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研究生进行课外读书的几点思考

2015-05-30丁兆堂王玉

大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读书

丁兆堂 王玉

[摘 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所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生读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而是把书变成学习的指导工具,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读书。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规迹,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让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将读书与创新结合起来,带着目的去读书,由此所产生的肯定是一种放大效应。针对研究生课外读书中存在的问题和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特点,采取精选课外读物、读用结合等措施,能给研究生课外读书带来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读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56-03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工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所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抓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而在众多的研究生培养要素中,一个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是摆在广大教师和研究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笔者自2007年起,通过摸索利用课外读书的办法,引导研究生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这一做法进行了简要总结,期望能为广大研究生及导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研究生课外读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读书是获取知识,占有信息的重要途径。研究生课余读书问题,实际上一直未引起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从目前研究生课余读书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在为何读,如何读和读什么书等方面都存在误区,需要正确引导,以使读书活动更加健康地开展。

据调查,关于研究生读书问题,主要存在如下几种现象:1.读纸质书已基本被电子书所替代,除仅有的几本专业书外,从学生的书架上能看到的其他书籍已经很少了;2.大多数研究生读书目的不明确,计划性不强,读书效果不好,只是把书当作一种调味品,打发自己无聊难耐的时光;3.从读书内容看,基本以专业书籍为主,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去读一些与自身专业不相干的书;4.从研究生的读书欲望看,大部分研究生只会从网络上浏览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根本不成系统。

二、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特点

农科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专业,但硕士研究生教育介于学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之间,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说,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应侧重于创新教育。硕士生毕业后,一部分人要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一部分人可能进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企业从事研究、生产或教学工作。从目前人才需求情况看,硕士研究生进高等学校或省级以上科研单位的机会越来越少,高校或科研单位用人基本锁定在博士学位人员。根据这一特点,硕士研究生阶段,既要给研究生打好本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又要使之具备邻近学科、交叉学科等宽泛的知识;既要为硕士生继续深造搭好梯子,又要为他们铺好去科研机构、生产部门或院校从事研究、生产或教学的路子。但从知识结构或从人员结构上说,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应该读博士,接受更多的创新性教育。这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无论何种培养模式,都必须围绕创新性教育这个中心展开,我们不可能再沿用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去培养研究生。而整个培养过程中,关键是要狠抓两种能力的培养,即读书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研究生课外读书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读书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即应该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几年来,笔者始终坚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课外读书为辅助手段,在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选课外读物——读什么?

研究生学业紧,不可能像本科生那样有那么多时间去读一些文学、哲学、历史等与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书,但他们确实也不知道怎样去选一本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职业规划能用得上的书。在此方面,导师的引导作用很关键。我们细细地研究过学生在读研期间存在的问题,发现很多研究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激情,不懂得如何坚持,在生活中感到迷茫,生活懒散甚至对读研都失去信心,更缺乏创新动力,不知如何创新,从事科学研究被认为是枯燥、乏味之事。他们不会读书,更不知在琳琅满目、浩瀚如海的书籍中如何选择。所以,很难想象这样一批人怎能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无法改变自己的一生。为此,我们从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入手,教他们“如何像成功人士一样思考”。2007年,我们首先把《抢在时间前面的7条捷径》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我们确定把《成功的九个步骤》作为茶学专业研究生的必读书目。2011年,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先后推出《“非同凡想”》与《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作为课外必读书目;2012年,我们把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作为精读教材正式推上了研究生的课堂,成为我们课前课后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选择每一本书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提供动力。一直做试验的确很枯燥,当学生遇到困难,没有劲头时怎么办?他们也许就会想到《乔布斯的魔力演讲》里面的乔布斯成功的坚持和毅力;在缺乏信心时,他们就会想到拿破仑·希尔培养信心的N个步骤……

(二)读用结合——如何读?

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学生由于缺乏阅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拿到一本书后, 往往以“看热闹”的心态去阅读。他们看书速度极快,一本一寸多厚的书半天就可看完,他们不知道怎么精读一本书,对读书的重要性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更不知道怎么把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科学研究联系起来,用于指导自己的科技创新。

为此,在多读书的问题上,我们更强调精读;在精读书的问题上,我们更强调对书中原则与原理的开发与应用。只有用得上,读书才有价值,读书活动才能长久。对研究生而言,所谓的读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而是把书变成学习的指导工具,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读书。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规迹,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让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将读书与创新结合起来,带着目的去读书,由此所产生的肯定是一种放大效应。读书使我们重新深入思考人生目标、家庭、事业、健康,以及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读书,并不是过一遍就被束之高阁,而是为了用。学习就是改变行动,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一旦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你对知识的理解就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只有改变行为,才能改变人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我们举办了很多有特色的读书活动。“电梯游说”活动让很多学生终生难忘。按照《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这本书上所写的,这个活动要求你从上电梯那一刻一直到走进实验室这段时间内,说服一个陌生人,把自己介绍出去,让对方记住自己。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必须用简练的语句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才可取得成功。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摸索,让同学从生物楼1楼坐电梯到6楼,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在这段时间内询问研究生:“你是做什么的?”“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如何做到与众不同?”“我为什么要关心?”等问题,要求所有研究生在30秒内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提高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定位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读书积极性,我们每年都会组织研究生举办“瑞草园杯”魅力演讲竞赛,要求学生们认真汇报如何将读书中所学的东西应用于自己的试验中,如何实现科技创新,而且必须以最简洁的方式做PPT汇报。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读书热情,若不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实验,还真难以做到用最简洁的内容将实验介绍得“生动和富有激情”。事实上,正是在《乔布斯的魔力演讲》的指导下,研究生的演讲水平及做PPT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也使研究生不仅懂得了如何读书,更懂得了如何在实验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潜能,在探索新发现、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中进行大胆尝试。

(三)读书带来真正的改变

创新是一个能带来积极改变的新的行为方式。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知识,另一种则是专业知识。我们提倡后者,因为一般知识“无法为你创造财富”。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是潜在力量。只有将知识组织为明确的行动计划,并用来实现明确的目标时,知识才会转化为力量。懂得如何去获取与应用知识十分重要。

近几年来,我们的研究生正是在这些书的指导下,学着“像成功人士那样思考”,总能从书中找到可循的成功方法。“微小的进步可以改变世界。”以前交给学生一个项目后,很多学生就觉得像老虎吞象无从下口,而学习这个理论后,他们开始化整为零,一步步进行,也使他们从此克服了畏难情绪。去年一年我们研究生就申请了12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这足以说明问题。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一次完成一项工作,也会大有作为。成功的道路就是不懈追求知识之路。

当研究生在管理时间方面无所适从时,《抢在时间前面的七条捷径》为他们指点了迷津。从这本书中,研究生真正懂得了人要获胜必须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目的明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迫切渴望达到这一目的。读书使他们明白了明确的计划和遵循计划的持续行动多么重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学会节约使用你的资源,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把资源集中用在一个特定的问题上,这就是 “时间的整块化原则”。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生命是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如果你举棋不定或没有立即走子,你的棋子就会被时间吃掉。你正在与一个不允许优柔寡断的对手对弈。”如今,在我们实验室里,“寻找差异的差异”已成为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时间的整块化原则”、“重要的事情永远放在第一位”、“3的原则”等,学生们已应用得驾轻就熟。

人的能力超乎想象,关键是能否付诸行动。尝试改变方式方法,按照不同以往的方式去做,向你曾经认为的不可能发起挑战,全力以赴,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

[ 参 考 文 献 ]

[1] 蔡海鹰.对当前大中专学生课余读书情况的几点思考[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5):98-99.

[2] 丁昕.狠抓研究生读书、研究两种能力的培养[J].外语研究,2000(4):4-5.

[3] 朱小军,时章明,周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师指导因素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6-248.

[4] 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8-101.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读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