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布艺生殖崇拜解读
2015-05-30赵一丹
千阳县是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布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原始的生殖崇拜内容为核心,表达了当地人对于情恋婚嫁、阴阳媾合和生子继嗣等社会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北之隅,是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蚕桑基地之一,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孕育了千阳经久不衰的女红文化。有圆枕、耳枕、布偶玩具、老虎帽、灯罩、门帘、鞋垫、手帕、花账、荷包、壁挂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除了具有穿、戴、用、装饰等实用目的,也在人生礼仪和民俗信仰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布艺品的题材和内容,包含了丰富的祈子延寿思想。
生殖崇拜内容
生殖崇拜内容,大多数表现于布艺品平面图案上。通过刺绣、缝纫、布贴等方式,将“鱼儿绕莲”、“虎卧莲”、“鸳鸯戏水”、“多籽石榴”、“婴孩坐莲”、“蝎子变娃”等丰富的内容进行半抽象的处理,刻画在肚兜、烟袋等表面。一些壁挂如“挂片鱼戏莲”、等,是比较扁平的双面布艺品。还有一些布艺品是立体造型,像“压箱猴”(猴子吃桃)、“双头动物”、“鸡踏蛋布圆雕”、“牛驴枕”、“龙凤枕”和“蛙枕”及“鱼枕”,也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内容。这些主题在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因地域文化的差异有所不同。
“压箱猴”是千阳县特有的布艺品,用黄色的布做成,头戴斗笠、身穿肚兜,手拿红桃。“双头驴”是用两头只有头、颈、前腿的驴从尾巴方向对接而成。驴子的头和身体同比,耳朵被放大,显得十分可爱,其与邻县凤翔的泥塑“卧虎”的造型手法颇为相似。
表现方式
在民间艺术中,老百姓希冀种族繁衍的这种观念,通过谐音、象征、隐喻等方式进行表现,且具有极强的程式化特征,这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具有普遍性。在千阳布艺中,龙、虎、狮子、牛、鹿、狗等用来象征男性,鸟、鸡、龟、鱼、蛇、牛、缨穗等用来象征男阴;花卉、蝴蝶、莲花等用来象征女性,葫芦、石榴、绣球、佛手、贯钱、耳枕孔洞、花朵等用来象征女性的子宫或女阴。通常以若干形象的组合暗指两性结合和繁衍生育的动态景象或观念。
在“榴开百子”中,籽粒丰满的石榴象征多子和丰产,人们借石榴多籽的这种视觉形象和生长能力,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鱼儿绕莲”,通过鱼儿饶莲这一动态的视觉形象比喻男女两性交欢的场景。气眼耳枕一般是蛙枕或者鱼枕,厚五至八厘米,整体呈扁平状,“气眼”内侧用红色的棉布制成,状似阴户,而蛙与“娃”同音,具有强烈的生命崇拜内涵,婴儿枕在蛙枕上就如枕在母亲那熟悉的心跳和呼吸中安然入睡。
生殖崇拜观念的缘由
1.内在需求
吕品田先生曾提出了民间美术的三大主题,第一个就是祈子延寿,它表露了生命主体对人的生物性存在的热切欲望,主要包括“情恋婚嫁、阴阳媾合、生子继嗣”三个方面。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于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自身繁衍的延續。民间艺术作为某一地域的集体性艺术生产,能够反映当地人整体的社会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尤其是民间艺术中丰富的生殖崇拜内容,显示了老百姓对于以生命存在为核心的自然要求和肯定的态度。
千阳布艺中的生殖崇拜以及与生命繁衍有关的内容正是基于当地人的生态环境,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是生殖崇拜艺术产生的基础条件。千阳县位于陕西与甘肃的交界处,夏旱和高温等自然性灾害严重制约着秋粮和经济作物的丰产丰收。千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较早出现了文化的融合,但也因此而饱受战乱之苦。汉、唐、宋、晋诸朝,千阳成为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长期交战的边塞地区。尤其是明朝崇祯年间政治腐败与自然灾害让千阳的民生遭到极大的破坏。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让千阳县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其生活最大的愿望不外乎人畜两旺、岁岁平安。这种强烈的心理诉求表现在布艺品中,便形成了大量的、丰富的生殖崇拜内容。
2.原始崇拜
千阳县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据专家考证,曾是炎帝氏族文化的活跃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是“三贤”故里。流入千阳县境内的千河,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的千河,是位于渭河左岸的较大支流之一,属黄河二级支流。从远古时代人们就临水而居,开始在此地繁衍生息。
千阳县的千河作为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孕育着古老的生殖崇拜。临水而居的初民们的以捕鱼为主要的谋食方式。鱼被人们当做司水的神来加以崇拜,又因鱼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因此鱼便成为了一种古老的崇拜。据说半坡先民有一种以祈育为目的的仪式,女性们举行仪式吃鱼,认为吃鱼之后鱼的生殖能力便会‘长在自己的身上,因此而获得和鱼一样的旺盛的繁殖能力。逐渐由此衍生出早生贵子、婚姻美满的象征,在此基础之上又发展成为了爱情的象征物,并寓意子孙满堂、合家安泰等。“蛙声叫,洪水到”,古代人们由于害怕蛙的叫声会引来雷雨造成洪灾,同时对其极强的生存与繁衍能力非常敬畏,因此产生了和鱼一样的远古崇拜。龟通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但同时也因其外貌特征被视为生殖崇拜的对象。
结语
千阳布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原始的生殖崇拜内容为核心,通过隐喻、谐音、象征等方式,表达了当地人对于情恋婚嫁、阴阳媾合和生子继嗣等社会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显示了老百姓对于以生命存在为核心的自然要求和肯定的态度。这与千阳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赵一丹(1990-),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