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生物课质量
2015-05-30赵俊美
赵俊美
【摘 要】科学的教学评价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标准是“在一定条件下,去的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就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生物;质量
一、运用语言艺术,使生物学知识趣味化
语言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生物学教学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科学、准确、精炼、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是若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就可使生物学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例如:在讲食物链时,我用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毛虾啃泥巴”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让学生分析这些谚语中“泥巴、毛虾、小鱼、大鱼”各处的营养级。通过引用谚语,将食物链这些枯燥而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具体化,不仅帮助了学生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记忆。再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式,引用诗歌“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是循环的以及是怎样循环的理解……运用语言艺术,提高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其表现方式还有很多,如适当引用成语、古诗词、歌词、谜语及体态语言等。运用得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效果就十分有效。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提问时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合理设计问题是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精心设计的问题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智能,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有什么变化?”除问题域过大外,问句概念还有歧义,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如果将问题联系实验现象加以改进,使其新颖些:“有丝分裂前、中、后、末各期中核膜、核仁、染色体、纺锤体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变化典型图像,你能用语言把他们描述出来吗?”这样换一种文法就能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去开动脑筋,也容易用自己的语言朝着已规定的提问目标去进行归纳、总结。另外,所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如果提出的问题浅显随意,引不起学生兴趣,反映不出思维的深度。而超前、偏怪、深奥的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因此尽量使每一问题都能使“挑一挑”摘到“果子”,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益
生物学教学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的学习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理解当堂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另外,也有利于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练习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围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来设计各类不同的练习。在我的课堂练习设计中,有对成语、俗语(如提问怎样理解“作茧自缚”)的再审视;有实验数据的分析;有曲线图表的绘制;有对自然现象的体悟;有对科学之谜的猜测……凡此种种,尽可能地打破原有练习的藩篱,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创造性学习”这一本质。在设计练习时可以有意识地增加知识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内容。我们在各种媒体中常会听到环境污染、偷猎野生动物、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不幸消息。因此在学习生态学的内容时,我就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练习中,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判断、评论这些问题。对这样联系实际的联系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做练习时,由于充分思考与激烈的讨论,还会激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通过课堂练习,获得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因此,设计练习时,教师应根据反馈信息注意练习易出错的知识,以便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如芽孢和孢子,肺活量与肺容量等,这些是学生易混淆的名词,应专门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联系,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当堂练习的信息,随机设计练习予以调节。这种练习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练习效果,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相长。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并充分发挥其特长的教学模式,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使素质教育走进课堂。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生物课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备课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一节课,应注意怎样设计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受益更多,只要勤于思考,持之以恒,注意教学环节的设计,就会培养出越来越优秀的学生走向社会,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