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2015-05-30卢峰
卢峰
摘 要:韩礼德(Halliday, M.A.K.)认为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被理解或得到解释,所以对语言的翻译不应脱离语境。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将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及其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应用于指导文学翻译实践,以期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进而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目的语文本过程中获得与原语读者在阅读原语文本过程中相同或相近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
一、语域理论研究简述
不同时期的语言学家对于“语域”的阐释不尽相同,但目前广为接受的是韩礼德(Halliday,M.A.K.)及哈桑(Hasan,R.)对语域的界定,即语言随功能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由语言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语域”一词最早由语言学家里德(Reid,T.B.W.)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之后许多语言学家致力于研究由语言使用者的不同而引起的语言变异现象。20世纪70年代,韩礼德在继承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与哈桑共同提出(Halliday, M.A.K & Hasan,R.,1976)“语域是由与多种情景特征——特别是指语场、语旨和语式的意义——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换言之,语言的情景因素可归纳为三个变量,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场是指正在发生的事情, 包括语言活动发生的环境、正在谈话的主题及参与谈话者的整个活动;语旨是指参与谈话者彼此间的角色关系,包括他们的社会地位及谈话态度、想要实施的意图等,体现在语篇中是指语言的正式程度;语式是指语言的交际渠道及语言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修辞方式,如书面语体和口语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孙志农,P.111-114)。同时韩礼德认为,语域的这三个变量分别决定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概念意义(ideational meaning)、交际意义(interpersonal meaning)和语篇意义(textual meaning),至此,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在社会语境与语篇功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发现制约语言变体变化的一般规则,进而研究什么样的语境因素决定什么样的语言特征。1987年张德禄(张德禄,P. 23-29)在《现代外语》杂志上发表文章《语域理论简介》,将语域理论引入国内。自此,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语域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一)翻译标准
文学翻译指对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的翻译,因此用于文学翻译的语言即为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最早见于西方文学翻译作品中,备受西方翻译理论家推崇,并强调其独有的创造性,而这在国内却饱受争议。国内关于文学翻译的标准,长期以来呈现 “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尤以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和傅雷的“神似”原则最为著名。但纵观国内外翻译理论,无一例外都认为“译作应该完全传达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与笔调应当与原作保持一致;译作应当和原作一样流畅”(Alexander Tytler, 1978)。
在国内,“忠实”长期以来被视为翻译的首要标准,但对文学翻译而言却并非如此。鉴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很多情况下译者要将“创造性”原则置于首位。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应当首先考虑从语域理论角度研究其语用得体性;其次要考虑原语文本中的词汇和句法等要素;最后要全面分析原语文本中的修辞方式,以唤醒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总之,以上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实现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間的语域对等,进而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目的语文本过程中获得与原语读者在阅读原语文本过程中相同或相近的阅读体验。
(二)翻译实践
例1
I have never desired your good opinion, and you have certainly bestowed it most unwillingly.
【译文1】我从不渴求你的正面观点,而且你已不情愿地表达了这一点。
【译文2】我从来不稀罕你的抬举,何况你抬举我也十分勉强。
例1选自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众所周知,这本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为出身贵族阶层的达西先生和出身卑微的伊丽莎白小姐。首先,例1中,达西先生首次向伊丽莎白小姐表达爱慕之情,然而他举手投足间却显得傲慢无比,这令伊丽莎白小姐颇为反感,故而拒绝了他的追求,这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考虑的语场;其次,达西先生虽已和伊丽莎白小姐成为朋友,但由于身份背景的巨大差距,两人关系并非很密切,这是译者需要考虑的语旨变量;最后,从语式考虑,例1是伊丽莎白小姐的口语表达,因此译者应使用较为口语化的译文。综上,译文2将原文中带有讽刺意味的“good opinion”和“desired”分别译为“抬举”和“稀罕”是可行的,充分表达了伊丽莎白小姐强烈的自尊心和对权贵的蔑视。
例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译文1】The people fear not death; Why threaten them with it.
【译文2】Will the Chinese cower before difficulties when they are not afraid even of death?
例2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意为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偏偏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用“忠实”的标准来衡量,译文1要优于译文2,但考虑到文学翻译要实现原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语域对等,尤其是从语旨角度来看,老子这句话的用意是建议周朝统治者要善待人民,不能滥杀无辜,要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译文2将其译为问句,更符合老子与统治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更为妥当。
例3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译文1】读书使人感觉快乐,使人富有光彩,使人增长才干。其快乐之处,主要在于独处休闲之时;其光彩之处,主要显于社交交谈之时;其才干之處,主要见于判断处事之时。
【译文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
例3节选自Francis Bacon的Of Studies(1597),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到语式因素,即语言的交际渠道及语言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修辞方式,如书面语体和口语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译文1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从语场角度看,虽较好传递了原语文本的内容,但却缺乏文采;译文2为王良佐先生所译,采用文言词汇和句法结构进行翻译,译文典雅畅达,效果毕肖,文体如之,更好地实现了原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间的语式对等。
三、结语
语域对等在某种程度上可视其为动态对等,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方法的使用要以语域对等为前提,要充分考虑语域理论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译者的文学翻译能力,进而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目的语文本过程中获得与原语读者在阅读原语文本过程中相同或相近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2]Tytler, Alexander F.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78.
[3]孙志农. 语域理论与翻译[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 111-114.
[4]张德禄. 语域理论简介[J].现代外语, 1987, (4):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