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2015-05-30郭鹏

2015年48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

郭鹏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期下全党上下的重点工作,当前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在此形势下不断改进完善马克思劳动价值路理论体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如何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创造的“本源”,探讨了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期下全党上下的重点工作,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体制机制创新,使经济体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铺平道路、打好基础。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坚持馬克思主义的根本地位不动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崇尚劳动、秉持劳动为重要原则,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导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以往时期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讨论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经济要素及劳动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了当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面临的问题及与时俱进的自身特性。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研究始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但最早系统、科学、全面阐述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却是马克思。马克思以英国为典型分析对象,在深入剖析了其生产方式、生产资料构成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劳动价值学说,并以此为根本逐渐总结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古典经济学家尽管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观点,但由于理论缺陷,无法说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马克思深入分析后,总结出价值规律的表示形式,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马克思创造性的将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与资本相交换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工人的工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劳动,并且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创造的价值可以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也就解释了资本家通过购买和使用工人的劳动力,获得剩余价值的谜题,从而解决了古典经济学家未能解决的难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在价值创造中,劳动者的活动是创造价值的本源,劳动的物化只是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劳动者和劳动者的无差别劳动在价值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1]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劳动,发挥劳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

新常态作为我党治国理政新理念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到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将新常态作为执政理念提出6个月后,同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提出“走向新常态的中国也将给处于缓慢且脆弱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协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传统工业平均增速,整体经济结构面向质量更好、结构更优不断前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自创立以来,就不断随着生产力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只有不断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本地化,探索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为此,在十八界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市场活力和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大背景下,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明确科技劳动的作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将人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对于简单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倍加的简单劳动。[2]科技劳动作为复杂劳动,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相比于工人劳动,科技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将会有大幅度提高。科技劳动的开展离不开科技劳动者,十八界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突出科技劳动在社会劳动中的作用,并将发展科技劳动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2.明确管理劳动的作用。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中,逐步深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运用自己的管理才能和知识,主导企业的生产与竞争,每个个体在竞争中的胜出获利,组成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的不断崛起。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能对企业个体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正确对待企业经营者,就会抑制企业个体的发展,没有个体的提升发展,就不会有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势必也会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管理劳动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劳动形式,其本质是集合技术、知识、创新于一身的劳动,其创新本质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经营者必备的素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主动力。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明确管理劳动的作用和管理劳动者的正确地位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

3.明确服务劳动的作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服务业很不发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并不重要,马克思将服务劳动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服务劳动,另一类是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纯粹服务,至于对这两种类型具体如何细分则并没有过多提及。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被马克思当时认为微不足道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就业人数看,都已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劳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我国对第三产业高度重视,经济实践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服务劳动的认识,将服务劳动分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两种类型。即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属于生产劳动,而生活性服务,如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则属于非生产劳动。

中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等“三期叠加”挑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但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当前经济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不断改进完善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作为其中重要的基础,随着我国不断前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也在与时俱进,继续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深化改革。(作者单位:新华通讯社)

参考文献:

[1] 刘冠军,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J],天津师大学报,1998(1)

[2] 杨继瑞,论知识技术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J],经济学动态,2001(6)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