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之记叙文阅读浅探

2015-05-30沈明霞

东方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记叙文阅读

沈明霞

【摘要】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表情达意的一门学科。总是以语言文字为依托、为支撑。因此,应该保障学生直接接触文本、细读文本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课应该以文本为基点,在“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对象之间构建多重对话关系,以此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要素分析,细读方法,写作手法等进行的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文本细读;记叙文;阅读

什么是“文本细读”?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指的是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等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是“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现在以记叙文阅读为例谈谈文本细读的一些方法:

(一)六要素法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譬如初一课文《捅马蜂窝》,通过题目我们能了解主要事件,要探知主旨,只有深入文本,首选理清六要素,细读之下发现:时间:小时候,七岁的我,更小的妹妹正是好奇心极强而且无所畏惧的时候,地点:爷爷家的后院,细读第一自然段可以感受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花木从生,鸟虫嬉戏的乐园,这后院“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成了“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那里有“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有“团团飞舞的小蜢虫”,自然也就有了马蜂的踪影,有了爷爷窗檐下壮观的马蜂窝了。这略显荒芜却又不乏生机的自然环境既给了马蜂生存和活动的机会,也滋养了一个活泼好动、顽皮莽撞的“我”,这就使“捅马蜂窝”事件的发生成为了可能。可见,这段描写既为壮观的马蜂窝提供了生存的背景,又在写景的同时巧妙地凸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故事情节的展开。

(二)字斟句酌法

文本细读,最重要的应该是细,品字,是细读最常用的方法。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仔细寻找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词语。以《捅马蜂窝》为例,品析“捅”字,为什么“捅”,如何”捅”,捅时心情如何,捅后感受怎么样,细读之下就会了然捅字的深刻含义,“捅”的词性是动词,我们细读沉入词语感受动词的妙处:准确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中心。

再如《范进中举》中,听闻中举的消息,说了一个字“好”“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计其数的好处,不用再挨饿受冻,而可以坐享其成,一个“好”字,集中体现主人公的思想,也集中托出了全文的题旨。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仅仅这样品还是不够的,通过细读这个字,我们甚至能把握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的人物形象。

(三)关注写法,揣摩主题

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等,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在《祝福》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祥林嫂先前的“顺着眼”,到“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光也分外有神”到后来的“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那没有精采的眼睛突然发光了”……一个眼睛,别样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顽强,到麻木迟钝,最后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轨迹,祥林嫂的内心世界都写在了眼睛里,她的喜怒哀乐凝聚在眼神中。人物的心理描写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

(四)跳出文本,放飞思想

对于文本解读,还有一个传统的方法“知人论世”,可以分为“知人”与“论世”两个组成部分。“知人”,就是研究、了解和理解作品的作者,既包括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倾向,也包括他的创作个性、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等。“论世”,实际上是要研究作品与它产生的时代的关系。“世”,指时代,包括经济状况、政治制度、文化思潮、社会面貌、学术风气、风俗习惯等。所以解读文本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作家的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都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因此我们要使文本阅读不至于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需要把握文本的背景,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 那么如何进行情境还原,实现有效细读呢?这就要潜心于文本,从“作者及背景”入手——还原情、呈现境,提升文本生命。

例如鲁迅的《风波》,细读时必然要考虑到时代背景: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同时也要考虑鲁迅作品的写作风格,他的小说选材独特,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所以在《风波》中描写了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族主义觉悟。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

跳出文本,走进生活,读出自己,教师先阅读获得阅读感受和体验,才能更深入的去解读文本,深入到字里行间,陶醉在“悠悠”的境界,将无生命力的文字读活,读透。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