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是班级管理中的润滑剂

2015-05-30豆祖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后进生爱心教室

豆祖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八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想建设好班级,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关注,要想对每一个学生都关注,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睿智的思维能力,要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不同的学生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要很有爱心,用爱去打动学生,要求很强的责任心,不仅仅以老师的威严震慑学生,更重要的是用爱心去真正的感化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所以作为一个好老师,用爱心去和学生交心是很重要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只有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了爱,他们才会懂得怎样去爱别人。这样的管理才真正的有效。老师不仅仅是教书的,还应该是育人的心灵工程师。

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犯错误是允许的, 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有一次,有两名学生在教室玩耍时不小心将教室窗台上的花盆打碎了,当我到教室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只见那两个学生不知所措地站在被摔碎的花盆旁,大家的目光都怯怯地投到我的身上,看我怎样处理这两个学生。我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询问他们是否被划伤了,告诉他们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在教室里不能打架,追逐,当我拿起笤帚收拾碎物时,他们赶紧帮着我收拾,他们没有想到我不但没有批评他们,反而还那么关心他们,都低下了头,脸也红了。其实,在心理上宽容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爱。由于学生幼稚、不成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教师也是意想不到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所以,我们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很多时候,宽容和鼓励比惩罚更加的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犯错误就被打入冷宫的话,那么还要教育作什么呢?但是,如果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孩子,理解他们,加之正确的引导和真心的关爱。相信他们一定能从错误中进步的,并且也会学着去宽容别人。鼓励多一点,批评指责少一点,任何人都喜欢听到表扬的,谁都不愿每天听到的都是指责。同时,当学生受到表扬后,他们会用自己的一些行为去捍卫这份荣誉,这样就可以使得他们进步的更快,做的更好,我是这么认为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求老师要有爱心,用爱心去管理。

作为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于班里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羞于表达、集体活动也是随大流,很少出头露面也不违反纪律的学生, 往往不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抓两头,带中间”。这种方法使教师经常关注的是优秀生和后进生,对优秀生不用说,从心底里喜欢,有时甚至偏爱,对很多方面都给予肯定。对后进生来说,教师当然不敢放松,这些学生的一举一动,时时处处受到注意,生怕他们闯祸,惹乱子,后进生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但对于中等生,情况就大不一样。由于中等生人数多,教师对他们只是精线条地管理教育,对这些学生的思想、学习、情绪反映等一般不那么敏感,工作也不细致。尤其一些不善于表现自己、不调皮、不捣乱的学生,常被教师遗忘。有一次,我听到有一个学生说他念了几年书,没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过他, 他更没有和老师一块谈过心。他还说如果老师多提问几次他,或许他还能考上更好的学校。此后,我常常提醒自已要关注“中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他们。只要是学生,你都应该让他们感到你时时地在关注他们,关心着他们,爱着他们。学生毕竟是孩子,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对象。当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许多可爱之处,你不能不去爱他们。在我教过的班上有一个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当老师提出问题要他回答时,他非常紧张,不知所措,仿佛比劳动干活还费事,有时他担心会叫到他,经常上课头不敢抬高,也打不起精神。面对这样一位学生,我不是每次先叫他,后批评,而是默默观察他,因为我从他身上找到了“闪光点”,每次劳动时,我看见他最积极、主动、胆量也大,并且有组织同伴的能力。我便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大力表扬了他,说了一些鼓励性的话,还选他当了该班的班长。从此,我发现他连走路都有精神了,上课能专心听讲,还多次向我问问题。在他的眼里闪出了孩子那种天真烂漫的光芒。尽管基础差,但从这次开始,他认识了什么是学习,自己知道有问题就问,不会写的就抓紧时间写会。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我发现他变了,现在他再也不为上课发愁了。

班级管理要细致入微,融入爱心,但不能包办代替。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以前的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一是班内大小事务皆由班主任包办,管理力量过于单薄,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二是学生被动接受管理,师生往往处于“管”与“被管”这一矛盾统一体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自尊心受到一定的伤害,有的学生不愿接受管理甚至与老师搞对立,这种反弹现象的出现使管理很难奏效;三是单凭热情一味苦干,缺乏统筹计划和明确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理又忙又乱,疲惫不堪而收效甚微。反思之后为打开班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我借鉴了一些先进经验,开始了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性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适应走向社会,迎接激烈挑战做好准备。

教学管理无止境。学生是千变万化的,是动态的,有丰富情感的个体。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了解,去沟通。而作为班主任,其工作更是涉及方方面面,可谓无孔不入,如何更高效地开展工作,还需要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索、实践、多动脑筋。但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老师,最重要的就是用爱心去管理自己的班级,让学生体验到爱,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就让我们用爱去做我们班级管理中的润滑剂吧!

猜你喜欢

后进生爱心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爱心树(下)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