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攀向圆满的时针分针
2015-05-30钱敏
钱敏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应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将生活还给儿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做”、结合实际情况“学”,我们是攀向圆满的时针分针。
【关键词】生活教育 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3-02
一、“话”生活教育,教育源自生活
“生活即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生活即教育”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处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就是即教育的场所。诗情画意的生活带给孩子清新的空气,滋养着孩子的身体;花草繁盛的生活带给孩子多感官的触动,快乐着孩子的心灵;神秘具象的生活,带给孩子知识的拓展,丰富着孩子的阅历。这样的生活是属于幼儿园的生活,生动而自然、神秘而富有灵气,因为我们是攀向圆满的时针分针,我们宗旨是在生活中出真知,一切为了孩子,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二、“行”生活教育,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很多时候,常听见有人说一堂课要上得好需要很多因素,老师的准备是否充分、教学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新颖有趣、教学的形式是否多样、幼儿是否有充足的经验等等很多很多。在我的世界里,非常希望有一群小天使能够围绕在我身边,和我一起游戏,我们在生活中找素材,在生活中找教具,不是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吗?
镜头一:小班娃娃家
又到了游戏的时间,姜子禾就发现娃娃家新增了几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兴奋地说:“我也有这件衣服。”鞠沁妤听到姜子禾的说话就走了过来,“小娃娃的衣服”她马上拿起衣服给娃娃穿,鞠沁妤也抱起了一个大布娃娃,她一边给娃娃套一袖一边对姜子禾说:“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吗?”姜子禾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会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针的。”说完,他们各自忙着给娃娃穿衣服。姜子禾的娃娃小,她一会就给娃娃穿好了。鞠沁妤的娃娃大,有一边衣袖怎么也穿不进焦急起来,姜子禾这时转过来帮鞠沁妤,并和鞠沁妤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小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我们就利用区域游戏让娃娃家的孩子有事可做,同时潜移默化的锻炼孩子的穿衣能力,无形中会帮娃娃穿衣服,那么自己的衣服就不成问题了。在慢慢的学习中,孩子的动手整理能力就提高了。
镜头二:大班歌唱比赛
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内向的也好外向的也好,对于老师的教学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行为,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显示,我们都应该给每一个幼儿一个平等的机会,让幼儿有机会说、有时间说。在音乐课上我效仿老师傅的经验,尝试进行一次唱歌比赛,比赛的内容是新教的一首歌曲,这一次我们不观察歌曲的演唱程度、熟练程度、节奏把握以及声音的响亮程度、动作是否到位而是让幼儿清楚的意识到这次歌唱比赛比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一小组是一个小团队,假如小组中有一个人不认真唱歌或者违反了比赛的规则,那么这样你们小组肯定会是最后一名的,如果表现出色那么就可以加分,得到奖励。
比赛刚一开始,内向的萱萱就举手问我,“老师,这个比赛我能行吗?”听到这句话我在想有进步啊,虽说这句话说得不是那么的自信,但是萱萱一向不愿意主动讲话,这一次她居然向我主动提出要求了,我很开心。于是,我慢慢走到她的身边,“放心,你唱歌声音很好听啊,这点困难难不倒你的,试试看,好吗?”并且我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以示鼓励。终于比赛开始了,仿佛孩子们都非常想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显得非常激动,孩子们都是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特别是自己有的长处,唱歌说难不难,但是一个团队就不一定了。比赛分成六个小组,由每组的小组长带领整个小组进行唱歌比赛,可以进行队形以及动作的编排,限时十分钟,令我开心的是一到正式比赛,他们都非常认真,每个人只有一次提醒的机会,第二次就得扣分,萱萱所在的第二组虽然没有其他组的小朋友表演的出色,但还是唱得很整齐,于是我设立了最佳创意奖、最佳歌唱奖、最佳表演奖,没有获得奖的小组也不需要太担心,因为我们会有很多机会的。
三、“感”生活教育,实践回归生活
以上两个镜头是我工作至今所带小班和大班发生的事情,回想起来记忆比较深刻。镜头一“教材就在身边”,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师幼两者更是无形中的伙伴,滴水可以穿石的道理谁都懂但又好像谁都不相信——孩子就好像是一粒细胞或者一滴水,他们面对生活还需要老师去引导,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做”、结合实际情况“学”,我们是攀向圆满的时针分针。镜头二“方法也就在身边”,师傅带入行修行靠个人,是的。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是能从老教师每天的带班中被发现的,他们一直在摸索实践,我们是幸福的,当然“拿来主义”我们并不赞同,而是根据需要以及孩子的能力水平“做”与“学”。
儿童本善并且好动,小小的身体迸发出的是无穷的潜能以及随着成长产生的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给孩子一个机会多问“为什么”,而不是“就是这样的”,我想生活教育的艺术就在此吧!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历史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生活就是让你知道,你需要的它有,但是要靠自己的选择,创造出生活的艺术,让遮蔽的思想走向澄明,让细微的变化走向探索,讓真实的现象走进幼儿。
稍纵即逝的童年时光如今我还在留念,我想既然自己有切身体会,趁孩子们还来得及,将美好的童年记忆留在最恰当的时光,因为“时间的价值不在于一味的强调成人的想法分秒必争,而是要看到错用时间做无用事所带来的损失是身心时事一无所有。”让孩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尽情享受时间滴答、时针分针触碰的那一刻——孩子们,我们是攀向圆满的时针分针,因为我们同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03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