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囧”回归

2015-05-30吕冬云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5期
关键词:童童昵称绰号

吕冬云

前不久,班中出现了一股绰号风波,我和孩子们曾一度可以用“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囧”来形容,郁闷、无奈。绰号可分为善意的昵称及恶意的侮辱性绰号两种,前者被大家认可,甚至是希望得到;而后者就让人觉得“囧”了。从字源上来说,“囧”的本意是光明。绰号事件一波三折,我从中抓住了机遇也迎接了挑战,成功让“囧”实现本意的回归。

经过

看似风平浪静

一天课间,童童委屈地告诉我有男孩叫她“鸡头”, 我不禁和她一样拉下了脸——觉得“囧”极了。安慰了童童,我去了解原因,原来这几个男孩是因为她的名字发音很像“鸡头”,就顺口喊了。同时,他们感觉被童童追赶挺好玩。此刻他们认识到了错误,并答应向童童道歉,我也没有严厉地批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二天中午,童童的《家校联系册》上有这样的留言:“童童被同学叫绰号,很不开心,回家要求改名字。在没有得到老师主持正义的情况下,童童选择了暴力解决问题。如果老师不能很好解决,家长只能参与其中,不顾颜面了。”暴力?家长参与?我找来童童了解,原来还有几个男孩子喊她绰号,她生气地用力踢了他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来此事应该在全班面前好好引导。

班队课上,我请了几位孩子介绍自己的大名小名,让大家也来叫一叫,孩子明白同学间互称小名也很亲切。“除了大名小名,你们还有别的外号吗?”我追问。韬韬的外号叫“小书虫”, 牛牛还叫“小棋王。”……大家明白了用优点取的绰号让人喜欢。“如果你被别人取了不好听的绰号,怎么办呢?”孩子们想了许多好办法来解决:耐心劝告,告诉老师,不理会,给自己取昵称等等。此时,童童发现了还能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她遇到的问题,我俩心照不宣。下课时,很多孩子用昵称喊对方了,谈话课成功将绰号风波平息。

风平浪静

这天晚上,我电话得知童童爸爸出差,妈妈加班。我一直等到童童妈妈下班时,及时通过QQ将童童在校的情况告诉了她。童童妈妈很开心,从保姆口中得知孩子回家非常开心,早早做完作业睡下了。随后的几天,我都刻意用孩子们上课时的雅号来称号他们作为奖励,孩子更开心了。班级里取绰号现象随之无影无踪。

从几个男孩给童童取绰号,到童童采用暴力解决问题,到最后家长对老师工作的质疑,导致这个小矛盾的层层升级,核心问题时在于生生、师生、家校、亲子之间沟通的不顺畅、不及时所造成的。

1. 生生沟通。给别人取绰号时是一种自我情绪的体现,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获得一种交往的成功体验。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妥的,不仅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也伤害了对方。而童童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对这个绰号的厌恶,首先,没有告诉老师,其次采用了暴力,这种极端的情绪表达方式显然是不妥的。学生在学校与同伴交往得顺利,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获知同伴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交往、收获更多的交往体验。

2. 师生沟通。在学校里最主要的是师生沟通。一对一的师生沟通,一对多的师生沟通。一对一的沟通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朋友,这样会更成功更顺畅地获得引导学生成长的要素。在一对多的沟通中,身教重于言教,谈话课中采用一种故事法、合作法,并发掘正能量,扩大正面引导,缩小负面强化,这样的沟通会让学生获得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3. 家校沟通。短信、电话、QQ和《家校联系册》等让家校沟通更加便捷。童童被取绰号的事我没有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是通过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抱怨言行才得知此事,他们多少都会有些细节上的误会,出于对孩子的爱护而对老师工作有所质疑。在这我思考两个问题:孩子在学校发生的哪些事情应该反馈给家长,哪些不需要反馈?如何才能让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更加了解?

4. 亲子沟通。童童的父母工作忙碌,很少有时间陪她,童童在家几乎都是和保姆一起。爸爸性子急,缺耐心,每天和童童沟通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一开口就是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妈妈经常出差加班,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陪童童。久而久之,童童有时选择不和家人沟通在校情况,这也就导致了童童爸爸对我工作不了解的误会,对女儿成长关注的偏差。

(1) 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同伴交往方法的习得。绰号现象在小学中段是常见的。取绰号是因为学生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不懂得如何获知同伴的想法。由于这个障碍,导致了同伴交往的矛盾激发,导致了同伴之间交往方式的错误,减弱了同伴交往的有益性。究其根源,作为班主任的我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交往情感需求,可以直接告诉他人自己的想法,和同伴商量如何选择玩耍的游戏,主动征求同伴的意见等。这也是一种实用的同伴交往本领。同时,我在全班面前没有提到取和被取绰号孩子的名字,这是一种必要的保护。保密的尊重比公开的批评要更值得推崇。

(2)发现正能量,营造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班集体环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能带给学生强大的成长动力,这种正能量的积蓄是班主任必做的功课。这次的绰号事件让“囧”回归到本意:光明,这也正是一个正能量的转化过程。我着重选择了昵称作为引导的主要方向,让每一位孩子在发现自己优点的基础上取个昵称,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互称昵称,不仅营造了一种轻松温馨的班集体氛围,也弱化了孩子们对侮辱性绰号的印象。从一个侧面让他们思考同伴的情绪体验,也通过换位思考来引发他们在交往中对同伴想法的了解。

(3) 从点到面,选择正确的问题解决对象。进入三年级,“打小报告”的孩子明显减少,说明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在提升,对于一些矛盾他们能够自己解决。一旦出现孩子向老师反映情况,老师要及时地进行了解,判断问题的对象是一人、几人、还是全班,根据问题涉及到的对象进行沟通人员的确定。相比之下,个别沟通往往能够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绰号风波,或者班主任预设问题可能会波及全班,或是需要寻求正能量来加以引导,借此营造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就需要在全班面前交流。

感谢这场绰号风波,让我发现其实“囧”并不是郁闷、无奈,而是一种光明在等待。

猜你喜欢

童童昵称绰号
与绰号握手言和
十二星座专属现代昵称和古代姓名
给别人起令人不快的绰号也算欺凌!
童童的老爷车
暑假作业
名字在左,绰号在右
你爸妈的QQ昵称是什么?
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他昵称
快乐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