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姓村的联姻模式及特点

2015-05-30杨蜜

2015年50期
关键词:特点

杨蜜

摘要:从田野调查本案中可以看出,中国村落的宗族组织之间的联姻是有自己特点的,通过对选取案例的解读,能够加强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特征的理解。

关键词:多姓村;联姻模式;特点

一、引言

宗族组织对中国社会具有非凡的意义,当然除了宗族组织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对社会结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在他的专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一书中,对东南的中国宗族制度做了社会人类学研究,之后很快它就发展成了宗族组织理论范式,成为认识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理论模式。

本文拟从河南省新野县钮寨村的家庭以及村落联姻方式入手,来深入说明在村落中除了宗族之外的社会结构,进而加强对现今农村社会结构特征的理解。

二、钮寨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与村民现状

本文所选取的个案处在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钮寨村,同时也是笔者的故乡。钮寨位于乡境西部,白河东岸,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处。钮寨村有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已达到二千多人。村子是以方形蔓延。村东、村南均为黄壤土,村北、村西均为沙土。在村子北边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河,叫白河。白河源于伏牛山玉皇顶东麓,在南阳境内流经新野,最终流入湖北襄阳并注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水。

现在村民中年轻一辈,即二十岁上下至四十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村民多出去打工,出发地以前多为广州,现在随着经济开放发展,打工地点遍布全国各地,但还是习惯熟悉的人聚居一块。如村子有人先去一个地方打工并呆上几年的话,一个村子的都随这个人去他所在的地方打工。另外现在有外资投资,也有人就近打工,方便照顾家里以及方便农耕。留守当地的多为五十岁往上的老人及幼儿,就产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所以,现在除非到过年这样的大型传统节日能在村子看到比较多的年轻人外,其他时段很难在村子里面见到年轻人。而且年轻人觉得“面朝黄土背朝天”很辛苦,所以基本也不种地,也不会种地。地基本都是五十岁往上的老人在种。这种情况也是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比较严峻。

(二)衣食住行与经济状况

我村村民均为汉民。姓氏上有钮、杨、刘、樊、李、王、谢等,其中钮、杨为大姓,刘、樊、李、王、谢等姓氏为小姓,多为从外迁来。因均为汉民,故穿衣与我省大多数汉民一样春秋着毛衣,夏着短袖,冬着棉袄,一般衣着按上衣下裤进行搭配,方便务工和农活操作。吃饭多以面食为主,早餐以面汤、米粥、玉米糊、馒头为主,早上炒菜或拌凉菜;午饭以汤面条、蒸面条为主,偶尔蒸米饭,常以饺子作为改善;晚饭基本与早饭相差不大,根据个人喜好来定。居民住房以往以瓦房居多,现以平房居多,房屋多有“前沿”(由两三块楼板的宽度),便于晾晒粮食、夏天夜间睡觉乘凉。由于交通、经济状况的改善,居民出行工具多采用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数量较十年前有大幅度下降,往往多被老年人使用。

矿产资源有白河滩内的白沙。近年来人们大力挖掘河道取沙,对当地河道影响极大。另一经济就是近六七年来乡里大力推广大葱(即称日本钢葱)。我村村民几乎家家都种植,大葱种植已经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收成并不是一成不变,好的年景与差的年景相差甚多,好的时候一斤一块多,而最差的时候只有几分,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今年行情就特别差劲,可以称得上是这些年来最差劲的一年,人们普遍亏损。还有其他一些蔬菜种植,比如西兰花、洋葱、辣椒等,这些属于小范围种植。其他种植如小麦、花生、玉米等这些四季常见作物。

三、钮寨村各宗族之间的联姻模式

笔者的村子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同村人之间结婚的比较多,就拿笔者自己来说,笔者有堂兄姊妹一共八人,五男三女,就有一兄一姊是同村结婚。没出五服的兄弟姊妹一共十五人(其中一女年幼生病已逝,现实际共十四人),同村结婚的兄弟姊妹共计四人。下面是就村子自2000年往后的年轻一辈中同村结婚的情况统计(见图表1)数字:

图表1自2000年往后的年轻一辈中同村结婚的情况统计

女方姓名女方姊妹情况男方姓名男方姊妹情况

杨振娜二女樊功连二男一女

杨丽二女刘旭涛一男

杨艳红二女刘辉一男

杨梦丽二女一男刘旭超一男

杨召灰二女一男谢晓春一男一女

杨小芬三女二男钮旭四男一女

杨焕二女一男樊信财二男二女

杨华三女二男刘先兴三男一女

钮小欣二女杨振强二男

钮静三女杨燕鹏二男

樊改凤三女杨松举三男一女

樊丽一女二男杨玲一男

刘焕香五女一男杨占举三女二男

谢建珍五女王显生二男二女

李凡二女杨召平一男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调查绘制图表。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在上面提到的村民姓氏中,通婚的有杨、钮、刘、樊、谢、王等诸多姓氏。根据对女方姊妹统计的情况来看,多为二女家中无男孩,故找一个村子的男孩结婚。在人们看来,一个村子多为知根知底,更便于自己择婿。或者家中有男孩,男孩外出上学或打工之后定居外地,不在老家,若家中是这样的情况,也会把姑娘嫁到本村。笔者的二姐就是同村结婚的,所嫁为樊姓,二娘(即笔者父亲的二哥的媳妇),就曾这样说过:俺俩闺女,老大打工找了个外地里,二女在找个不在跟前里,以后老了可难过,木咋找个近里,这样方便。俺们不像你们几家(即笔者其他的几位娘和婶),你们都有娃(即儿子),老了不怕。还有笔者一个姑姑(姑父是招亲),就这样说道:俺们这有娃(即儿子)和木娃一个样,娃上完学到广东打工,找个广东媳妇,以后也不回来了,老了俺们也不想去广东,这不是还有个闺女,叫闺女找一个庄里算了,这样老了也不怕,有个照应。同时这段话也凸显了当下农村人的养老思路,依然是靠儿子。下面是几种姓氏之间联姻的图示(见图表2):

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要找一个本村的男子为婿,以避免年老时无人在跟前养老的尴尬境地。而男子成为女婿之后,会在农忙时节或者在其他有需要他干活帮忙的情况下,自觉去丈人家帮忙。而所找男子也为不是本姓的其他姓氏,人们认为,一个姓就是一家,无论两家在实际上是否真正有关系,都不会找同姓结婚,认为这是有悖常理离,不合规矩的,人们不会采纳同姓结婚的。

四、婚丧嫁娶与杨氏宗祠

所研究村子的婚丧嫁娶和河南大多数村子基本相同。现在人们的婚姻大多数仍然是通过传统的相亲模式来完成的,所以,媒人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往往把一桩婚姻是否能成全部依赖与媒人,所以,现在说成一桩婚姻有时往往需三到四个媒人。而媒人也深知村民的心理,所以即使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不拒绝媒人的介绍,从而也保证了传统通婚圈的稳定性。

一般媒人手里平时都掌握着附近年轻单身男女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女性的信息。哪家男孩到成家的年龄了,家长都会去找媒人,首先找的肯定是说成对数比较多的媒人,认为这样的话自己孩子的成功率也比较高,但往往这样的媒人的费用也是较高于其他人。如果这样的媒人没有合适自己的情况的,才退而其次去找其他的媒人。

一般媒人根据两家的基本情况以及孩子的情况来进行匹配,先介绍两个孩子单独见见面,相处相处,如果感觉可以的话,就进行下一步,即“看家”——即女子第一次参与到婚事缔结中。在这个过程中,媒人以及女方的嫂子等亲戚都要过来男方家,吃一顿饭,这顿饭也是按娶亲的规格来要求,基本都用的是八仙桌。在农村,用八仙桌吃饭就代表着这顿饭十分的重要,因为八仙桌吃饭时的座次是很有讲究的。饭毕,要给女方一个红包,这是看家的钱,接过看家的钱后,基本也就意味着订婚结束了。经过订婚之后,就开始讨论结婚日子了,结婚日子要提前决定好,因为要“看日子”,找能人异士根据双方孩子的生辰八字来确定结婚的日子,一般都有几个选择,人们选择其中一个即可。婚礼是女儿出嫁的仪式。根据范根纳普的通过礼仪的理论,女儿在不是女儿,而是娘家的亲戚,这种转换需要通过礼仪来实现当事人及相关社会成员对社会文化的理解、接纳和认可。①通过婚礼的举行,嫁女成为 婆家一员的这样的一个身份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待回完娘家之后,人们就会自动把嫁女贴上所嫁人家的标签,就会说,谁谁谁家的媳妇,用所嫁人的名称来进行称谓,而通过回门也确定了姻亲关系。

丧礼也是同大多数中原的其他地方相似,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家庭的所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姻亲关系。这时儿媳妇娘家与女儿婆家就要来人,而且十分重视此事,并拿礼丰厚。一般老人去世之后,马上会放鞭炮,人们在半晌,尤其下午听到鞭炮声就知道肯定是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多是老人逝世。自己屋(即没出五服)的人都会前来自觉的帮忙,女性帮忙收拾做饭,男性帮忙招呼客人,主家一般因为心情不好,基本不会亲自来操作此事。而同村中其他姓氏如平常关系好,这时也会自觉来主家帮忙。家族中的年长者就担当起管事人的角色,直至此事结束。逝世的人一般在家停放三天,然后有一七到七七时间不等。

在2011年左右,笔者所调查的这个村子建了一座杨氏宗祠。据了解是一位杨姓生意人提议,然后找村子里其他杨姓人家进行募捐,根据自家经济情况,五十到几百元不等。据笔者的父亲说,自己给捐了二百,是他按一家四口,一人五十来计算的。建好后在宗祠里面的功德碑上进行记录,并刻有杨氏四代族谱。有些杨氏子孙每逢初一、十五均去祠堂祭祖,有娶妻嫁女者也去祠堂告知祖宗。甚至有外出生意者,更是去祠堂烧香告知,寓意在祖宗可以保佑自己生意成功,财源滚滚。平时有专人保管,每逢初一、十五,或者是重大节日,或杨氏子孙自家有重要事情时,可开祠堂来进行祭祀。

五、结语

通过对所研究多姓村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以杨、钮两姓为大姓的村子里,所有的联姻均是围绕着杨姓进行的。同时钮、刘、樊三姓均与杨姓互相通婚形成联姻,而且还是以女方姊妹多为女孩的情况下,或者男孩不在老家有女孩在家的情况下,同村结婚情况较多,通过案例的解析,进而加强对乡村社会结构特征的理解。(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注解:

①刁统菊,赵炳祥,刘晓琳,宗族村落中姻亲关系的建立、维护与重组[J],民俗研究,2008,3

参考文献:

[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刁统菊,杨洲,多姓聚居与联姻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2期。

[3]刁统菊,赵炳祥,刘晓琳,宗族村落中姻亲关系的建立、维护与重组[J],民俗研究,2008,3。

[4]兰林友,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5]钟庆君,村内通婚对村庄治理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10.4。

[6]周丽娜、王忠武,值得关注的农村通婚圈缩小现象[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特点
关于小学体育业余训练的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