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为“导” 培养学生自主、自信
2015-05-30黎兆生
黎兆生
【摘要】传统的课堂老师平铺直叙,以讲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存在的弊端日夜显现,认识到对这种模式改进的迫切性,从而引出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导学”作用的必要性!在“导学”的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要转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角色的转变;自主意识;探索规律;培养兴趣;激发思维;和谐的教学环境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其著作《师说》中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名言。这一思想对我国的教育起着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仍然是我们广大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专业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教”。到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否认这些是教师所必须传承的。但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教师若仅仅做到这些就显得的明显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不断的探究中学习知识,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一、充分认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
很多教师热衷于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认为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指导下课堂的容量比较的大,教学进度比较的快,学生“学”的多,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题海战术,是应对应试教育最好的方式。我们往往会忽略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的种种弊端:
(1)由于一味以老师讲为主,学生缺乏掌握知识的体验和能力的锻炼,缺乏对知识形成的体验,大脑得不到必要的刺激和感受,所以导致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尽管有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最终由于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也会导致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出现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完全不能满足如今素质教育的需要。
(2)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一个班的学生本来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就不一样,所以对老师来说,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常常出现,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老师不断的重复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班上的优等生早就掌握了,而基础差的仍不会,这样就大大的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效率低。相反到了一些理论强的,难懂的内容时就只能靠老师强行灌输。这样的效果就是:基础没打牢,难点没时间消化!
(3)“题海战术”机械重复做题,大大加重学生的负担。
实践证明,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愈来愈跟不上形势的快速发展,迫使我们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改进。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1、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导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这一活动的主体,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应该注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进行“放养式”管理,听之任之,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不但会造成学生“埋头死啃”的现象,打击学生学习热情,更会造成知识点的漏洞。在从 “教”的教学模式向 “导”的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教师除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的掌握与消化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交流、思考和创造,在学习中应让学生自已提出疑问,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小结解释其内在的深层关系,最后是在掌握主要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探索新的知识。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惟我独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教师可以借助定向点拨、启发思维、转换点拨、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联系迁移、激将鼓励、挑战诱导等导答技艺为创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搭桥铺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创造一个“探索,研究”的愉快心境,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一是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进行自我检测及自主补漏和矫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但应诱导启发,不可包办代替。
3、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培养,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生的学习意义,更应关心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还知道为什么学习,从而使其学习效果更佳,学习的延续性更好。
三、为使“导”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导”课的范围——备大纲
《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不能谈天说地,漫无边际地遐想。
2.“导”课的线索——备教材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特点、编排次序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整理出一条条线索——“导线”,讲课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生顺藤摸瓜,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3.“导”课的主体——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智能水平和知识水平,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估计所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从而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一定的知识“阶梯”,让学生觉得难点不难。其次,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际阶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思考题与练习题的准备上都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成就感。
4.“导”课的技巧——备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全面地思考,科学地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方法,以保证良好的效果。
从“教”到“导”要求教师能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实施“导学”时,一定要注重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弘扬,让学生把学习建立在自身的愿望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以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意志力,支配和调节其学习活动,独立灵活地思考问题,抓住重点,理解本质内容,自主的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