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画中探索儿童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喜好
2015-05-30郭曦
随着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儿童成长的越发关注,儿童题材动画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可以打动儿童的动画却鲜于面世。而角色造型则是决定一部动画好坏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应当从儿童画中分析儿童的真实感受和儿童题材动画的需求,设计出看似简单却具有鲜明个性和亲和力的角色造型才能受到儿童的喜爱,让儿童从动画片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研究动画角色造型最好的切入点无疑就是观察儿童画,自2007年起本人在启蒙美术老师张蕙芝老师的指导下,以边学习边教学的方式在市工人文化宫利用业余时间辅导了一批儿童画儿童画。借此机会对儿童以及儿童画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儿童对角色造型的喜好
首先笔者发现儿童所画的儿童画,全都没有按照正常的比例,而是按照他们的兴趣和想法来随意发挥的。而且即便笔者和稍微大一些的儿童说些人物的比例关系,他们画出来的人物依然让人吃惊不已,且更多的是惊喜,大家可能会很难想象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归纳出如此简洁又生动的造型。
儿童笔下的人都像个“棒棒糖”都是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体,而且任何儿童的任何一张画唯一不会缺少的形状就是圆形。另外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兒童在画画的时候都会先从头部开始画起。先画出一个大大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可以是三角形或者是别的什么不规则形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画不出的。接着他们会在这个形状中填图上小小的点点状的眼睛,有时候一个圈或是一条线就算是嘴巴了,而对于鼻子的刻画很多儿童会完全省略掉。至于耳朵对他们来说就更是可有可无了。身体部分的形态更加五花八门,几个“钩钩”或者椭圆形就可以代表四肢了。虽然这种可能是颠覆了大家思维逻辑的画法,但是这样的造型非常的生动有趣,让人喜爱不已。
儿童画和儿童心理的分析和总结
(1)儿童对圆形的偏爱程度远远超出其他形状,折线和一些相对复杂的形态出现的比较少。这是由于圆形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和完满的,对儿童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和安定的暗示,而带有折线,棱角的形状会传递给儿童一种尖锐不安定的感觉。这也是圆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动画经典造型中从来不会缺席的原因。这方面的结论给于笔者在后面的儿童动画造型设计上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2)儿童的画中出现的大多数都是他们喜爱的、熟悉的、了解的并不是他们所看到的。儿童更加喜欢画人物、动物、天空、太阳、云朵、房子、小花、小草等等美好的事物。因此笔者认为在动画造型设计当中应该要注意这个方面,应当设计一些阳光向上的,儿童熟悉的并且喜欢看见的事物,而不是创造一些另类个性的造型。
(3)儿童喜欢一些看起来一目了然的造型,原因是因为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都不及成人,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繁复的信息儿童在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这样也会降低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动画造型上还应注意尽量的概括,设计一些的简单又有力的造型,因为这样的造型会让儿童的记忆更加深刻。比如说圆形,可以回忆一下,一些在人们脑海中记忆深刻的动漫形象大多都和圆有关。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大大圆圆脑袋的大头儿子;《机器猫》中的机器猫脑袋是圆的,鼻子是圆的,手、脚是圆的,就连机器尾巴都是圆形。如此经典的造型不得不说圆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角色造型的时候能够利用圆形做文章,再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儿童对色彩的喜好
人们可以把眼睛所看到世界划分为形状和颜色,和形状相比,颜色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感受可能更加的强烈,这是因为人的眼球更容易被颜色所吸引。所以对于儿童角色造型来说,色彩的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部儿童动画中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那么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样一部儿童动画无疑会给儿童的心理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让他们产生害怕和忧虑的心理。所以对于儿童喜欢看到什么样颜色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通过儿童在儿童画中所用的颜色特征,借由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分析他们对色彩的喜好。
1.纯色是儿童画中最常出现的颜色
调查显示儿童在婴儿时期最乐于看见的颜色就是红色,一个穿灰色衣服的人和一个穿红色衣服的人同时站在婴儿的面前,他的目光一定是跟随穿红色衣服的。当代美国艺术理论家史劳申也曾说过:“在绘画艺术的表现上,如果说素描是属于理智方面的,色彩则可以说是属于情绪方面的,色彩能更多的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反应,这是素描所不能替代的。”
笔者在评析儿童画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儿童笔下的色彩是那么美妙,令人惊叹,是成年人无法想象和模仿的。儿童在使用色彩的时候更像是做游戏,他们会突发奇想并且喜爱大胆尝试。儿童就是感性的代名词,你会发现他们在选择颜色的时候绝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爱好来的,在上颜色的时候通常都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他们首先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色彩。
现实生活中比较混杂的颜色在儿童看来很难理解和识别。一些颜色间的差别,复杂的色彩,过渡颜色,中间颜色,他们接受起来比较复杂,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决定的。但是成人在色彩的选择上绝大部分会根据个人的经验来定位,这样的选择方式就会比较模式化,而忽略了最自然最纯真的色彩。而儿童绘制的画色调明艳,色彩纯粹,对比强烈,经由他们搭配出来的颜色充满着奇幻的色彩,越是鲜艳明亮的颜色越受到儿童的喜爱,因此从儿童画中可以推断出纯色是他们最钟爱的颜色。
2.儿童感兴趣的颜色
想要了解儿童感兴趣的颜色有哪些,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看他们的作品当中经常出现什么颜色。于是笔者把收集到的儿童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和总结,首先笔者把很多幅儿童画集中排放在一个版面中,接下来笔者站在稍远一些的位置观察他们使用颜色的特点。
从这些作品上看儿童最常用的颜色是红、黄、蓝和绿了。可以通过光谱和光波来分析一下他们的这一用色规律。红橙是可见光波较长的色彩,绿色和黄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无论是传播速度上也好还是波动性上也好,光波无疑是最强的,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处于光谱最长一端的原因。人类的眼睛对于绿色和黄色的光线是最为敏感的,因此这也是最先会被儿童捕捉到的色彩,所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们会喜欢这些颜色了。这一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任何国家的儿童,因为色彩是没有国界的。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和总结不难看出儿童对一事物的观察和了解与色彩密不可分。他们都是比较感性的,对于他们来说,从颜色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一些五彩缤纷的颜色首先在视觉上就可以抓住儿童,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进一步的去探究和了解的欲望,这也是色彩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因此在角色造型设计当中应当抓住儿童的这一兴趣点,多使用纯色,一些明亮的饱和度高的色彩也是很好的选择。避免使用明度较低,暗沉偏灰的颜色。把握好色块的大小,色彩的分配比例,忌用太过于凌乱的色彩搭配,因为这样会扰乱儿童的视线。笔者认为需要在饱和的色彩中找到一种平衡,创作出可以受到儿童喜爱的作品。
结语
论文通过对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和探索,从儿童画中分析和儿童对于动画角色造型的喜好,同时分析出儿童对儿童题材动画角色造型的真实需求:(1)钟情于比较清晰的图像(2)和文字相比更喜欢看画面(3)对于活动的图像更加感兴趣(4)更容易对自己所认识和了解的东西产生兴趣(5)平直的线条和弯曲的弧线相比更喜欢弯曲的弧线。即那些看似简单却具有鲜明个性和亲和力的角色造型,才能让儿童题材动画真正走入儿童的世界。
(作者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
作者简介:郭曦,女,籍贯安徽合肥,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动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