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有声
2015-05-30李庆丰
李庆丰
【摘 要】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教育方式,沟通效果好坏决定着学生是否正视错误,改正缺点,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术和方法,使得润“物”有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师;沟通;健康成长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教育学生过程中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引导教育过程实际是与学生沟通的过程,沟通是一门艺术,如何沟通、如何提高沟通效率,是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如果德育教师能掌握一定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就可利用“沟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验。
一、“共情”下的沟通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灵丹妙药
共情(empathy),也称“同理心”,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他对共情的解释是“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共情包含着“换位”的意思,是教师用学生的心情去感受,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学生。由于共情,学生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更多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共情”下的沟通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灵丹妙药并不为过。
我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女生在班主任课堂上与后桌学生讲话,班主任看来了她一眼,该生停了下,班主任一转身她又转身继续讲,班主任又看了她一眼,学生又停止了讲话,紧接着又讲,班主任再看她下,学生竟然蹦了一句:老看,老看,干嘛呢?班主任批评了一句后,轻轻讲了一声,再不听,送你去政教处,学生回了一句:不用你送,我自己去(起身离开了教室)。我与学生进行了“共情”式沟通沟通:
教师:你感觉班主任对你如何?(从学生体会角度去问问题)
学生:他对我太严厉了。
教师:我感觉他对你很关心,你应该感受得到?(“换位”角度去感受)
学生:有吗?
教师:有,而且我感受到你班主任一直对你和谐相待。(教师用学生的心情去感受)
学生:我也努力尝试同我班主任和谐相处了,但就是行不通。
教师:我相信将来总会行得通的。(有安慰和否认)
学生:不知道。
教师:你应该努力去理解他。(有建议)
学生,沉默,沉思中。
教师:为什么不能好好想想?(有问题)
教师:你与班主任的关系正处于困难时期。(注重内容而忽略了情感)
教师:你尝试与班主任和谐相处,但又不成功,因而感到沮丧。(有内容、有情感)
教师:你似乎无法理解班主任的用心良苦,所以感到不解。你想让他对你宽容些。(有理解,也有指导。不仅辨明了求助者的情感,也指出了信息中所隐含的来访者的不足之处。)
教师:你似乎不想理解班主任的所作所为,所以感到不解。你想要他对你宽容和夸奖。你可以采取这样一个步骤,即向班主任表达出你的这种情感。(还包括了来访者能够采取的措施,以克服自己的不足,并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如“向班主任表达出你的这种情感”)
她沉默了许久,讲到此他开始抬头看了下我,又低了下去,眼神中充满了惊讶。看见转机,我抓紧机会说到:实际上你是想班主任宽容和关注你,但你没有感受到。她抬起了头,眼睛有些湿润,我饱含关爱的眼神看着她,说到:“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从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方面上去找答案,我认为我能找到答案,我相信你也可以找到!”听完这句话,这个学生诉说着自己不被班主任关注的体会,我默默倾听。最后事情处理完毕后,她对我说:“谢谢老师。”我想他肯定找到与班主任和谐相处的答案了。
使用共情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被理解了,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和抚慰,在诉说完自己的委屈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较为平静地面对和反思整个事件,得到教育。
二、在尊重学生前提下利用沟通有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因此,无论学生在何种情况下犯了何种错误,教师都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言行举止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平静的沟通气氛,让学生在平等的情境下反省自我,沟通交流,感知错误。曾经的“打开水”事件还另我念念不忘,我校学生宿舍没有热水供应,学生需要到打开水处打热水洗刷,个别住校学生为了节省打开水时间,尽然旋转热水龙头朝向,同时打开两个水龙头朝同个水桶注热水,这事情不仅管理热水处的老伯反应,学生也多次反应,一次一名学生终于因此事被我逮了个现行,当时我往常积累的恼火,一股脑的洒向了这名违纪学生,当着好多打开水学生的面对其呵斥,本想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没想到学生还狠狠的抛出一句顶撞的话:又不是只有我,你干嘛这么凶批评我,学校如果条件好点,给我们供应热水,我们能这样吗?当时的我火冒三丈,劈头盖脸的怒斥该生种种不是,学生被骂得哭走了,我就只能马上叫其余学生追回,到办公室进行教育,此时的我已经平静下来,脑海里快速闪现刚才的一幕,反思和考虑着接下来的教育,办公室里只有学生委屈的哭声。我来了个180度转变:我们坐下来谈一谈,可以吗?学生的哭声开始小了,但没有坐下来,我顺手又推上了椅子示意让他坐下,轻轻问了一句;委屈了?学生开口了,我们开始了平等的沟通沟通,与刚才那一幕截然相反,我们谈的很顺利,学生知错、认错。面对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尊重前提下的交流沟通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何等重要。
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沟通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本人认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沟通中流露的情感,是师生之间沟通思想认识的纽带。在沟通中要通过表情恰如其分的流露出“师之爱”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或视觉接收,触动感情的迸发或转化,消除心理障碍,使之提高认识。在沟通中,只有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晓之以理才能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比如,针对有些情绪消极毫无上进心的学生,我们可及时开导:理想是琴,只有拨动奋斗的琴,才能弹奏出人生最美妙的音乐;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住挫折的同学,我们可以这样激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曲折。
沟通是一种艺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一种教育艺术,如果教师能巧用沟通这门艺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它对素质教育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景贵,学生主体,《班主任之友》2014.3.
[2]《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北方文艺出版社.
[3]《班主任手记》,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