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方块字的装饰表现性

2015-05-30刘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6期

摘 要:在当今中国,汉字已经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而是已经成为一种装饰艺术,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中。了解汉字的装饰性,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甲金文字;战国文字;秦小篆

一、汉字的由来

自古以来辛勤的中国人认为汉字是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上帝创造产物。在各类神话及史料文献的记载中,最有说服力的是许慎的观点。许慎认为是仓颉创造了文字,许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著有《说文解字》,后人称其为“字圣”。许慎在《周易》的基础上,不但论述了仓颉创造了文字,而且还说明了创造文字的简单过程,世人无不信服。

汉字创造之后,宇宙的奥秘一览无余。《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唐代著名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解释道:“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这都是出于对仓颉所创造出的文字的褒奖与礼赞。这是一种对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自身智慧的肯定。人们认为,自文字被创造出后,人类的智慧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然而生活在当代精神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的人们认为,汉字并不是由一个人创造的。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六》中说道:“仓颉之制文字,天地出图书,何非何恶,而令天雨粟鬼夜哭哉!”《荀子·解蔽篇》中写道:“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都表明汉字并不是一个人能创造出来的,因此文字的创造只是由仓颉开始的,后来能专注于此方面研究,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因此得到独传。仓颉只是代表了无数为汉字的创立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后期仓颉的形象越来越神化,更充分说明了人们对造字者的敬仰及对汉字魅力的折服,也说明了人们对文字艺术的美好憧憬,而这种憧憬在以后的各类文字中都偶有展现。

艺术没有国界,文字同样也没有国界。全世界的人无论肤色人种都需要文字来传递情感,而不同的是只有中国人认为人是创造文字的主体而不是神创造了文字。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于自身智慧文明的信心。

二、古文字形体的装饰性

(一)甲骨文字的装饰性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象形文字符号,它被认为是汉字的雏形,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对甲骨文的研究是研究古老中国文字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商代的文字材料以甲骨文居多,主要是因为商代的统治者非常迷信,任何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事情的吉凶以及鬼神的意志。虽然青铜器铸造铭文逐步兴起,却尚不及西周兴盛。甲骨文文词都很简单,大多只有一至六个字,记载制器者的族名而不是自己的名字,所纪念的先人的称号,如父乙、祖己等。晚商文辞篇幅较长,但最多也不超过。由于字数的限制,其主要功能并非为纪事。从字数较少的铭文可见,甲骨文多为象形字,如 “虎”字近于对老虎形象的简略描绘。“卿”字,像跪坐在地的两个人相互取食,仅强化头和手两个重要部位,部分用一根曲线表示。下方或标有“父乙”两字,说明父乙可能是这一事件的记录者,前者很可能是氏族标志的图腾,后者带有记事性。但这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是考古工作者根据后期的情况进行的猜想。当时的甲骨文的排列顺序已经被固定,通常是从上而下,从左到右的。

(二)金文的装饰性

西周时期金文到达鼎盛状态,春秋时期则是对西周金文的传承和延续,这两个时期是金文发展最完整的时期。西周的金文多数篇幅较长,经常有上百字。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291字,而小盂鼎虽有文字残缺,仍约有400字左右。西周后期的毛公鼎有498字,然而长篇的铭文在春秋时期并不是很多见。春秋晚期的山西侯马盟书、河南温县盟书,都保留了当时书写最真实客观的实况。盟书是用来记载极其重大的国家大事的,因此它的书写是手书文字中最正规的形态,而不是逸笔草草的随心所欲。多为朱红,也有少量黑色。与盟书相比,金文更具有装饰效果。主要表现为:(1)金文的笔画粗厚,头尾的粗细相差较小,而盟书则是粗头细尾,起笔重收笔轻,与在殷墟出土的陶片墨書上的笔画形态相似。金文笔画粗细均匀,结构端正,都是超越书写状态的美化。(2)金文中的“在”字和“天”字,均做团块状的美化,这种美化又何尝不是对文字装饰性的追求的体现?书法家临写金文时,偶尔也会将某一笔画写成一小片墨渍。春秋时期,金文的团块装饰性逐渐弱化,但即使如此,它的装饰性仍然超过文字的实用性。

装饰性的弱化并不是完全为了书写便利。春秋中晚期,每个地区都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征和不同形式的金文,主要表现在书写方式风格的差别而不是字形构造的迥异。这个时期的部分金文出现了明显的美化趋势。例如一些东南方国家的金文,字形稍显细长,故作宛曲。这种形态与笔画因象形而曲折全然不同。这种文字大大减少了其本身的象形程度。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流行过一些特殊的字体。其中最有名的鸟篆,也称鸟书。鸟书是篆书之一,其笔画像一只鸟的形状,不仅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特点,更具有深刻的象征含义。鸟书来自于我国象形书法,与虫书并称鸟虫篆。盛行于宋、蔡、吴、越等国,在青铜器铭文中比较常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毛笔书写的文字被雕刻到其他材质上,便展现出一种工艺和材质的美感。甲骨文字的锲刻干脆利落,笔画清晰,金文是在实用记事功能之外的独立美感。在现代简体文字及教育体系下,许多人并不认识甲金文字,即使认识单个的字却也不理解他的意思,因此完全靠字形的装饰来猜度文字的意思。

据史书记载,周宣王时期史官史籀编写了一部文字书《史摘篇籀篇》,部分字形完整地保存在《说文解字》中,形似西周末年的金文。人们认为籀文产生于西周末年,沿用了很长时间,最后被秦人借鉴使用。六国的文字与籀文在形式与特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古代学者认为《石鼓文》是典型的籀文,当今学者却认为《石鼓文》与西周末年的金文相近,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石鼓文》的字体是介于春秋晚期与战国早期之间的字体,因此猜测大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石鼓文》的装饰性与西周晚期的金文如出一辙。籀文又称“大篆”,是书写在小篆之前的古文字,包括近百年出土的甲骨文在内的文字皆可概括为“籀文”或“大篆”,如果再加上秦汉小篆,那么隶楷之前的所有文字,可以统称为“籀篆”。

(三)战国时期文字的装饰性

从战国时期的地形图中不难发现,六国地处东方,秦国则独霸西方。因此,这一时期东部文字都称为“六国文字”,西部则称为“秦系文字”。“六国”不仅包含了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大国,也包含了周边许多小城邦。其实六国文字并不全然相同,这不是在现代考古研究才发现的,古人对此也早有了解,许慎就说过“六国异文”。

由于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不同,“六国文字”种类繁多,有金文、陶文、简帛等。简帛的实用功能极强,体现了书写文字的真实性。相比之下,其他文字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饰性与美化作用。鸟虫篆在六国文字中最为盛行,最能代表当时文字的装饰美化性。鸟虫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楚文文化时期达到鼎盛状态,根据其不同的象形化程度,将其分成三种类型:(1)象形的鸟虫篆:文字多以鸟形为主并有多种动物的混合形象作为其形体;(2)抽象的鸟虫篆:动物形象均是已经经过简化的线条或抽象的结构;(3)奇字铭文:常见于兵器之上,字形极为简陋,主要用于装饰。

春秋战国期间,各地艺术风格迥异,千差万别,以秦、齐、楚为代。以秦国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的文字,字形挺拔有力,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以齐国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文字,字形秀丽细长;以楚过为代表的鸟虫篆则修长瑰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汉代鸟虫篆得到延续,广泛地运用于铜器、砖瓦、玺印当中。这一时期,鸟虫篆几近纯装饰化,不作具象临摹。

(四)秦汉小篆的装饰性

秦国继承了西周的文字,秦一统天下之后,为了方便大一统国家的管理,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实行书同文政策。李斯在秦国文字的基础之上,对比结合六国不同的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统一、笔画略简的新字体,称之为“秦篆”或“小篆”。秦小篆保存到现今主要有泰山石刻和琅玡台石刻,这两种都是原石原刻,其他如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都是后来人们复刻仿制的,与原石原刻差异较大,但也加强了秦代刻石的装饰和制作性。秦诏版也代表了当时的标准文字,虽同属隶书范畴但两者的书写风格迥异。秦诏版主要是为了实用,写法草率,笔画方正,转笔处不完全搭接,行款错落而刻石并非如此。诏版的字形相较之下较随意一些,有歪斜的,大小也不一致,而刻石的字形完全端正,横平竖直,字形大小一致,体现了制作的美感。刻石的装饰美化之处较为明顯,与以实用为主的诏版有一定的差异。后来的小篆创作多带有这类装饰美化的痕迹,最明显的是带有装饰性的小篆为主体的文字。

汉代的隶书被普遍推行,因此小篆的使用机会并不多。传世的汉代篆书多见于石刻,如祀三公山碑、袁安碑、袁敞碑等。汉碑篆《张迁碑额》含有明显的纯装饰美化的意蕴。这说明在汉代,篆书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古文字的形式出现。小篆字形一般追求对称,笔画的书写意味较少,相比之下描画的意味更浓一些,但仍带有大篆的痕迹,因此有极强的装饰性。在汉代的瓦当、砖铭以及篆刻等作品中,许多作品都具有华美的装饰性。不仅接近正统小篆的作品仍在使用,而且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鸟虫篆也仍在使用中。

三、结语

在当今中国,汉字已经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而是已经成为一种装饰艺术,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中。了解汉字的装饰性,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吕胜中.意匠文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 李明君.历代文物装饰文字图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刘陶,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