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工艺特征
2015-05-30孙盼王松
孙盼?王松
卫拉特蒙古族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在中国汉文史籍中,它是蒙古民族的组成部分。15世纪中叶形成强大的卫拉特联盟。16世纪以后,卫拉特联盟活动重心移到大西北今新疆地区。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因此研究卫拉特蒙古族传统艺术对保护民族传统艺术和研究民族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首饰是卫拉特蒙古族最绚丽的部分,做工极为精细,纹饰规整考究,大部分首饰都以红珊瑚、宝石、银来制作。卫拉特蒙古族由于是游牧民族,其装饰图案显得大气、典雅又具有感性的秩序。此外,花纹中蕴含的美学规律和设计特色则体现了卫拉特蒙古族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映射出卫拉特蒙古族的文化属性与文化特征。
首饰本来是指人们头上的饰物,后来发展其含义不断扩展,逐渐包括了发饰、项饰、耳饰、手饰等佩戴在人身上的饰物。首饰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思想。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等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卫拉特蒙古族信封藏传佛教,对其生活文化都有着极深远的影响。银饰品在卫拉特蒙古族妇女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他们头戴银子镶嵌的头饰,耳垂银质大耳环,颈挂银链,手戴银戒指,腕配银手镯,以重为富,以银为彩,以多为美。卫拉特蒙古族银饰品最耀眼的地方,是它那精美的造型,采用铸炼、捶打、雕镂、编结、錾刻等各种工艺。在各种饰品上刻出古老的纹样,有犄纹、八宝、火纹、云纹、卷草、花鸟鱼虫、盘肠以及花草、龙凤、植物、动物等,图案无所不包,完美绝伦。
卫拉特蒙古族的发饰种类很多,在蒙语中“柏德阁”是指女孩头上的装饰品,女孩结婚前扎二十个辫子,“柏德阁”是用作梳二十个辫子的装饰品,它分为“柯日亚柏德阁” 、“咕噜柏德阁”, “柯日亚柏德阁”是用银子做的链条,“咕噜柏德阁”是指用绸缎编织的头饰,女孩定亲后佩戴。“托克格”也是女性用在头上的装饰品,用黑色绒,上口和尾部贴黄色绸缎,用各种颜色的茧丝线缠上,绑到头两侧的类似于假发的装饰品。 “喜碧热勒个与秀如古勒”是套在辫子上的类似于圆筒管的装饰品,以黑色为底,以红布为边装,镶以刺绣,前面都可以饰以宝石、珍珠。
卫拉特蒙古族语中将项链称为“旭日塔尼”,样式种类繁多,大多用蜜蜡、珍珠、宝石、珊瑚等制成,不仅当做项链,也可以缝在衣服上当做装饰品。妇女们颈项上戴的银项圈有扭丝项圈、扁组项圈、轮条项圈、盘组项圈和各式银项链。“旭日塔尼”常见的多用红珊瑚搭配宝石串制而成,色彩亮丽、大方美观、工艺简单。
卫拉特蒙古族语中将耳环称为“斯依克”,大多用金银和玛瑙制作,款式丰富,造型美观,设计新颖,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因此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耳部有银牌耳环、针花耳环、石榴耳环、鸡心耳环、龙形耳环、爪子耳环、银丝耳环。制作手法繁多,雕纹、编结、镂空、铸炼浑然一体,精美的图案跃然精雕与其中,在内容上展现了大千世界,体现了传统的民俗民风。图案有传统纹饰的,有吉庆祥和、连年有余的、福禄寿喜。有图样淳朴的,还有做工精美,显得格外高贵典雅的蝴蝶、花草、星星、梅花、寿字、双鱼、葫芦、莲花、吉祥、蝙蝠、福字等造型的镂空图案。从小小的耳环中,可以看出卫拉特蒙古族工艺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蒙古民族的智慧与民俗风尚。
卫拉特蒙古族不分男女都在手上佩戴装饰品,在蒙语称“比勒刺和”即戒指。手指戴的有扭丝戒指、实心戒指、马鞍鞘戒指、印章戒指、镶珊瑚戒指。此外还有花卉银片等等。“比勒刺和”很多图样是从佛教延伸出来经过艺术加工融入其中,有吉祥祈福的寓意。“比勒刺和”有的中央镶红珊瑚花瓣,外围嵌黄、蓝、绿、紫色景泰蓝花边;有的雕刻雄狮或蟠龙,两侧狮首浮雕提耳,红珊瑚或绿松耳石做盖子;有的圆花边内雕刻蟠龙,外围刻有盘肠图案,两侧有提耳。儿童胸前佩戴的银锁,是祈求神灵保佑的吉祥物。一般刻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象征着长寿、福瑞、长命百岁、麒麟送太子等图案和文字。有的镶嵌红珊瑚等宝石,穿银链或红丝绳,并用琥珀、蓝宝石、珊瑚做装饰。这种锁在孩子刚出生时就缝在婴儿的摇篮上或衣服上了,等到会走路时戴在孩子的脖子上,直至孩子12岁时方可摘下。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仅见于太平盛世,小孩的挂锁多以麒麟为题材,“麒麟送子”寓意送来的童子必是贤良之辈和栋梁之材。
卫拉特蒙古族首饰以银饰为主,白银为材料镶上宝石作为首饰佩挂的,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白银质地柔软,延伸性强的特点,适宜铸型锻器,捶箔拉丝,制作高贵华丽,精巧雅致的饰物用品。卫拉特蒙古族制作白银首饰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和制作流程,甚至很多制作银器的工具都是自己制作而成。去田园采风时,整理出来了一整套金银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锤碟,平錾,掐丝,炸珠,鎏金,镶嵌,镂空,范铸,打出等工艺手法。首饰在未加工之前是一整条银片,在200C°的高温加热下并用锤子打平银子,之后将银片放入磨具中,制成无装饰的首饰底版。用钳子给银线编织出花纹,再焊接在首饰中。或者加入宝石,依照宝石的大小用银片圏出圆焊在首饰上,再把宝石放在圈好的银片里面,用小锤子轻砸,慢慢敲击后银子会收缩抓住宝石,银子便牢牢包住宝石。卫拉特蒙古族银饰品均为手工雕刻,工艺精巧.纹样别致,每件饰品都有足银和字号印鉴,古典规范,一如旧时银楼。设计上传承古韵,又进行了改进,更加清秀,灵动,雅致,适合现代人眼光,题材多选用高洁,清幽的梅,兰,莲花等国人喜爱的花卉,借鉴中国画风格,融入古典诗词,镯中有诗,镯中带画 ,古典,浪漫,唯美,给人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仿佛回到过去银楼的感觉。
卫拉特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牧场,还是高原,蒙古民族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民族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图案、造型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卫拉特蒙古族独特的银饰工艺成为蒙古族的佩饰中的亮点。卫拉特蒙古族的银饰品种类繁多,款式丰富,在卫拉特蒙古民族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维拉特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解读和诠释民族特色。在蒙古族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装点了生活,也美化了生活。从古到今,卫拉特蒙古族银饰品的工艺水平不断走向完美,善于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俗、审美情趣,在细节上不断创新,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族特色饰品。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孙盼(1988-),女,籍贯:河南,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20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