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中的云南
2015-05-30刘坤裴海
刘坤?裴海
筷子的历史文化
筷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云南更是中国多民族聚居之地。本文围绕筷子和云南千丝万缕的联系,展开对云南筷子的历史、文化、风情、以及新云南新筷子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云南的筷子,和筷子中的云南。
民以食为天,中国五千年传承的文化沉淀中,饮食文化无疑是占到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饮食文化中的筷子文化更是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考究中国筷子的历史我们不难知道,中国是筷箸的真正发源地,韩、越、朝等国的用筷子习俗皆是由中国传入,我国因此乃世界用筷子进餐国家的母国,千百年来,更是一日三餐筷不离手。
云筷
1.云南风情
到过云南旅游的朋友都知道,云南有25个民族,可谓是民族大省,大理的白族、丽江的纳西族、西双版纳的傣族,这些都是独有的云南风情,也构成了云南的精华。云南遍布着最为耀眼和神奇的多民族文化。白族,藏族,苗族,傣族和哈尼族等,以及各式特色的民族建筑,还有那数不尽的民俗活动,美丽动人的民族服饰,味美佳肴的民族美食
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筷子的传统,而从筷子的材质到文化涵韵,不得不提的当属云南,云南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奇异的山川风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样钟灵毓秀之地,自然会孕育出属于它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从地理上看,云南更是中国从陆上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各个国家的商旅自古便在这片沃土上汇聚,不同的文化几千年从不间断的在这里交融,云南的风情,不仅有源于自身的一份清丽脱俗,更是蕴含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种文化沉淀。
2.云筷的形态特征
云南文化的传承和人民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每天的饮食,潜移默化中,云南的各种文化便渐渐地渗透进了那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筷子之中,在云南,筷子文化由来已久,从深入千家万户的毛竹凉筷,到高档厅堂上用的杉木红筷,无不体现着云南的筷子文化,而且在云南,筷子上都有着很精美的图案雕刻,尤其是用于收藏的银筷之上,通体的银白,精美的花纹,再联想上那些云南的传说故事,总可以使人感觉到美轮美奂。
筷子尽管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对木條,但它能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与看上去“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一份“和为贵”的意蕴。在民间,筷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的婚庆、丧葬等礼仪中。当我们仔细品味筷子的妙用时,更增添对祖先的崇拜之情。小小的一对筷子,却浓缩着一个民族几千年来和平的文化底蕴。
筷子是最能代表中国食具文化发展的历史了,早在远古时期,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人类的进食方式慢慢变化,由最初的首粗圆、足细圆发展到如今的首方足圆。从考古
资料上得知: 明代以后,首方足圆的筷子经过变形处理形成了不同的外观造型,如在山
西太原出土的明代象牙筷子首圆尾方,顶部呈四棱锥形状,而足部则被搓成麻花形式,
民族文化○这样的造型特征使筷子刚直硬朗的外形更赋予动感; 其次,明代四棱银链象牙筷子的筷顶由银链相互连接,起防止丢失的作用,形成链接式的筷子形式; 最后,民国初期的兽骨镶银双节筷,因兽骨短所以在相接处镶有细螺纹和银环使两节旋接组成,这样的串接
形式可以改变筷子的长度,非常巧妙。
从材料工艺上来看,筷子的制作工艺基础以手工制作为主,经过适当的工具加工,上等的美材配制,精巧的工艺创作而来。在制作筷子的材料种类上约可分为金属、玉石、
牙骨、竹木、密塑等五大类。“先秦时已有象牙 (象箸)、玉、金等材质,其后又有银、
犀、骨、包金 ( 银)、镶玉 ( 犀)、木 ( 乌柏、紫 檀、黄 檀、红 梨、黄 梨、冬 青、楠
等)、竹 (湘妃等多种)、漆 ( 竹、木胎)、铜、铁、钢、合金、陶瓷、人工合成材料等多种。”
而现在使用普遍的属竹、木两种材质,因其不仅纹理美观,对人体健康有益,且是如今提倡广泛应用的绿色生态材质,所以在其制作工艺上尤为精致。小小的筷子制作工艺相当繁杂,以竹筷子为例,前期经过选材以毛竹为最佳,然后备料时修整,分割成筷子的长度,利用篾刀将竹子破坯,最后消毒杀菌清洗。这些仅仅是前期准备,在中期将竹坯表面光整处理,坯晾晒,打磨成型。大体制作完成后,后期细节处理上完善筷子的美观,在局部和整体上漆,再将其打磨印花修整精致,最后包装验收。整个制作流程细致而繁琐,但井然有序,各其职责。
从结构制作上来看,筷子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其长短、粗细结构已有了一定的规
范。现在我们通常使用的筷子是首方足圆,一般长度在 22 厘米和 26 厘米左右,这一长
度与人的前臂 (肘关节至腕关节) 长度相当,首径约为 0. 5 厘米到 0. 8 厘米之间,足径约
为 0. 3 厘米到 0. 6 厘米 (视质料硬度大小而异)。这样的结构改造就其上部方形设计而
言,首先摆放在饭碗和桌子上不易滚落,其次在夹菜时增加手与筷子的摩擦力不易滑落,
方便操作,且在工艺上比圆形更易刻字雕花题诗。而筷子的下部圆形设计主要优点是防止筷子与嘴唇接触时减少对嘴唇的摩擦,更易入口。最巧妙的属筷子中间部分方圆形式的过渡,结合的自然而流畅,使筷子整体形态设计精巧、美观和简洁。
3.云筷的审美特色
郭沫若在 《周代彝铭进化观》中提到:“铸器之意本在服用,其或施以文镂,巧其形制,以求美观,在作器者庸或于潜意识之下,自发挥其爱美之本能,然其究极仍不外有便于实用也。”这句话说明在彝鼎器初起时,通过增强 “服用”即器具的实用功能,巧其形制,施以文饰,达到美观。也就是古人在创造物品时,将物品的实用和美观合二为一,实现审美与致用的统一。而筷子是这种传统美学的经典样式,其在造型上始终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 “衡中求变”,即在变化中追求均衡,如筷子方圆之间的结合。造物设计中寻求 “方与圆、曲与直、盈与亏”等形式上的对比,如筷子的方与圆、粗与细、大与小,刚与柔,且在夹菜时筷子一根动一根静,动静结合互相转化,无不体现 “阴阳平衡”的心理特征。这种对立中寻求统一,实现 “物我两合”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传统器具形态设计的审美标准。除了筷子的形态美之外,其在工艺和材质上始终贯彻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个在中国传统设计中重要的工艺美学观和价值标准。俗话说 “美食不如美器”,工艺精美的食器配上美食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中国传统饮食器具中的装饰纹样是审美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们精神审美需求的表现。“纹饰是以形式美的法则直接演绎出纹饰,即将自然形的素材进行变化,一方面是使纹样能适应器物造型和材料、工艺制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种变形的装饰样式。”古代食具筷子的工艺美可谓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如筷子的装饰题材广泛,集诗、书、画、雕刻、镶嵌、烙、印于一体,表现力尤为丰富。下面详细列举几种筷子外观装饰的技法以此感悟工艺美的魅力。
筷子承载文化
在云南北部的高原上,一条雪线横亘其中旬而过,雪线两边黑白分明,一边是树木,一边是皑皑白雪。雪山横亘千里,云雾缭绕,白雪遍地,雄伟壮观,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便是梅里雪山,雪山上村落里,人们吃饭所用的筷子是白色的骨筷,因为那里气候恶劣,普通木材制成的筷子耐不住严寒,而骨筷则恰恰相反,坚韧的材质,洁白的外形,承载着云南梅里雪山的文化。
云南也是我国的花卉之乡,植物的王国,云南花卉的影响早已名扬海外,现在欧美许多国家种植的杜鹃、山茶、百合等很大部分来自彩云之南。在云南本地,有一些人家使用的筷子更是别具一格,这些筷子是由茶树的枝干做成,用这样的筷子进餐,仿佛每一口都有茶的韵味。
简单的筷子,却传承着一个民族千年的文化,而历史悠久的云南,那里的筷子,更是承担了悠久的云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研究云南的筷子,正是研究云南的缩影,而只有了解了云南,才能更好地體会到云南那一双小小的竹筷所蕴含的厚实底蕴。
新时代的气息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云南也出现了新的气象,新一批的工业和商业热潮,正在席卷 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快餐文化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环顾新的云南,我们不难有些遗憾地发现,毫无特点的一次性木筷正在伴随着快餐一同冲击着我们悠久的筷子文化。在餐厅里,大街小巷的小吃摊中,我们再也难以发现造型优美的筷子气息,但筷子文化是无法被取代的,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筷子进入了千家万户的家庭中。
筷子中的新云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俗话说“盛世收藏”,在富足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对收藏的爱好,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筷子,更是成为了收藏界耀眼的明星。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颗明珠,那耀眼的银饰总是让人久久回味。在西双版纳的苗寨里,可以买到用于收藏的银筷,雕工考究,色泽亮丽,质感十足。新时代是一个富足美好的时代,筷子的收藏更是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历史在发展,但过去的艰苦岁月新一代人也不能忘怀。所以在新的云南,成年礼上,有的地方长辈会赠送给晚辈一双精美的筷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有可靠的伙伴,和生活上的衣食无忧。
结语
筷子作为中国重要的饮食文化元素,其历史源远流长。就单单从我们民族独特的筷子历史这一点,就能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现在,面对着来自世界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毫不夸张的说,筷子文化不仅捍卫着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更是引领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云南的筷子便是最好的佐证,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无论有多少高楼大厦林立,一双小小的筷子,却依然饱含着浓浓的云南民族文化情怀,我们相信,无论时代做何种变迁,云南的筷子,永远是云南的一个符号,它将为每一个行走在世界舞台上的云南人打上中华的烙印,更会在世界的面前展现云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第二作者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