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多层次校企融合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整合探析

2015-05-30姚文宽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多层次校企融合工学结合

【摘 要】针对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应当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建立仿真的实训基地和国际贸易模拟公司,提供相应的实训软硬件设备,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性课程的整合体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 工学结合 校企融合 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63-02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理论教学应当是辅助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应当是主要的。但是在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往往占据主体地位,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反之,实践性课程体系则处于辅助地位,并且实践性课程在开设中往往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结构零散,没有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本文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探讨多层次校企融合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整合。

一、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实践性课程缺少整合。尽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实践性学时不能少于50%,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对实践性课程学时要求达到上限66%,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院校的实践性学时不能达到50%。造成实践性课时不能足额开设的原因是教师缺少实践教学经验,校外实践性教师引入不足,实践性课程体系未能构建。另外,实践性课程往往是伴随着理论教学体系,例如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国际商业单证英语、国际贸易合同写作在本科教学模式中就是一门理论课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过是增加了若干实践性学时,就成为高职实践性课程。因此高职实践性课程体系是零乱、分散的。

(二)校内实践性课程开设缺少科学依据。校内实践性课程应当是在学生具体就业的岗位群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将学生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工作模块,每个工作模块形成一个校内实践性课程。但是,目前实践性课程往往只是在本科理论课程体系中生硬地加上若干实践性学时,衍生成实践课程体系。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整合思路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练习中学习,而且是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相结合。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性课程开设。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性课程开设,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是基于企业工厂和职业学校双重培训实现的,但是在我国工学结合的模式中并不具备“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企业工厂只是要求学校提供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并未向学生提供培训岗位,因此高职教育很难做到双元模式。生产性的培训模式或者实践性的培训模式是高职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借鉴的,学生从事的专业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岗位,通过学生具体的工作岗位及与之相对应的技能倒推出相关实践性课程。学生通过工作导向的教学模式学习相关的实践性课程后,再进行综合实训,达到全面掌握国际贸易技能的目的。

(二)推行课证深度融合。推行课证深度融合,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与实际业务之间联系还不够紧密,尤其是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将国家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单证员、外贸会计、国际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秘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综合素质证书纳入专业人才质量指标体系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

(三)为实践性课程提供相关的硬件支持。国际贸易商务单证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在面试过程中,企业往往会要求学生填写相关的外贸单证,学生在工作初期接触到的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要求能够准确填写外贸单证或者根据外贸合同修改相关信用证。因此能够准确地填写外贸单证是国际贸易首要实训技能。在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相关的全套国际贸易单证资料。对外经贸大学开发的simtrade软件是目前进行国际贸易实训较为成熟的软件,不仅包括有全套的国际贸易单证,还涵盖有成本核算、出口退税等国际贸易成本核算方式,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磋商、谈判、外贸制单、外贸跟单、外贸结算等相关的国际贸易总和实训。另外,国际贸易实训室还应购买国际金融模拟软件,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市场外汇交易的规则、外汇交易技巧和国际贸易外汇避险机制。国际贸易谈判软件也是组建国际贸易实训室必备的软件之一。

国际贸易实训的演练模式一般有手工演练、电脑模拟、角色扮演等模式。手工演练是国际贸易实训最常用、最基础的演变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外贸单证进行演练,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国际贸易全套单证分发给学生,由学生进行练习。手工演练的好处是实训室投资较少,效果明显,缺点是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实训,搜集全套外贸单证需要较多的前期准备工作。电脑模拟是目前运用最普遍的实训模式,一般学校都是以相关国际贸易实训软件为基础构建国际贸易实训室。电脑模拟的好处是,教学软件的单证是由外贸行业的专业与企业共同协作缮制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另外也大大减少了教师前期的准备外贸单证的相关工作。角色扮演是目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一个前沿方向,学生在模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海关、商检、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的模拟,相互配合,完成一个综合的实训过程,学生在实训中还能掌握外贸函电、外贸磋商、成本核算等相关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角色扮演对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也需要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流程的知识。

三、多层次校企融合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整合

(一)校企合作整合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有掌握较强的实践性技能才能解决与社会对接、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校企联合办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性技能的问题。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将进行专业学习并且在校内进行过专周实训和模拟公司实训的大三学生派往公司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生既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全面的技能训练。校企合作还使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联合编制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编制国际贸易实训教材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校企融合,学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走访企业的专家,企业应当按照“订单”式的培养要求提出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人才课程的培训内容。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还体现在对国际贸易师资的培养上,国际贸易教师普遍缺少专业技能,这可以有效地通过校企合作,指导老师到企业进行定期锻炼的方式解决。

(二)建立“模拟公司”整合实践性课程。针对学生在企业实训实践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建立“模拟公司”进行综合实训。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第一,国际贸易流程会涉及企业的账簿、资金流向、存货、财物等资源,企业担心商业秘密会泄漏,因此在实习过程中一般不愿意对学生提供这些信息。第二,学生在实习中对于各个贸易环节学习的时间往往很短,因此实习流于形式。第三,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实训基地少、实习岗位缺乏的情况,一个实习岗位往往要安排多个学生进行实习。第四,缺少实训老师的指导,校外实训基地的工作人员往往只熟悉本职的工作岗位,对于国际贸易整个流程缺少系统的了解,在实训过程中缺少从总体上把握实训环节的技巧,缺少一套系统的实训体系。因此建立“模拟公司”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模拟公司是德国工学结合模式的一种创新,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公司进行实习产生的业务风险和成本损失。按照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工作模块的海关报关、会计、金融、财务、都可以采用“模拟公司”的模式。模拟公司有效实现工作过程与单证的融合。国际贸易实训课程也是以业务流程和单证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可以很好地融入“国际贸易模拟公司”中。“国际贸易模拟公司”一般会拥有一套国际贸易公司完整流程的票证资料,将国际贸易岗位具体分解为单证员、外贸会计、外贸经理、银行结算、报关公司、商检部门、税务等部门。学生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反复实践,直至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能,避免了学生因此时间仓促不能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缺陷。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公司”模式可以很好地把实践性课程和专周实训整合起来,进行课证融合的模拟公司教学模式。由于“模拟公司”与现实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现实公司会不断与外界进行业务交流,资金核算、外贸业务、报关报检、银行结算等处于动态过程。但是“国际贸易模拟公司”运作过程处于封闭的静态环境,资金核算、外贸业务、报关报检、银行结算等业务流程处于周期循环使用,因此要对模拟公司业务内容时时进行动态调整,使之与现实公司接轨。因此,在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公司”时应当以现实公司为依托,与现实公司经常进行业务沟通,通过现实公司的中介功能,实现“国际贸易模拟公司”业务的动态化。

学校要建立“模拟公司”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拥有建立“模拟公司”的相关资金,建立模拟公司需要一定的教学设施,购买多媒体投影仪、电脑、模拟公司业务软件等教学资料。没有相关资金的支持,很难建立“模拟公司”。第二,要有在企业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训教师。校内“模拟公司”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从校外企业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周实训的方式解决,或者将校内老师派往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应当以按照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相关的实践性课程模块,为实践性课程建设相关实训室,加强实训室软硬件建设。按照多层次校企融合的模式,既要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外聘老师进行教学,同时安排老师到企业中去实习和培训,也要以模拟公司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实践性课程培训。

【参考文献】

[1]张润琴.“探究训练”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2]肖扬.实践案例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3)

[3]田园.国际贸易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3(9)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教学改革课题(2012JGA385);2012年广西教学改革课题(2012JGB387)

【作者简介】姚文宽,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多层次校企融合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构建多层次外语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校企融合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模式探究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多层次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