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校生特点及转变职教理念

2015-05-30张玲雅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校生职业素质职业教育

张玲雅

摘 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社会各方关注的话题。但是,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制定较长远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从多方面入手,才能不断取得实效。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把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高素质公民作为重要目标。

关键词:职校生;职业教育;职业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只有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增进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紧迫。这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基础性的工作。职校生有其特点,职业教育将会有别于传统教育,究竟怎样进行职业教育呢?首先得对我们的职校生进行一定的分析,了解了他们的特点才能进行正确的教学和管理。那么,目前职教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

1、知识基础不扎实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招收的生源以初中生为主,但这部分的学生也基本是考不取高中或上不了重点高中的学生。所以在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之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不是特别扎实,这对后期的职业教育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学生年龄偏小

一般升入职校的学生,都是初中生,还都不满十八周岁。所以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于自己上职校的目标和前途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实施方法。这样将导致在学习中没有动力和目标。而职校的环境和管理体系和义务教育期间的管理有一定的差异,年龄偏小的他们不但要面临学业的压力,还要离开父母独立的生活,将要面临很大的挑战。

3、“问题”学生较多

由于中考筛选制的原因,很多上职校的学生都是不但成绩有差距,在个人性格上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有可能成绩还行,但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只能选择职校学一技之长,早点工作好解决家庭问题,但这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从而产生自卑感。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尚可,但性格、习惯过于“个性”,给学习和生活管理带来很大的阻碍。

针对职校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怎样让他们顺利地从义务教育阶段过渡到职业教育阶段呢?尤其对这些职校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性格完善进行怎样的引导呢?下面结合我校的一些实际情况简单的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1、理论教学职业化

职校学生虽然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但职业教育有别于传统的理论教育,我们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前,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和能力,将原本深奥的理论教学简单化、实际化。以基础化学教学为例,对根基薄弱的学生讲解有机化学,不但教学进度慢,而且学生还不能完全接受。但在职校阶段,所有的基础理论教学应该都是为中后期的职业教育服务的,所以,化学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班级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以后就业的方向,来分解本课程。比如,对于我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基础化学可以帮助学生对进出口货品进行正确的辨别与分类,这是该专业学生将来必做的工作。所以化学老师在讲解前可以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讨论,筛选出该专业学生在化学基础中应该掌握的的部分。然后在实际的教学中由浅及深的引导学生加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的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不能再像义务教育期间按部就班,不管将来用不用的了都一股脑的按教学计划灌输下去;也不能像高等教育那样理论一箩筐,对学生的理论研究有很高的要求,这样老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无趣。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以职业学生为本的职业化教育,教授给学生的要与其就业工作岗位直接挂钩。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2、职业教育素质化

由于职校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所以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不能体现良好的素质。但职校生的年龄虽然比较小,但可塑性比较强,学校及老师要在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好。对于来职校学习有自卑感的学生,我们要进行鼓励、疏导,比如,我校经常带领学生参加招聘会,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回校给在校生做一些报告,让在校生看到职业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也一样有好的前途,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职校生在当今社会不再是玻璃瓶中的昆虫,有光明而没有前途。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是只能当工人,当打杂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别,两类学校出来的学生的优劣势是什么,职校生能做的、会做的是什么,职校生的就业前景在哪里,而为此我们职校生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职校生在社会上也有参与竞争的能力,我们要不断树立学生的这种自信。现今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集体中往往不能有很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所以在职校期间,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不断调整培养学生的这种集体主义观念。比如,在我校的职业教育中经常会有实训操作或岗位模拟,这种场合和时间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为以后的就业和社会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而是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3、学生管理人性化

职校生与高校学生的结构和培养方向都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自然就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学生年龄小,不能像高校那样相对自由化的管理,而且在职校内所谓的“问题”学生较多,那么学校和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和管理学生。对于特殊的学生要特别对待,但我们的“问题”学生绝不是无可救药的差生,职校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所谓“问题”的出现还是由于心智不够成熟。老师要分析自己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的优点不断发挥、不断延展,例如,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经常找学生谈心,从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特点等等。在职业教育中有很多技能的训练,我们发现很多职校生虽然理论学习有所欠缺,但在经过职业教育后,动手能力很强,所以在学习管理要求中,职业教育更关注技能学习的能力培养。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再像其他教育那样只将学生按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带着学生进实训场、进操作间进行学习,这样我们的管理模式也将随之调整,我们要联系职业教育的特点管理我们的学生。除了教育管理,我们大部分职校生都是住校生,所以要离开父母独立的生活学习,这时候,有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会很茫然,所以老师要格外的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们顺利地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过渡到自强自立的生活。例如,我校开展了宿舍评比、勤工俭学、各项文体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大环境、大“家庭”中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培养人,是培养高素质的、特别是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如果我们学校培养出的不是高素质的人才,那就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失去了学校教育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价值。离开了育人,学校就失去了本色。探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共性,那么首先就表现在育人上。我们说,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为学生学会做人打基础的教育,职业教育则是人的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有关成人与立业的教育,一定要强化育人意识,强化质量意识。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者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2)

[2] 何英俊,就业态势与职教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0(10)

[3] 董淑珍,职校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 黄万林,职校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6)

猜你喜欢

职校生职业素质职业教育
浅谈心理剧提升职校生生命能量的妙用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