班级成员对团支部的存在认可度不高,致使团支部影響力低下,团支部存在价值令人堪忧。

二、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遇到新的挑战

高校基层团组织在工作当中,尤其要做好思想引领工作。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结构调整,但依旧高速发展;大力度反腐以及相关体制改革,造就了政治了快速前进;网络的极速发展,使国内文化多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国内高校学生不断接受新的事物。90后为当今高校学生的主体,新时代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却缺乏经历挫折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的新一代大学生。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崛起,使得他们更容易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信息,多元的文化,同时在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尤为显得重要。而这些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的青少年,在给高校基层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面对问题与挑战,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建设势在必行

在新的形势下,团组织的存在价值,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新的环境,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必须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建设进行针对性的思考。

1、从领导层面重视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升组织的形象

想要建设好高校基层团组织,首先要从领导层面提升重视,加大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投入,培养专业的、专职的优秀团干教师开展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让其有充足的时间加强自身团务知识的学习,加深对团组织工作的研究,加强对团组织的管理,提升基层团组织形象。

2、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制度建设,提升组织的规范性

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基层团组织制度的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合理的团内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办事流程,提升团组织工作开展的规范性。

3、加强团支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基层学院团委的工作要回归主题,加强对团支部的管理,明确团支部的作用、价值,设计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团支部管理机制、活动机制、考核机制。加强学生团干的培养,建立科学的学生团干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让学生团干成为精通团务知识、熟悉团务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加强团员队伍的思想教育,明确团员的地位、意义、标准,培养团员的先进性意识,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4、利用新媒体阵地,做好引领思想工作,提升组织的影响力

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阵地,贴近团员生活,关注团员所关注的事情,对焦点事件,要进行思想引导;对谣言,要积极抵制和辟谣,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提升组织在团员当中的影响力。

5、通过开展团学活动达到教育目的,提升组织的存在价值

从团员切实关注关心的事情着手,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精神,设计系统性的活动。结合学生“党建工作”,让“党建”带动“团建”,体现团员的先进性;结合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让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团建”的一部分,体现团员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提升组织的存在价值。(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辛显华.孙绍然.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影响力分析-以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团委为例[J].商.2015 NO.35

[2]吕苏.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探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5.8

[3]郑中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学习月刊.2015.4

[4]蒋鸿.赵玉琳.网络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J].普洱学院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高校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